《中国农资》记者 李阳
当前,我国肥料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局面,农资企业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方式,运用互联网思维寻找突破口,实现创新发展。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正在通过不断改革创新谋求行业和公司发展的新道路。
近年来,芭田股份不仅致力于通过研究高效、环保、节能、功能化的产品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环境负担,还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农业数据化改革,构建了“生态芭田、智慧芭田”产业格局,进一步引领和推动整个行业大数据生态圈的发展,为农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中国农资》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部长周嘉芸。
《中国农资》记者:芭田股份打造包含农财网、一袋两码、专家诊室、农情信息等多个模块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还在行业首创“一袋两码”系统,请谈谈“一袋两码”化肥产品追溯体系。
周嘉芸:2012年,芭田股份在肥料行业率先引入二维码身份识别系统,通过“内码”和“外码”,实现肥料产品从原料管控到生产过程、销售流通及用户使用全过程质量跟踪和保证,并进一步产品创新升级,延伸客户营销、会员管理、农业定制服务等功能。
“一袋两码”,芭田股份以包装袋上的“两码”为入口,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农业生产进行全程记录,从而实现生产透明化。一方面监督生产经营主体更规范,另一方面为食品安全追溯提供数据支持,实现源头可追溯、流程可跟踪、信息可查询等功能。
《中国农资》记者:芭田股份建立大数据平台,如何让供应与需求形成无缝对接,并为种植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周嘉芸:芭田大数据平台已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并集纳了近百万种植户的信息,为产品研发、服务布局、定制种植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芭田股份根据各区域用户画像,结合从全国5万多块服务田中采集到的土壤和气候信息数据,精准分析当地农户需求和种植痛点,研发针对性的产品,在原点上实现供应与需求的无缝对接。
另外,芭田股份不断完善全方位的农户服务。一方面,芭田股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服务田和线上专家咨询服务。农户通过芭田股份的农财App、包装袋上的外码以及微信公众号《芭田好肥料》《芭田好服务》等多个入口,把农田搬到线上,由在线专家为农户提供专业的施肥方案和种植建议,并由芭田股份的农科经理与农户直接对接,将种植过程和结果记录到App或大数据平台中,形成一个个“种好卖好”的案例。另一方面,芭田股份开展了针对性的会员服务。
《中国农资》记者:芭田股份怎样做到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
周嘉芸:芭田股份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入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围绕农业发展的全产业链条进行综合信息化建设,通过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促进农业生产智能化加快发展,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可感、可视和可控。例如,通过大数据平台,芭田股份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不仅可做到实时监测,实现农作物全程监管可追溯,能充分获取每个地块的周边环境因素、土地利用类型、农作物长势等大数据,为农户提供种植、管理、加工、营销等全程服务,运用现代科技帮农户把地种好、把农产品卖好。
《中国农资》记者:在“互联网+”兴起的大背景下,线上线下农业融合发展对农资企业而言会迎来哪些新机遇?
周嘉芸:芭田股份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开展物联网涉农数据智能采集、智能分类、可视化分析、智能服务等工作,实现“化肥、农户、大数据”有效交汇,不仅引领和推动整个行业大数据生态圈的发展,更会对整个行业的“智”造升级提供一个良好的示范,推进肥料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
未来,芭田股份将借助大数据平台为种植大户赋能,让种植户成为轻松种收的幸福“新农人”,实现“让种植户种好+让种植户卖好+让消费者吃上营养附加值高的健康农产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