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丹
摘 要:阅读是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高中英语阅读是极为重要的知识板块,在这个知识板块的内容学习过程中,它成为了一种基础能力,对于塑造英语综合型人才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也极大地影响学生在英语中的听、说、写、译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写”是检测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想从下几点阐释。
关键词:自主性阅读 梯度式的批判性阅读 创生教学
课堂过程写作
“写”是检测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窗口”.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新课标》也明确把“写”纳入到英语语言教学的目标中,要求学生通过高中教学,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能够清晰地叙述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虽然,在新课标改革的推进下,英语写作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似乎更多是围绕着“预设式写作教学模式”进行一些改进,在英語教学预设的模式下,学生较于之前在写作上有了相对明确的方向,但也出现了刻意的“生搬硬套”,造就了现在高考英语作文中一大部分的“公式化文章”,这在很大程度上挖苦并讽刺了新课标所提出的英语教学目标,也抑制、甚至“扼杀”了学生英语语言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
为扭转这一局面,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教学改革。
一、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英语刊物的“自主性阅读”培养兴趣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中文写作的真实写照。通过观察发现,语文素养高的孩子通常喜爱阅读。因此,学习第二语言英语时更需要通过后天努力以弥补“先天”缺失。
需要注意的是,“后天努力”与兴趣有着密切联系,正如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在应惠兰和徐慧芳老师合力进行的一个调查中显示,58.4%的学生认为影响他们阅读兴趣的最大因素是阅读材料本身;82.3%的学生认为,现有的教学阅读材料枯燥乏味。
为解决这一现状,教师首先需要大胆突破当下的教材束缚。在教育部组编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1]中早已提出:“学生应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纸,杂志,广播或电视等多渠道资源查找并阅读所需资料”.北京大学王蔷教授也强调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特别是报刊、图书馆或网络等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因此,面对当下教材的“画地为牢”,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合法越狱”,并进行教学上的“野外求生”---课外刊物自主性阅读。
二、实现英语刊物的梯度式、批判性阅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进入英语世界、感受英语的文化。
教师可以进行刊物板块划分,强化梯度教学。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适用于教育理念。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扬学生之长,避其所短,这是现代成功教学的重要度量衡。然而,“因材施教”之所以不易实行,穷其根本是由于当前我国教育资源暂时无法落实完备。大多数地区的老师需要面对30人以上的大班级,难以做到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解决每个学生的不同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刊物会根据不同的难度与领域划分篇目。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挑战难度大的板块,能力弱者可以从基础板块起步,并根据后继的提升进阶到下一难度的板块。此外,教师需能够合理分配小组,使学生容易做到自主定位、分工合作。这一做法比教师单方面布置作业更为合理,且易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梯度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科学教学方法。
虽然梯度式阅读能够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文章,培养其阅读兴趣,但是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需要与批判性阅读相结合。批判性阅读的核心在于,要求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通过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批判等批判性思维,深刻理解阅读材料。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分析与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新的知识,使学生不仅在阅读的乐趣中掌握技巧,还能培养其成为一个阅读“鉴赏家”.这需要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主动从作者的角度,揣测作者的内在心理活动,接纳和理解作者的观点;并通过积极的假设、探寻主题,最终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学生最终能够理解作者观点,欣赏文章内涵,知识得到升华的同时,语言的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如模仿文章进行一些简单语句的仿写等。
三、升华刊物阅读的实效性,助练各种写作技巧。
写作与阅读密不可分。写作需要大量阅读来积累素材、丰盈内容;而有效阅读需要写作来记录点滴,长存记忆,它是检测有效阅读的一个重要输出形式。因此,在鼓励学生们进行有效阅读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在广而精的课外刊物里摄取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首先,鼓励学生课前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课堂上倡导学生上台扮演“小老师”,分享自己在刊物阅读中遇到的难词(尤其是字典中无法查阅到的)及最初的理解,感受刊物英语语言的精确、精美、精简。
其次,指导学生灵活应用多种写作策略,如头脑风暴、小组合作、讨论互补、分类写作(可尝试一个主题,多种文体),或借用报纸内容进行课堂演讲,亦或是当堂小组内互问互答等竞技性活动。
再次,指导课堂写作创生,鼓励过程写作。
过程写作关注的是学生写作的过程而不是写作的结果[5].教师应通过课堂上各式的写作教学策略指导,实现师生互动,学生能够主动决定作文的构思、初稿、修改和审批自主,而老师只参与到批改和定稿环节,帮助学生规范写作行为,优化写作方法。
综上所述,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掌握有效阅读和过程写作的内在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注重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有多重途径和方法,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只有做好每个教学环节的工作,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试用稿)[S].2003:11.
[2] 李华。教学生成视角的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 (7) :53.
[3] 涂中庆。运用英语报刊提高英语阅读能力[J].山东高等电力学校学报, 2011,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