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 张丽娟 白建国
摘 要: 本文在现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结合其他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经验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市政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研究,在分析市政工程专业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际意义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完善的市政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制服务的相关机制,完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岗位、评价机制,为培养出优质的高技能人才指引方向。
关键词: 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课程体系 双师制教育 评价机制
引言
何为现代学徒制?综合国际组织及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观点,可以将现代学徒制理解为以学校本位教育和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为典型特征的新型学徒制度,它是高职院校联合企业对学生(学徒)进行共同培养,将课堂与实践并存,教师与师傅深入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1]。本文将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市政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研究,通过完善相关机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双师育人、学徒评定等内容制定市政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培养模式。
1.市政工程专业建立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1.1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式与实践紧密结合
市政工程专业作为典型的工学专业,学生在将来的职业工作中,无论是一线的施工现场工作还是施工管理工作,都将进入实践工作场地,必须具备专业实践知识与经验。单纯的学校理论教育以“学”而学,重视理论培养,通过平时成绩与理论考试结合作为最终考核成绩,虽然有多种实习,也是将实践工作作为理论体系之后的检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现在的企业发展要求,单纯培养模式滞后于现在的产业发展,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现代优秀职业人才的培养机构,必须改进培养模式,将实践与单一的教学课堂变为场地、基地、教室紧密结合的多重课堂,将学校的教师与实践中的师傅紧密结合且相互沟通交流、相互传达,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融会贯通,促使学生多重学习,符合市场真正的需求,达到“优质优岗”。
1.2现代学徒制培养使产学研得到新的提升
现在高校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编写、实验环境、实验技术、技能培训等更新缓慢,与当代科技、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层出迭现的多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相矛盾。尤其是职业教育,学生没有掌握最前沿的新技能、新知识,难以达到现代高素质职业人才的要求。要想改变学校与企业,与市场脱节的现状,现代学徒培养模式通过将学校与企业联合起来对学生(学徒)进行多重教学培养,根据产业发展的状况、企业用人的需求,构建现代新型的实训技能场所,熟悉及掌握现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要求,满足企业生产及企业发展的需求。通过企业师傅及高素质管理人才与学校教师相互沟通学习,打造双师型教师和科技工程人才,将“学”的内容与市场需求结果进行反馈,学与实践相融合,研究出市场真正需求及最新的创新技术。边学边生产,边生产边研究,形成“以产养研,以学促产”的模式[2],在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使产学研得到新的提升。
2.市政工程专业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可行性
2.1市政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一致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专业是江苏省高职院校示范建设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开设于2004年,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面向城市道路、桥涵、市政管道施工及相关企业,掌握城市路桥及市政管道方面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岗位综合能力。全面掌握市政路桥及管道工程的施工技术,了解市政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发展,从事市政工程施工及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一致。
2.2市政工程专业就业要求适用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市政工程专业,面向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市政工程公司、路桥公司、自来水公司、热力公司、燃气公司、污水处理厂、监理公司、造价咨询公司等单位从事市政路桥及管道工程的施工管理、造价编制,工程监理等工作。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工作。初始就业岗位:以市政路桥及管道工程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并能胜任设计员、造价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等岗位要求。毕业工作满两年可考取二级注册建造师,毕业工作满六年可考取一级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师、设备工程师等。获得建造师资质证书后可晋升为项目经理岗位。从就业方向与发展来说,适合采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该专业工作岗位拥有特殊性,要求学生在扎实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紧跟专业技术更新步伐,掌握最新技术,必须与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积极对应,适应实际工作技术技能。现代学徒制的應用和实施,能有效应对就业市场挑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
2.3现有教学资源有利于建立现代学徒制模式
本专业教学团队,每年为市政专业上课的校内专业教师12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5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6名,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1名,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1名、国家二级建造师4名。校内专业实训场所包括建筑技术馆,水处理实训室、水力学实训室、土工实训室、建材实训室,测量实训室、路桥实训室等。校外实习基地包括中国建材检验认证苏州分公司、南京快联路桥公司、徐州市政建设集团、江苏龙典建设集团等18个大中型市政工程相关企业。已有的校企合作,与就业基地企业合作开设“龙典班”和“常诚班”,企业单独为合作班学员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优先安排在合作企业实习和就业。从教学团队、校内专业实训场所、校外实训基地及校企合作现状已经达到初步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还需更进一步完善各种相关管理机制、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评价机制等内容,构建形成系统化理论与实践接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3.建立完善相关机制
3.1建立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建立政府相关部门,高职院校、合作企业共同参与的现代学徒制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责,对政府、院校和企业层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组织协调。由校企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扩大招生范围,改革考核方式、内容和录取方法,完善相应的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政府部门作为协调及控制部门明确和监督学校和企业在项目实施中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制定体现现代学徒制的招生制度,实现校企联合招生、联合招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校企双方共同制订细致的分段育人方案,校企共同培养高端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3.2建立激励机制并大力推广
