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舞剧初期发展及作品分析

2019-03-20 05:18张思凡
西部论丛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作品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舞剧”的诞生,包括吴晓邦和梁伦的创作背景及其主要作品分析,然后通过代表作品《乘风破浪解放海南》介绍了战士舞剧的发展,舞剧是按戏剧形式展开的舞蹈。本文主要介绍了新中国舞剧的初期发展及在此时期的主要作品分析,展示了新舞剧的发展历程与艺术魅力。

关键词:新中国舞剧 初期发展 作品 研究

一、新舞剧奠基人吴晓邦及其创作

吴晓邦是“五四”以来中国新舞蹈艺术的拓荒者和奠基者。使吴晓邦对舞蹈艺术产生兴趣、并使他立志献身舞蹈事业的动因,是吴晓邦留学日本时所见早稻田大学学生们自编自演的舞蹈《群鬼》。这一舞蹈用种种人格化的“鬼”来影射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使吴晓邦认识到“新舞蹈”所具有的“组织群众和鼓舞群众的作用”。这一认识几乎影响了吴晓邦的所有创作,使得他的创作一是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二是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三是具有流畅的动态叙述风格。吴晓邦舞蹈作品的社会批判意识、现实主义色彩和动态叙述风格,使其必然走向“新舞剧”的创作。

吴晓邦的“新舞剧”创作,主要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创作了《罂粟花》、《春的消息》、《虎爷》等作品,用象征或者人物形象塑造的方式反映现实社会并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他的代表作,应当是1942年至1943年期间创作的《宝塔与牌坊》。在“创作兴旺、艺术成熟、形成风格”的背景下,吴晓邦创作了三幕舞剧《宝塔与牌坊》。剧中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男女,最终由于封建势力的阻挠与破坏,导致少女朱云惨死的悲剧。作为我国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新舞剧,《宝塔与牌坊》具有较为严谨的戏剧结构,包括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和矛盾冲突;具有较为严谨的舞蹈布局,其中独舞、双人舞、群舞的编排都用语精当,叙事清晰;具有较为严谨的音乐构思,音乐形象的主题鲜明,音乐叙述的旋律性强,使舞剧的戏剧结构和舞蹈布局水乳交融;最后《宝塔与牌坊》对“新舞剧”的中国特色有自觉的追求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

二、民族化、大众化特点与梁伦的创作

梁伦就读于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时,新舞剧奠基人吴晓邦是他的舞蹈老师,吴晓邦及其新舞剧的主张和创作对梁伦的新舞剧之路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强调“大众化”并关注“民族形式”的问题,是梁伦“新舞剧”创作的重要取向。文艺的“大众化”和“民族形式”问题,是上一世纪30年代知识界关注的焦点。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在对“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给予高度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它的弱点,即“只限于知识分子,没有工人农民参加”。

梁伦汲取了吴晓邦及戴爱莲的舞剧风格,深入民间采撷民众生活中的舞蹈并以此作为反映民众生活的舞蹈语言。

梁伦的“新舞剧”创作填补了1945年以来至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新舞剧”创作的空白,创作了《五里亭》、《驼子回门》、《花轿临门》和《天快亮了》四部舞剧。这四部舞剧坚持“大众化”的取向,或是反讽喜剧,或是塑造喜剧性人物,同时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突出地体现在独幕舞剧《天快亮了》之中。他通过采风而创作的彝族舞蹈《阿细跳月》是“新舞蹈”脍炙人口的佳作;他创作“新舞劇”用“花灯调”作为舞剧音乐,也是基于“民族形式”的考虑而深入民间采风的结果,这些都体现了民族化的特点。

除以上提及的舞剧创作外,由他担任总导演及编舞的“大型”或“多幕”舞剧还有大型广场舞剧《保卫世界和平》(1950年)、四幕神话舞剧《牛郎织女》(1960年)、大型革命历史舞剧《燎原火炬》(1979年)、多幕神话舞剧《珍珠》和大型历史舞剧《南越王》(1989年)等,时间跨度之广并且经久不衰,在中国整个舞蹈史中也是屈指可数。

三、梁伦与《乘风破浪解放海南》

梁伦创作的《乘风破浪解放海南》主旨是讴歌正义的力量,“表现在毛泽东思想教育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海南的作战中,英勇、机智、艰苦奋斗去克服各种困难并胜利完成任务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舞剧中的舞蹈,虽然也有作为场景描述的黎族舞蹈,但更多的是从解放军渡海作战的动作中提炼而来。“海上练兵”、“渡海作战”等舞段在表现新的生活形象的同时,创新了“新舞剧”的舞蹈形象;并且,到舞剧所表现的生活中去提炼动态形象而不是从某种既有的动作训练体系或文化沉积出发,成为“新舞剧”创作中舞蹈语汇的重要来源。

梁伦舞剧创作从《天快亮了》到《乘风破浪解放海南》的转变,就创作视角而言是从“揭露黑暗”到“讴歌光明”的转变,就创作方法而言是从“自然的”现实主义到“本质的”现实主义的转变—“自然的”现实主义往往只注意生活的现象,“本质的”现实主义因为革命理想的观照而具有了“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

四、总结

新中国舞剧的发展仅仅走过六十多年的历史,比起西方芭蕾的起始与发展进程差上近百年。但是中国舞剧的发展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渐强正经过一个艰难崛起的令人瞩目的历史进程。在经过了萌芽、奠基、发展、转折、繁荣的经历,构成了一个波涛滚滚汹涌向前的历史长河。

参考文献

[1] 于平. 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M].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2] 隆荫培, 徐尔充. 舞蹈艺术概论[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9.

[3]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编委.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

[4] 资华筠. 舞艺·舞理[M].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8.

[5] 黄伟宗. 当代中国文艺思潮论[M]. 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8.

[6] 王克芬,刘恩伯, 徐尓充等. 中国舞蹈大辞典[M].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7] 仝妍. 胡果刚及其部队舞蹈艺术思想研究[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6(3):85-88.

[8] 郑达. 演剧队海外播种记——忆中国歌舞剧艺社在南洋的巡回演出[J]. 新文学史料, 1979(4):257-274.

[9] 于平. 李承祥大型舞剧创作及其论析感思[J]. 艺术百家, 2014(4):11-18.

[10] 王震亚. 反殖民主义的颂歌——舞剧《刚果河在怒吼》观后[J]. 人民音乐, 1965(4):15-17.

[11] 刘敏. 军旅舞蹈创作的“新古典主义”走向[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8(3):26-29.

[12] 刘敏. "新古典舞"之我见[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0(4):21-23.

作者简介:张思凡(1995.10—),女,河南新乡,陕西师范大学,2017级硕士,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作品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巧用比较分析方法突破诗词鉴赏难题
做优秀记者:如何从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闻
对丁旭东音乐作品的探究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