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与量化绩效考核在专科护士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2019-03-21 09:06:50郭兰谦夏丽娅余菲娜
中国临床护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耳鼻喉科护理部护士长

郭兰谦 吴 疆 夏丽娅 余菲娜

目标管理和量化绩效考核管理都是现代管理模式中极为重要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是在组织内管理人员与管理对象根据组织的使命和任务,共同协商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签订书面目标责任书(协议),将整体目标分解为各部门和成员的目标,定期以目标责任书为依据来检查和评价目标完成情况的一种管理方法[1]。

目标管理在护理中的应用,是护理部根据医院发展目标制定全员护理工作年度目标,将护理部的整体目标分解为各科室以及护理人员个人目标,建立目标体系,确定目标和评定检查办法、职责分工以及奖惩措施,定期检查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及时兑现奖惩的过程[2]。每年护士长代表科室与护理部签订年度护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年终对护士长进行考核,其具体的考核和奖惩层面主要还是只涉及到护士长层级,而全院并没有针对各科室护理人员的个人目标管理的考核方案,科室年轻护士在护理安全意识、学习主动性、科室管理能力、护理论文撰写积极性等多方面都存在欠缺和不足,主动意识不强,依赖情况较严重,部分护理工作和任务仍需要护士长的直接指派和强行要求,从而不能充分发挥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鉴于考核层面不够全面,不能全方位体现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我科于2017年将目标管理和量化绩效考核法探索应用在耳鼻喉科护士的管理中,与各类评先评优挂钩,使各类评选结果更加公平、科学,使专科护士的管理更加系统、规范、全面。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耳鼻喉科共有专科护士6名,均为女性,耳鼻喉科专科工作年限均>2.5年,年龄27~35岁,平均年龄31.5岁。大专学历2名(33.3%),本科4名(66.7%);护士1名(16.7%),护师5名(83.3%)。

1.2 方法

实施目标管理与量化绩效考核前,我科是以个人的临床一级考核分数为主,总分为100分,其中科室每月一级质控得分占个人总分60%,科室患者满意度分值占个人总分40%,未涉及到具体的量化考核和全科护理目标管理。2017年我科开展目标管理与量化绩效考核,具体方法如下。

1.2.1 考核方法

1.2.1.1 拟定护理管理目标责任书

根据护理部与护士长签订的科室年度护理管理目标责任书内容,结合科室年轻护士多、资历较浅等综合情况而制定,要求如下:①护士长对科室内每位护士护理工作目标管理实行年度考核,总分100分,年度考核得分≥90分为达标,考核情况与年度评先、评优挂钩;②考核指标中的检查得分由护理部三级质控检查提供;③获奖情况为参与护理部的院内评比排名;④年度考核未达标者,取消次年各类评先、评优资格;⑤每名护士每月自查1次,每半年汇总自查1次,确保年度考核达标。

1.2.1.2 拟定量化绩效考核标准

按照量化绩效考核、奖优罚劣、突出个人工作业绩的原则制定,实际得分=基本分值+奖励分-扣减分。考核内容分为执行力建设、三级医院评审、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服务、护理培训、学科建设、公益护理、其他项目九个方面,与科室护士长的年度考核标准对应,对每一项内容进行分值细化,分别给予相应的加分或扣分分值。

1.2.1.3 奖励分

按照加分标准加分。应用PDCA方法开展护理服务举措创新或持续改进项目,主持开展加1分,项目获奖:优秀奖加0.5分,三等奖加1分,二等奖加1.5分,一等奖加2分。开展护理品管圈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或服务,主持开展加2分,项目获奖:优秀奖加0.5分,三等奖加1分,二等奖加1.5分,一等奖加2分。2年发表1篇护理论文,每多发一篇加1分;每发表1篇中华或核心期刊加5分;每发表1篇SCI期刊加10分。2年护理论文交流≥1篇,多1篇加0.5分;大会发言加1分/篇。取得国家护理专利,每取得1项,持证人加3分,第二排名者加2分,第三排名者加1分,第四及以后参与者无论排名先后均加0.5分。积极向护理部投护理稿件,第一作者加1分/篇,第二作者加0.5分/篇。

