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是一种超越世俗生活和生命过程的精神价值追求,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谈及夯实理想信念问题时党员们往往觉得抽象不太好把握,往往有一种做起来无从下手的感觉,我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让广大党员从理论和实践上明确补“钙”的标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通过引导广大党员学习《共产党宣言》等共产主义经典理论著作,使他们在理论上真正弄清楚什么是共产党人及其信仰。
一名共产党员弄清楚什么是共产党人及其信仰对于坚定理想信念至关重要。1920年,年轻的毛泽东第一次读到《共产党宣言》,后来他坚持阅读,一生不下一百遍。在与美国记者斯诺交谈时,他说:“正是《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著作,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共产主义的诞生。宣言共分为四章,其中关于什么是共产党人《宣言》里有这样一些经典的描述:“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共产党人同一般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关于什么是共产主义《宣言》明确指出:“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对于上述《宣言》里的这些论述,恩格斯认为“它表述了人类历史未来新时代即共产主义时代的基本思想。”总之,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首次详细阐明了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并论证了共产主义的科学性。
学习《共产党宣言》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共产主义是一个人人得以全面发展的美好社会,而共产党人就是肩负最终消灭私有制使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与斯诺的一段关于延安原名由来的对话,十分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信仰。传说印度的释迦摩尼三世尸毗王是在肤施升天的。升天在即就把自己身上的肌肤割下来喂饿鹰,以示佛家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信念。隋朝年间,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给这个地方起名为肤施了,到了明清年间朝廷在此设立延安府,就改称延安了。斯诺访问延安时,问毛泽东肤施这个地名的由来。毛泽东在告知了延安名称由来之后,说这说明无论是东方的菩萨佛祖还是西方的上帝基督,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都是舍生忘我的。我们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和民族,不仅可以施舍自己的肌肤,甚至献出生命。
当前形势下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广大党员学习《共产党宣言》等共产主义的经典理论著作,通过学习使他们具备准确的关于共产主义、共产党人等方面的理性认识。思想引领行动,我们广大党员只有从理论上准确把握了共产党人及其信仰,才能在实践中正确践行,这对广大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性。
第二,通过深入学习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帮助广大党员牢牢把握新时期共产党员有信仰的客观实践标准。
翻开党章“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总纲部分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就会映入我们的眼帘。这句话鲜明地表达出这样一种含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对高于世俗生活、高于生命过程的一种价值追求。它是支配我们共产党人灵魂的最高力量°,它是我们共产党人力量和勇气之源。
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这段峥嵘的岁月,我们党不断前行。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是我们党的重要工作,保持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反面的典型一再地证明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那句话“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不少党员在面临巨大选择考验时,就会忘记理想信念,甚至与理想信念背道而驰直至跌人犯罪的深渊。
在实践中我们究竟怎样才能算得上是个有信仰的共产党员呢?从‘习语中我们追寻答案可知:“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他说:“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準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他还说:“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人的。”正如党章所言“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理想信念高于天,为人民奉献自己的精力乃至生命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讲话,为我们广大党员明确了在新时代下做一个有信仰的共产党员的客观实践标准,对我们如何坚定理想信念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性。我们党校工作者,一定要深入领会这一客观标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将这一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会时时对照这个客观实践标准不断夯实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 汪青松,鲁明川.《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使命接力[J].江淮论坛,2018(06):5-10+2.
[2] 王丽.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建设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J].法制与社会,2018(36):114-115.
[3] 冯旺舟.劳动的取消与无产阶级革命的置换——兼评艾伦·伍德对高兹后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批判[J/OL].湖北社会科学,2018(12):24-28
作者简介:彭毛多杰,男,中共海南州委党校,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