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绮暄
摘 要:加强实践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民群众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和重要环节。实施新时期人才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加强实践教育不仅需要深入研究相关政策文件,要抓住实践教育的道路,在工作中运用创新;要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协调实践教育资源建设,加强实践教育课程开发,构建实践教学评估系统和促进实践教育教师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实践育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就是实践论,它在所有理论解释和现实转化活动中具有根本的优先性。通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活动,实践主体改变了自然原始。在了解世界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出现,但必须遵循自然演化和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这种既体现着对象对人制约性、又表现出人对对象自主性和主体性的人所特有的实践活动,不仅阐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自然界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影响下发展演进的客观规律,还为合理思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矛盾以及解决现实生态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论视角。
1改革开放40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发展历程
1.1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开始起步阶段(1978-1990年)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正常恢复,中国人民正式有机会追求知识,尊重人才。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也依赖于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改革开放初期各方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不再只追求“双耳不闻窗,读圣人之心”的思想,但积极寻求走出校园,投资社会实践大学生的社会教育开始出现。1983年10月,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和全国学者联合会发布了纪念“一二·九”运动社会实践周运动四十八周年的通知”。首次引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中国大学生的激进知识分子带来机遇。这意味着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正式处于中国历史舞台上。1987年6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了“关于广泛组织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见”。随着本文件的出台,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在不断成长。
1.2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全面规范阶段(1991-2003年)
随着邓小平对南方谈判的考察,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迅速发展。1993年12月,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项活动:“青年志愿者”和“科学与社会技术服务”。1997年,正式命名大学生的夏季文化,科技和健康“三农”活动,这种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持续到今天并越来越受到追捧。1998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体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前瞻性作用。1999年,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在高校举办义务教育和大学生“挑战杯”等活动。国家并规定它们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长期稳定项目,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教育提供了自我能力展示的平台。
1.3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成熟创新阶段(2004年-至今)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诺”(中发[2004] 16号)如下。计划的教学大纲,提供时间和信用,以及必要的资金2013年,中共中央宣布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与实践的意见”, 重点:关注社会实践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思想应该贯穿于整个过程和教育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教育人,科学研究人和实践育人,管理和教育人民,服務和教育人民,组织长期教育人民的机制。“它强调社会实践和人的功能,增加高校实践学习的比例让更多的组织学生和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2发展维度: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趋向
2.1加强实践教育的意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1.1加强实践教育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明确地指出,教育是国家的宏伟计划和党的计划。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也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解的基础,知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真正的知识和人才的实践决定了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了价值观的基本方向。今天,我们必须培养道德,智慧,艺术和工作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实践教育的锻炼和磨练。加强理想信念,实现全面发展,学生必须将对生活的追求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人民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2开展实践教育的策略
在实践中发展实践创新能力关于实践育人的方式路径,2017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给出了许多具体的指导性意见。比如:(1)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殊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地方资源;(2)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依托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资源;(3)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使用革命历史纪念设施,烈士陵园(墓)等资源;(4)开展文化艺术教育,利用美术馆,展览馆和公共文化设施资源;(5)开展科普教育,可以利用科技类馆室、科普教育基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资源;(6)开展国防教育,可以依托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军事博物馆等资源;(7)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可以使用自然景区,生态保护区,环保节能展厅,污水处理企业等资源单位;(8)开展安全教育,可以依靠学校的当地运输队,消防队,地震台等单位;(9)开展劳动实践,可以安排一定时期的农业生产,工业经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10)组织研究旅游,开展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等。
结 语
总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当今社会高校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实践教育”是新时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最根本途径。因此,社会各界必须有义务和责任来完成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
[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