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美娟
摘 要: 课程解决的是教育中“培养人”的问题,阐述“金课”的具体内涵和不同群体对“水课”的理解,从顶层设计、已建设课程、课程评价体系和政策导向等方面分析高职“水课”存在的原因,进一步从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重构、课程设计、课程激励、课程评估等方面给出高职院校打造“金课”的若干途径,促使高职院校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点石成金成为“金课”。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金课”
课程是教育最微观、最普通的问题,解决的是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培养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1]。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第一次提出“金课”:大学生要有效“增负”,提高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课程的可选择性,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2]。“金课”第一次写入教育部文件:“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3,4]“金课”源于本科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对本科高质量教学的呼吁,也是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号召。
一、“金课”的内涵
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第11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首次系統阐述“金课”概念,即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两性一度”的一流课程。“高阶性”是指课程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创新性”是指课程内容反映最新的科研新成果、新方法、新趋势;“挑战度”是指课程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1]。但是课程要真正做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达到金课的标准,必须符合以下几点特性。首先,必须是基于“以生为本”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以生为本”的本质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即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独立性、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其人生具备不断“自我增值”的能力。第二,课程是校园文化和学校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办学方方面面的交汇点,“两性一高”需要落实到课程的目标、要素、内容、效果,一门“两性一高”的“金课”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局部高水平,课程的教学目标要与立德树人创新创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相结合。第三,学习成果要有可持续性:在创新性、前沿性、应用性的要求下持续提升。第四,教学活动的合作互动:强调教与学、学与学良性互动的团队协作式学习,支持个性化学习、多样化成长。“金课”的最终目的是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从而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效果。
二、“水课”的表现形式
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认为低阶性、陈旧性、不用心的课程是“水课”;学生认为学校忽略他们的需求,设置的名不副实、收获不多的课程就是“水课”;教师认为使出浑身解数治不好“手机控”的“顽疾”,拯救不了学生成绩下滑的课程就是“水课”;专家认为教师投入教学精力不足、应付了事,降低要求、防水取悦学生的课程就是“水课”;企业认为知识陈旧,不能满足技术进步和企业需要的课程就是“水课”。虽然不同群体视角不同,但落脚点相同,即学生没有获得增值发展、没有实现教学目标的课程就是“水课”。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课程只是简单的知识点传授,一些教师投入教学精力不足,学生收获不多;二是课程内容陈旧、多年不变,跟不上学科发展,不反映技术进步,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三是课程照本宣科、单项灌输、师生隔离,一些学生是“手机控”;四是课程存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价值引导的问题:要么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脱离,要么教学与育人相脱离。所以有时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最关键的不是学了什么专业,而是上了什么课,甚至是上了谁的课。
三、高职“水课”的原因分析
1.课程建设顶层设计不足。
课程建设顶层设计不足,缺少整体安排,注重数量安排而缺少属性安排,不能充分保证将具有学科优势的课程作为优先建设课程;课程资源没有系统整合,局限于对现有课程的建设,没有对各专业中相近课程进行知识整合;部分课程资源重复建设,同一门课程在学校内部不同教师之间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
2.已建设课程发挥作用不充分。
教师对“金课”理解不足,课程重点放在讲授层面上,讲授时以知识点是否全部覆盖,是否表述清楚,学生是否听懂为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依据,缺少对课程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等要素的理解。课程教学方式缺少改革,虽然建设了各类课程资源,但仍存在将课程教学停留在讲授的单一方式上,没有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课程教学过程,真正让学生从学习角度完成教学任务。
3.课程评价体系不科学。
缺少“金课”及“水课”的课程教学标准和评价机制,教师及各级管理人员对好课的理解不一致。学校现有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能做到以学生学习目标实现为主,更多的是评价教师讲课效果和学生对教师讲课效果感受的评价,没有将“金课”标准运用到评价中,缺少对差评课程的制度化管理,没有做到让“水课”下课。
4.政策导向使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
学校缺少相关政策对“金课”进行激励导致教师对教学的精力投入不足。教师围绕课程开展教学学术研究、教学方法研究不足,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研究不够,没有形成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影响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同时由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生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冲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的学习任务和作业少,学生缺少课后研究与思考,没有也不想花大量时间完成作业。
四、高职“金课”建设的路径
1.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加强课程建设。
将思政教育融于各专业课程,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知识基础、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多角度全方位地构造课程体系。建设基于全球化和跨学科视野,塑造学生思考、沟通、判断和辨识能力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建设以体现学校专业、学科优势的课程资源和通识核心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为重点,统一规划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应用广泛的实验虚拟仿真项目。
2.从时代发展的宏观背景出发,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时从时代发展宏观背景出发,确保所设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与学生发展相适应、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处理好经典课程与前沿课程、传统课程与交叉课程、侧重理解的课程与注重应用的课程、标准化课程与多样化课程的相互关系;将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相结合,优化课程设置。所有课程设置不是简单的拼凑、不是因人设课、不是随意相加,而是有机整合、动态调整、巧妙融合。
3.从大众化教育实际出发,重构课程。
将教学大纲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相结合,推进教学改革,重构课程,实施“金课工程”。围绕“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要求,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从培养方案层面减少课程学分,从课程教学层面增加学习量,提高课程的含金量。利用“互联网+”“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依托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资源,面向社会、行业开放慕课,提高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度。
4.从终身学习的理念出发,设计课程。
课程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减少与理念课程之间的偏差、理解课程的同时与教学团队间进行沟通、研究市场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重新设计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必须与专业人才毕业要求紧密联系;学习和借鉴精品课程、示范课程、核心课程,教师之间或者课程设计者之间进行交流。解决好教师对专业培养目标的理解、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对新教学理念的理解、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优质课程资源重新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利用线上线下教学结合,推进“课堂翻转”,使学生更多地享受优质课程资源。
5.从调动教师积极性出发,激励课程。
建立多层次教师教学培训机制,提高教师课程教学过程中投入的积极性,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提高教师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通过组建“老—中—青”教学团队,共同提高课程教学能力和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多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效率,汇聚合力;完善教育教学激励机制,增强内生动力与活力,如设置偏教学型的教授的聘任,教学发展中心提供从培训到为教师发展提供个性化的咨询、为教师从培训到交流学习提供平台;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让广大教师“以上金课为荣,以上水课为耻”。
6.从开放的、多群体的视角出发,评估课程。
加强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反馈,开展课程评估,检测课程含金量,全面了解课程教学效果、促进课程改革、提高课程质量。不仅仅凭在校学生成绩分析达成度反映课程质量,从开放的、多群体的视角全方面审视课程质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拓展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全面科学的评价,更深入了解课程的质量。学校修订和改进教师评价考核办法,对课程教学效果好,符合金课要求的课程实施奖励,敢于淘汰低质量的“水课”。
五、结语
高职院校要全面提高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必须使教师队伍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才可能有良好的教学实施效果,才能让学生投入学习,有所收获,点石成金成为“金课”。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忻叶.从“水课”到“金课[J].江苏教育,2019(4):6.
[3]李志义.“水课”与“金课”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24-29.
[4]王伟毅.关于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8):155-156.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系统党建研究会课题《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研究》(2019JSJYDJ02116),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金课”的内涵和建设路径》(NJPI-2019-YB-32);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党建思政研究课题项目《“三全育人”模式下高职院校课程育人的内涵与路径研究》(NJPI-2019-SZYB-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