为了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积极梳理国家、省市对现代学徒制的各项鼓励政策,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相互合作共同招生、共同育人,以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的现代化人才。通过推广与完善财税政策、激励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等,制定引导企业和高职院校发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优惠政策。有效利用网络、电视等电子信息手段,积极推广政府制定的学校、企业各项优惠激励政策,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拓宽合作企业的范围,大力倡导企业参与政校企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成才就业率,加大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典型事例的宣传力度,增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吸引力[3]。
4.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在已有的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上,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学徒制教学培养特点,开发适应现代学徒制项目要求的特色标准,制定人才定做培养模式。在学校内引入企业技术力量和专业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结合学校整体教学工作,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在企业及生产岗位用人标准和行业各项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由校企协同设计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师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评价标准及技术实施方案,并保证系列标准的具体实施,实现双培养,联合育人,利益共赢[4]。
4.1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制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分段分地育人,多方参与评价双主体育人机制。按照一校一案一专业要求,进行分类指导,紧密结合高职院校与企业情况,制订具体实施方案。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要求,学徒的所有教学内容均可量化为学分形式,学徒必须完成本专业总学分方可毕业。高职院校要以适应岗位需求为导向,对学徒采取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基本技能实训、特定技能实训、施工安装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协同的学徒培养模式,学徒总实习时间(含顶岗实习)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学分制培养方案应包括学制和学习期限、学习安排与教学计划、课程内容与安排、学分计算方法、学分的取得、奖励与成绩考核、课程的免听与免修、学分绩点的计算、毕业、退学、结业、肄业等情况的判定标准与实施流程等内容[3]。
4.2课程体系
市政工程专业现有课程包括工程测量、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城市道路工程、城市桥涵工程、水处理工程、城市燃气管道工程、城市热力管道工程、市政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市政工程造价、市政工程监理等。围绕“产业驱动专业,岗位结合课程”[5],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岗位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对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以岗位技能要求、生产技术要求为切入点,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学校课程与企业项目课程,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岗位能力的项目课程,促进专业课程与岗位课程的对接,解决工学交替和岗位对接的问题。高职院校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形成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课程框架,向学徒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4.3校企互聘共用师资队伍
建立高职院校和企业双导师选拔和培养制度,形成学校和企业互聘互用,共同搭建师资教学团队,形成“双导师”育人制。在校企合作的框架内可以设置教师与企业工作人员流动编制或兼职教师岗位,企业工程师与岗位技能师傅可以到学校任教,学校专业教师也可以兼职企业工作,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建立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经费补贴制度,对职业院校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由政府或学校按一定比例给予经费补助。通过制定具体翔实的双导师培养制度与实施细则,逐步建立双向流动,实现教师与企业师傅相互聘用、相互交流,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相互传授,有利于学徒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技术的进一步融会贯通。
学生的文化知识、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教师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知识和综合技能由企业安排的师傅进行传、帮、带。在企业实习中教学组织实施企业班组化管理教育模式,基于每位学徒能够熟练掌握各个轮训岗位所需技能,三到五个学徒组成学习小组,由一位企业师傅负责管理、讲解、传授技能技术。
4.4建立评价机制
以职业素养、岗位对接为标准,将以往的学校自主考评评价模式改革成包括学徒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行业评价综合的评价机制。考核评价需注重学徒实习实训成绩,包括实训态度和技术技能的提升。由行业、企业和相关职业技能考核与认定机构对学徒岗位技术技能与实训态度进行达标考核,具体实施由实习小组、双导师联合组成考核小组对学徒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定,有效构建科学的准确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综合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学徒的专业基础能力、岗位對接能力,培育工匠精神,使学徒具有耐心、专注、坚持的高职业素养品质。
结语
本文在现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结合其他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经验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市政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研究,提出构建完善的为现代学徒制,培养出具有耐心、专注、坚持的职业素养品质的优质高技能人才,探索和建立现代学徒制,对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静慧,现代学徒制实践状况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2]施荣,现代学徒制”推动科技创新人才教育模式研究[J].轻工科技,2016(12):172-174.
[3]南通市教育局,南通市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工作任务书[R].2016.08:1-6.
[4]无锡市教育局,无锡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工作任务书[R].2015.09:8-14.
[5]北京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任务书[R].2016:3-4.
项目基金: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校级教育科学“培育计划”:产教融合背景下市政工程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