1.2.1.4 扣减分

按照减分标准扣分。发生护理事故,当年目标管理不达标;发生护理差错导致纠纷赔偿,1例扣5分。有护理不良事件隐瞒不报,1例扣5分;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例扣2分;未参与PDCA方法开展护理服务举措创新或持续改进项目, 扣2分;发生过失服务投诉到院方,1例扣3分,投诉到科室扣1分;满意度调查中点名批评,1次扣3分;患者满意度每下降1%扣1分。未参与护理品管圈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或服务扣5分。2年未发表护理论文扣10分。2年未进行护理论文交流≥1篇扣5分。护士院外培训1次/年,未达标扣3分。

1.2.2 实施步骤

(1)科室拟定护士年度护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和量化绩效考核草案后,向科护士长及护理部主任进行工作汇报,征求上级意见和建议,1周内召集全体护士会议,说明应用目标管理和量化绩效考核的缘由,讨论方案的可行性,修订补充加分、减分项目及分值。(2)修订稿确认后报护理部备案。(3)再次召集耳鼻喉科全体护士会议,组织护士学习护士年度护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内容及量化绩效考核细则。科护士长抽查学习效果,确保人人知晓方案及要求。(4)护士长分别与科室的每位护士签订专科护士年度护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启动该项管理模式。(5)监管与督查。护士长每季度督促每位护士梳理各自的工作完成情况和质量,年终汇总,以表格式进行打分,同期护士长代表科室进行考核,2年为1周期,当年未完成任务者,作为次年的重点工作对象。科护士长每半年对该项管理工作进行监管,及时了解进展情况,给予指导和支持,防止科室及个人流于形式,确保该项工作的落实。

1.3 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目标管理与量化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实施前(2016年)和实施后(2017年)的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服务、护理培训、学科建设的情况。结果均由护理部及监察科提供。护理质量评价分数为护理部每月三级质控分数,核算出全年平均分数,分值越高说明工作质量越好。患者满意度以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满意度评分0~100分,≥85分为满意,<85分为不满意,并根据患者满意度计算全年患者满意率。

2 结果

实施目标管理与量化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后耳鼻喉科专科护理质量目标好于实施前。见表1。

3 讨论

3.1 目标管理与量化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对耳鼻喉科专科护士管理的必要性

耳鼻喉科中的病种较多,病情较复杂,病情轻重患者皆多,且流动性较大,是护理工作中最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也相应的增加了医患纠纷概率。医疗质量是患者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在病房中实施目标管理,宜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加强护理人员技能的同时,贯彻落实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深化护理管理内涵。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相比,目标管理模式的实施加强了护理人员自身技能、责任感,使护理人员更加以患者为中心,不但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更关心患者心理的健康,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3-7]。通过对耳鼻喉科护士进行量化绩效考核,年终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具有激励作用,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团队的协作精神。

表1 实施目标管理与量化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前后耳鼻喉科专科护理质量比较

3.2 目标管理与量化绩效考核管理模式提高了耳鼻喉科的综合管理质量

量化绩效考核的首要目的是让管理层走入基层,了解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分析护理工作的重点,在量化绩效考核方案中体现出对护士工作的尊重,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制定解决对策,从而使护理工作质量保持在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中[8]。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实施目标管理与量化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后,耳鼻喉科护士规章制度落实、各类护理质量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服务意识、安全风险意识、护理论文撰写、科研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3 目标管理与量化绩效考核管理模式激励护士学习热情

通过对科室的每位护士进行量化绩效考核,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使护士之间建立起良性的竞争关系,无形中激励她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创新能力和总结水平。由于目标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通过自身努力才能达到,从而增强了护士之间的凝聚力,激发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标管理是手段,关键是需要各科护士长带领护理人员自我管理、自我加压,充分发挥每一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护理人员感到达到目标有自己的一份责任,从而达到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水平的目的[9]。科室通过对耳鼻喉科专科护士进行目标管理与量化绩效考核,让每一位护士都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增强工作责任感、确保护理安全、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专科护理影响力,从整体上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有利于护理管理人才的培养,促进了病区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10]。

猜你喜欢
耳鼻喉科护理部护士长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你得了“晕屏症”吗?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
新时期下护理部干事的角色定位
正确处理正副护士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