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辉,赵佳玲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商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随着旅游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全域旅游以其“共建共享”的理念良好契合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需求,成为我国新时期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1]。简而言之,全域旅游就是整个区域发展旅游,动员该地区全部人员将地区的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将其全部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的现代化旅游方式[2]。
发展全域旅游不仅能带动传统旅游业、改善整体旅游环境[3],还能有效的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转型,它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传统旅游模式。我国的全域旅游模式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充分理解把握全域旅游特征与发展架构,有效落实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力是当前的重点。
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新化县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此后,新化县将目标放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旅游发展模式上,旅游业发展也十分迅速,经济发展速度位于全省前列。2015年旅游人数达到1201.7万人,位于全省第4,新化县旅游收入高达85.18亿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发展旅游业,旅游行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由于传统的旅游建设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而全域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基于此理念发展全域旅游可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化县作为湖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由于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至今尚未完全成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4]。
因此,为了分析新化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了新化旅游业现状的调研。主要采用线上发放问卷,线下采访,以及让周围的人转发、评论问卷等方式,进行了市场调查。本次问卷主要利用了问卷星,内容涉及了新化旅游特色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景区价格等方面。此次调查共有500份有效问卷回收,其中省内居民占74%,娄底地区占12%。
新化作为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政府对新化全域旅游的关注度很高。在政府的调节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化旅游行业在近几年有了质的飞跃,旅游业所占GDP比例高达42.7%,见表1。
表1 2015~2017年新化一、二、三产业发展状况
如表1所示,2015~2017年期间新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增长率所占比重远超于第一、二产业增长率,从统计数据中可见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对新化经济快速发展起主力作用。
新化县位于湖南中部,资江中游,雪山峰北段的中南麓,境内多为山丘盆地,素有“湘中宝地”之美誉。旅游资源有8个主类、72个亚类、83个基本类型、各类旅游资源500余处。著名景点有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大熊山、油溪河等,这些景点独具新化特色,独一无二。2016年2月新化县被列入国家旅游局发布的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共262个),不仅对新化全域旅游进行总结,更是掀开了新化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崭新的一页。
基于新化丰富的旅游资源,针对游客对新化乡村旅游的兴趣程度进行了调查。其问卷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图1新化乡村旅游兴趣度问题问卷结果
从图1可以看出,被调查者中有80%的人对乡村旅游感兴趣,可见回归自然绿色生态的乡村风格对消费者而言更具有吸引力,新化凭可借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环境增强其旅游市场竞争力。
问卷就受访者若去新化旅游在景点的选择及景点参观率问题上进行了调查,具体数据如图2所示。
图2新化乡村旅游景点参观率问题问卷结果
据图2 所示,56%的被调查者选择梅山龙宫,其次是紫鹊界梯田和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各占50%和32%。但从中可发现,虽然新化以梅山龙宫等著名景点闻名于世,但其辅助景点却门可罗雀。
旅游基础设施是指为适应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的需要而建设的各种物质设备的总称,包括所有地上地下开发的基础设施,比如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文化娱乐和各种体育疗养设备、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通信网络等等,是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图3),56%的受访者者认为旅游产品过于单一,52%认为新化旅游基础设施设备落后,48%认为辅助景观特色挖掘不够,这三点是受访者认为新化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除此以外,受访者认为新化地区还存在相关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安全保障力度不够、专业人员工作素质不高、智慧旅游短板明显、旅游新业态发展相对滞后、旅游环境整治需要加强等问题。
图3新化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问卷结果
从上述现状分析中可以发现新化发展全域旅游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伴随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开发力度不够、特色不够明显、基础设备落后、服务水平低、交通进入性差等问题,以全域发展理念为基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促进新化乡村旅游发展。
新化发展全域旅游,就意味着景区景点的“全域”,由单一景点向多元化旅游产业的扩散,强调旅游与周边产业和配套服务的深度融合。发展全域旅游需全员参与,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代表着景区的形象,他们的一言一行是景区的服务水平的体现,因此全体工作人员不仅要注重仪容仪表、工作规范,还要了解景区的具体情况,比如厕所分布状况、就餐地点、旅游路线等。同时还应注重互联网的覆盖,尽量形成智慧景区,供微信等电子方式售票、二维码检票等技术应用,提高景区管理效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如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私家车,越来越多的人们出门旅游时都会选择自驾游。而很多景区目前仍然有乱停车或停车位缺乏等情况,因此景点停车场的建设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同时,游客在景区游览时,由于人生地不熟,经常出现迷路的情况,因此路标的设置也格外重要。不仅仅是游客聚集较多的大景点需设置路标,在一些小景点上也需注意。
完善的交通系统是发展全域旅游必不可少的硬性条件。不仅要建立从各个客源地到达旅游目的地的外部交通环境,还要有科学有序的内部交通环境,比如说将旅游地交通信息(停车场、交通事件等)与在线地图、导航等应用相融合[5];除此之外,还要建立有利于居民与游客双方的公共交通系统,形成旅游专线车与城市公交车相互补充、公共服务全域覆盖的生活环境。
发展全域旅游对旅游厕所、旅游应救援等基础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有更高的要求,要搞好公共服务建设,尽快把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从景区景点拓展到全域。完善全域旅游规划体系要强化全域旅游理念,将全县的多种规划(包括经济社会规划、文化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农林业规划等)与旅游发展规划进行衔接、协调和融合,形成“多规合一”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