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睿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江苏 泰州 225300)
随着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201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20万,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日益复杂严峻。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指导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是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Frank Parsons)于1908年5月1日提出了“Vocational Guidance”(职业辅导)概念。帕森斯认为人们在职业选择中需要具备3项基本要素:1) 了解自我,包括气质、兴趣、能力等; 2) 了解各种职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3) 对以上两项关系进行合理的推断[1]。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职业指导是指根据社会职业需要,针对求职者特性和家庭环境等条件,帮助求职者解决职业问题,促进求职者的职业社会化,使求职者获得就业和职业生涯管理的能力。职业指导一般包括职业准备指导、职业训练指导、职业心理测试、职业咨询、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等内容。职业指导对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出现了因社会关系、家庭经济、自身条件等因素影响而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根据《江苏省2016届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59.16%的专科毕业生认为求职有难度,其中女生认为求职困难的比例(60.6%)明显高于男生(45.14%),如图1[2]13-14所示。从造成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分析,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分为5类:
图1 2016届专科生认为求职难的比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较落后农村地区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他们在人际交往、电脑操作等方面有所欠缺。他们缺乏自信心,心理承受能力弱,又急于尽快确定工作岗位,很容易在遭到用人单位拒绝后一蹶不振。《江苏省2016届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专科生求职成功渠道比例最高的是亲友推荐(29.60%),而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往往存在获得就业信息途径、被推荐的机会少等问题。
这部分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有很大的局限性,容易遭到部分用人单位的歧视,即使专业成绩优秀者,也很难获得好的工作机会。由于自身的缺陷,他们或多或少存在孤僻、焦虑和自卑心理,往往在求职时不敢主动迈出踏入社会的第一步[3]。
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超八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歧视,其中,22%的女性认为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59%的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一般性别歧视,仅有2%的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完全不存在性别歧视。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女性在生理上与男性存在差异,尤其是怀孕生孩子会有120多天的产假,会给一些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4]。有些单位在招聘时明确提出“招收男性”,或者在隐性淘汰机制中对女大学生进行限制,这使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付出比男性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成功的几率却很低。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抑郁、社交障碍、焦虑、自卑等,这些心理问题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压力剧增,很可能会诱发更严重的心理问题,也容易错失择业良机,导致就业的被动和困难。
学业困难群体是指有挂科现象或是未完成规定学分不能顺利毕业的学生。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时最看重的条件之一是专业能力,而应届毕业生没有太多的工作经历和社会实践,因而学习成绩尤其是专业课成绩成为考量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很多用人单位会把“无挂科”作为最基本的招聘条件,学业困难的学生往往会失去很多竞争优质岗位的机会。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是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对帮助个体提升综合素质、增强个体职业能力、提高人才效益、促进社会稳定有着重大的意义。
根据《江苏省2016届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70.23%的毕业生认为求职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是缺乏实践经验,其后依次是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足、适合自己的招聘岗位太少等(见图2);毕业生需要的就业服务依次是就业信息(44.06%)、就业培训(43.92%)、就业见习(29.99%)、就业援助(20.00%)等,如图3[2]80-81所示。因此高职院校应创新工作方法,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指导经验,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帮扶。
图2 2016届专科生求职遇到的主要困难(多选)
图3 2016届专科生希望得到的就业服务(多选)
对所有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档案。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应包括个人技能、求职意向、就业困难类型,以及职业性格、职业兴趣、职业技能的测评结果。采用校—系—班三级帮扶制度,班主任作为就业帮扶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就业困难个体动态档案的管理,及时掌握并报送就业困难个体的就业需求和就业动向;系分管学生就业工作的教师负责为本系的就业困难群体建立QQ群、微信群,定时推送就业信息,开展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招聘活动;校级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建立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信息档案库,定期开展求职方法技巧指导、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就业心理辅导等活动。形成“校级就业指导中心—系级就业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班级职业指导委员—就业困难学生”的信息传递模式,上传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思想情况、就业需求、就业动态等,下达学校相关政策、就业信息,进一步畅通信息传递渠道,有效开展职业指导和服务。
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是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学生职业指导的核心和保障。这支队伍应包括专职辅导员、专业教师和校外专家[5]。其中专职辅导员是主力,全程负责职业指导工作;专业教师是副手,负责本专业的职业前景、职业种类、职业技能知识的传授;校外专家是辅助,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可通过开展求职技巧、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等讲座,进行职业指导。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内训+外引+外培”的方式,把这支专兼职师资队伍打造成集指导、咨询、教育、管理、研究于一体的专业化、职业化指导师资队伍。同时,很多情况下,就业困难学生的职业指导需要一对一的指导,而高职院校现有的专职辅导员数量远远不够,学校要加强对职业指导的重视程度,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对自身的职业目标不明确,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未来职业环境一无所知。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进一步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是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拥有职业探索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6]。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
1) 职业探索期。为大一上学期的学生开设专业认知课程,开展职场体验日活动,让学生能够适应学校新环境、了解对口职业所需要的岗位素质。
2) 职业定向期。对大一学生进行科学测评,为学生提供职业能力、性格等素质测评服务,开设职业生涯概念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定职业目标。
3) 职业准备期。为大二学生开设创业基础认知课程、职业生涯发展课程,让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培养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
4) 职业适应期。让大三的学生通过实习与未来职业“零距离”接触,引导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发展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品质。
5) 职业追踪期。在学生毕业之后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企业跟踪调查,将回收分析的资料作为改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参考,同时成立校友会,推动校友、学校与社会的互动,有效开发和利用校友资源。
根据就业困难学生档案,明确每一位学生的就业困难类型,为不同类型的就业困难群体制订个性化的帮扶方案,力争做到“一人一策”,注重参与性和实践演练,增强求职自信,提升就业竞争力。1)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应采取发放求职补贴、统一组织乘车参加招聘会等多种措施帮助他们降低求职成本;重视对他们进行“精神贫困”的帮扶,帮助他们进行择业的SWOT分析、平衡单分析,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发展”的就业观。2) 对于残疾或形象有缺陷的学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现并放大他们的优点,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使他们能以积极健康、乐观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培养他们克服生理困难的能力;与政府、企业对接,为残疾学生争取工作的优惠政策。3) 对于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应引导她们选择女性更有竞争力的职业,减少求职的盲从性,通过法律法规的学习,鼓励她们对职场歧视勇敢地说“不”;高职院校对来校招聘的企业明确提出不允许出现“性别歧视”的行为,要一视同仁,择优录取。4) 对于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应加强就业心理辅导,联系专业心理教师定期进行一对一交流,帮助他们克服就业恐惧心理。5) 对于学业困难的学生,班主任应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业情况,与任课教师加强沟通,督促其认真学习,若有挂科现象,立即组织学习委员帮助其复习,通过补考。
1)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选定目标就业市场,建立优质实习就业基地,定期开展实践实习活动,丰富就业困难学生的实践经验。2) 充分依托现代互联网技术,利用智慧就业平台,建立毕业生生源信息库和岗位需求信息库,运用大数据智能匹配专业、地域、学生就业意愿、薪水要求等关键信息,通过就业APP、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将供需信息精准推送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引导双方精准求职和精准招聘。3) 加强“三支一扶”、应征入伍的政策宣传,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4)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国家和各级
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高职院校应鼓励并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就业困难群体创业,开展创业沙龙、创业项目孵化等活动,全面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