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玉珍
摘 要:本文将从重生、超越以及至德三方面入手,对儒家生命哲学思想进行解读,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儒家 生命哲学思想 生命观
前 言
儒学中研究的生命并不是单纯概念,而是一个哲学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系统,其从形而上学角度入手,对生命存在方式与超越路向进行了研究,并促进独特生命哲学的形成。因此,应该探究儒家生命哲学思想,从而为现代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一、重生生命观
儒家认为生命不但是自然赋予的,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是精神与肉体的统一[1]。首先,自然赋予生命。在《系辞下》中,孔子则提出天地是万物化育的本原,万物在天地基础上展开永恒运动,其继承了《周易》中的思想,认为世界是天地演化来的,先有天地后有万物,万物之后才存在男女,因此,人生命是由天地所赋予,并且具备自然属性。在《朱子语类》中,朱熹明确指出人自然特质。而生命是由天地授予这一理念中还包含对天的敬重,即敬重天地万物、生命起源以及天地人相通。由此看来,儒家倡导人类要对自然与生命进行善待、尊重,并将敬畏之心转变成无妄之心,以此来促进天道的实现。
其次,個体生命具有群己关系。儒家认为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是他人的,其虽然是自身身体拥有者,但并不是完全的支配者。由于人要受到社会立法规范的制约,所以生命具有礼义特点。同时,儒家还认为人拥有行动能力,但无法决定自我存在,个体处于亲属关系带中。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终于立身”中可以发现,主体自我存在和客观社会礼法是相融的,个人价值追求被群体意向包容。《孝经》中的敬身为大与《孟子》中的守身为大并不是想要对个体之身为大进行说明,而是因为个人之身和群体、亲人之间存在联系。由此看来,儒家希望个体可以在更高价值导向下更主动、自觉爱惜自身。
最后,精神与肉体的统一。儒家认为身和心之间是一元的,这种一元论并不是指物化实体,其和笛卡尔的二元论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由此看来,儒家提出的身心如一这一观点对身心互为体用更加强调,即身和心这两部分会通过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生命有机体,而这一生命体属于动态结构。这也就意味着身心一如是一种动态圆融境界。
二、超越生命观
儒家认为生死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虽然生命最终通向死亡,但人们可以对生命有限性进行超越,从而促进永恒生命的实现。儒家把生死当作人生自然现象与规律,并倡导人们用理性态度进行面对。《论语》中的生死有命、岁不我与等都表明了儒家是把死亡当作人力无法改变的自然流变,而在这一生死意识下,儒家形成了顺应自然生死观,倡导人们以从容态度对待死亡。例如,杨雄曾说过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这是自然之道;范缜则提出形与神是同生同灭的;朱熹也提倡用平常心看待死亡;而王阳明则看透了生死,认为生要通向死亡,而死中也包含着生,任何人都无法逃脱这一客观规律,因此,应该快乐生、安然死。
从价值判断角度来看,儒家认为应该把道德生命放在人生命上,主张要把生命投入到道义中,并促进自身价值的实现,如孔子曾强调应该死守善道。而在生死抉择时,人们则应该从伦理道德这一角度入手,进行准确判断,有时死亡价值大于生命价值,如“杀身成仁”就将死亡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对人生而言,道义,即仁,占据十分重要地位,人们不能因为生存而对其进行舍弃,相反,人们应该牺牲生命来恪守道义。孟子的“生,我所欲也……有所不避也。”就表明了这一观点。孟子认为如果只重视人物质生命,那么就和禽兽无区别,而正由于人具有仁、义、礼、智,才能和动物有所区别,因此,取生舍义是一种有价值的选择。荀子曾指出道义价值,即应该把“义”当作最尊贵的;司马迁指出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王夫之则指出在生和义只能取其一时,应该选择仁义。
三、至德生命观
儒家对养生十分重视,但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延长寿命,还是为了促进人生价值与社会抱负的实现。因此,在生成论哲学这一角度,儒家对养生实践操作模式与过程进行了构建。儒家认为修身养性是最好的养生办法,倡导人们做身心健康、讲仁义道德并具有生命智慧的人。儒家坚信既关注个人修养又具备道德的人一定可以长寿,《四书章句集注》中就指出有大德的人,一定会获得长寿。
一方面,儒家把仁当作目标,强调要促进精神境界的提升。即儒家认为仁是人生品德标准,而要想达到这一标准,必须进行长期自我修养。因此,在具体实践中,人们应该向着仁努力,对自身不足进行克服,尽量使自身言行与礼标准相符。而对于具体操作,儒家主张使用反求诸己与求放心等方法,《孟子·梁惠王》指出应该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找回自身道德本心,以此来促进道德修养的提升;《中庸》中则对人自觉性进行了强调,只有时刻检讨自身,才能提高个人境界。
另一方面,从内在心性入手,保持良好心态。孟子提出了“养气说”,其中的浩然正气不仅是一种修养方法,更是人生境界,而浩然正气的养成则需要长久时间。同时,荀子也主张通过治气养生的方式对心理状态进行调节,并提出了区别对待不同人等措施。由此看来,养生根本要素就是真正仁者必然具有乐观生活态度、有道德,并以此来促进身心健康[2]。
结 论
综上所述,儒家主要是从生命、生死、养生三角度对生命进行认识,其通过追问生命价值与探讨养生之道,为后人留下了宝贵文化资源。但受到时代的局限与文化的相对性的影响,对当代生命伦理研究而言,儒家生命哲学具有的价值是有限的。
参考文献
[1] 向慧.“生态·生活·生命——儒家经典与生命哲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2017年年会综述[J].哲学动态,2017(11):111-112.
[2] 陈燕.儒家生命哲学对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借鉴[J].社会科学家,2012(07):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