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
摘 要:中途接班一直以来都是很多班主任头疼的事情,新班主任上任之后往往一头雾水,笔者认为要做到三点,就可以快速整顿班风,首先把握第一印象,树立核心价值,之后认定“班风大于学风”,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执行力,最好可以强化时间意识,并且设置班级目标。通过上述三步,可以迅速整顿班风,使班会步入正轨。
关键词:中途接班 班主任 整顿班风
中途接班一直以来都是很多班主任所害怕的地方,诚然,由于之前班级的班风学风已基本形成,班级固有问题已然存在,新老班主任管理风格的差异学生的认可与否,都在加大管理的难度。毕竟改变和塑造相比,改变更难一些。
今年下半年,毕业班有一个老师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再带着学生上高三,领导临危受命。中途接的班,一般情况下学生班风浮躁,学风涣散,课上学生不务正业,课下学生拉帮结派,晚自习“组团”请假。所以新班主任带班的难度必然很大。
从接班至今已经过去三个多月,现在班风正,学风浓,成绩从倒数第一稳定在了同类型班级前三名。总结这三个多月的班级管理策略,觉得要想快速整顿班风,有以下做法想和大家分享。
一、把握第一印象 树立核心价值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很多班主任培训书上有很多方法,比如说幽默开场,抒情开场等等,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开场只能算是眼前一亮,绝不算直击灵魂。
所幸的是领导给了我三天的缓冲期,要求9月3号晚自习要求我到位到岗。在这三天中,我反复思考,第一次见面和学生说什么,第一句话说什么。直到9月2号的晚上,我走在街头,迎面有一个发宣传单的,拿来一看,这个地产广告让眼前一亮,这个广告语不就是我苦苦寻找的“亮相”吗!
9月3号晚上恰好第一节是班会。七点整,铃声響起,我没有让领导给学生做自我介绍,独自一人,迈着大步,径直走上讲台。我站在讲台上,用目光扫视学生,然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一切为改变而来”。我简单做自我介绍,并告诉学生这七个字的含义。之后,我抛出两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改变?”“我们要改变什么?”。接下来的两周内,我反复在不同场合,告诉学生我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每次开口前做大量准备,保证每次开口都能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听完之后备受鼓舞。
事实证明,精心准备的开头确实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早上习惯迟到,还没等我开口处罚学生,学生就主动请我监督他的改变。
可见,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不辨是非的集体或个人都是装出来的,正值青春期的阳光少年,怎么可能连是非都分辨不清呢。可见他们都是装出来的迷糊,所以一开始给学生树立“一切为改变而来”的价值观,这就为今后开展的工作创设了动力的源头。
当然,不可否认,仅靠班主任的语言魅力是无法真正让这个思想深入学生内心,如果在接班之处能够恰逢年级活动,通过活动中树立改变的意识,那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则是通过开学之处的跑操比赛,通过三天的跑操训练,本来预赛倒数第一,决赛获得铜奖,学生在跑操比赛的“逆风翻盘”中体会到“改变”的意义和价值。
二、班风大于学风 执行高于一切
班风和学风哪个更重要?很多老师认为学风更重要。因为学校对老师的考核都是通过成绩进行认定,以此来评估老师的教学能力,作为评价教师的核心指标。所以很多班主任中途一接班就开始从学风开始,从作业开始,但很多时候事与愿违,学生逆反心理严重,甚至出现不服管理、顶撞老师的情况。这些情况的产生都是班级学风和班风不匹配造成的,试想一下,要求在垃圾堆工作的工人不能随手乱丢垃圾,这样的要求必然很难落实下去。
因此,整顿班级,先从班风入手。第一周,要求学生卫生。班级不摆放垃圾桶,每个人一个垃圾袋,周围不得出现纸团纸屑,不得将零食带进教室。第一周是最累的一周,基本上每个课间都要来教室转一下,督促学生整改。
第二周要求学生正确摆放书籍。要求学生书桌上的书籍不得超过12厘米。一旦超过我就把书收走放到办公室门口。第二周每天中午和晚上放学我都会去班里“整理”学生的书桌,将超过高度的书收走。
第三周要求学生校服到位。除了跑操结束后的15分钟外,其余时间必须身穿校服。这时候就可以开始物色新班委了。凡是这三周坚持很好的同学,说明学生服从意识强,自我约束能力强,更关键的是服从行为的背后透露出学生对新班主任管理的认可。
第四周要求自习课纪律。自习课期间要做到三零。第一个是“零出入”,自习课期间禁止外出上厕所,这是自习课的基本目标。第二个是“零交流”,禁止说话,讨论问题,借书借本借学习用品。第三个则是“零抬头”,这个要求是要求学生在自习课时,如果窗外有值周老师或者值周学生时,专注自习,而不是总是关注窗外的事情。
为了这三个零,我坚持每一节自习在教室陪着学生一起学习。这个过程必定是艰苦的,甚至是反复的,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一切为改变而来”,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我们做班主任的许诺。
可以说前一个半月,我除了要求纪律卫生跑操以外,关于学习几乎是零要求,但是我相信,如果学生连我们对“纪律卫生跑操”的要求都做不到,而我们直接就要求学生每天上课认真听课,课后完成作业,考试认真作答,学生会按照我们的要求做吗?因此,前一个半月就是塑造班风,不提学风。甚至有些时候关于学生违纪的处理上我们要严格一些,在班级管理上多花心思和精力,事实证明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三 强化时间意识 设置班级目标
接受班级接近两个月的时候,学生已经感受到班里的一些改变,迟到的同学几乎没有,自习课能够安安静静,班里不再是垃圾遍地。
在一次月考成绩出来之后,我开了第一次“成绩分析会”。这个时候,班里的成绩已经开始有所好转,但离达标还差的很远。
那天笔者开了主题班会《最重要》,在这个班会上,我问了学生三个问题,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时间,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人。
学生七嘴八舌,说着说着学生明白了我心中的答案——此时,此事,此人。之后的一周当中,我开始要求学生制定日计划表,喊出“每日精细安排 弱点精准打击 高三五班必胜”的口号。从那天开始,我每天检查学生的日计划,学生开始重视利用时间,重视课堂,高效自习,自然成绩就上来了。很快,下次模拟考试如约而至,班级的排名又有所提高,这个时候,我提出班级发展目标——平行班第一名。
学生肯定是将信将疑,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班主任对过去的两个月进行总结,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信心。
事实证明,当班级有了发展目标之后,学生就有了主心骨,当学生再想上课睡觉,或者自习课跑神的时候,学生就多了一种无形的提醒。
以上就是笔者这次中途接班的经验,中途接班必然是复杂的,所以作为新接班的班主任必须要先当“后娘”,严肃重塑班级班风学风,像后娘一样狠心,然后要转型成“干娘”,为班级发展做出贡献,组织活动,像干娘一样热心。最好要当“亲娘”,因为爱才是一切的基础,有了对学生真诚的爱,才有学生的认可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