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盈盈
[摘 要] 相比其他职业,教师更需要坚实的职业认同感。近年来,却出现了很多职业认同感缺失的现象:无心从教、无情恋教、无力事教。导致认同感缺失的原因主要有:职前教育关注不够,入职阶段的“现实冲击”,在职阶段职业氛围不佳。从师范教育阶段开始打好职业情感基础,提升教师的职业冲突解决能力,改善教师职业支持氛围是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教师;职业认同感;缺失
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行为倾向。职业认同感高的教师能够积极应对职业压力,职业投入程度较高,职业幸福感也较强。近年来,教师的辞职信越来越多地受到网络媒体的关注。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浪漫情怀到“心生魔障,专业水平不足”的苦楚悲愤,再到“吾本爱教育,无奈薪资低”的心酸无奈。不断刷屏的教师辞职信道出了教师离职的各种原因,也反映出教师职业认同感低下甚至缺失的现实问题。
一、教师职业认同感缺失的表现
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教师个体对自身职业积极的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教师职业认同感缺失表现在职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和职业效能感三个方面。
1.职业价值观:无心从教
职业价值观指对教师职业与社会、学生及教师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认知,会直接影响教师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及行为表现。城区学校的教师在高强度的工作与较低收入水平的压力下,开始禁不住教育培训机构的高薪诱惑,离职率迅速上升。乡镇基层教师纷纷选择离职报考警察,为了“抓住自己的机会”“实现自己的警察梦想”“有意义的工作”。可以看出,相當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不及其他职业。工作很平淡、没有劲儿,不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于是部分教师选择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良的认知催生出了消极的职业行为: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消极应付,懈怠拖延。对职业范围外,但能促进学生发展或个人成长的工作,更是采取坚决回避的态度。由此可见,教师“无心从教”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2.职业归属感:无情恋教
职业归属感包括角色归属感和组织归属感。教师职业本身具有角色多样性的特点,多发的角色冲突很容易引发教师的角色迷茫。在教育改革实践中,每当有新观念推出,教师就必须重新思考自己在学校组织中的定位。此时若遇到困难,教师就会感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丧失,引发身份归属顾虑。教师的教育焦虑越来越多,“怕学生出问题”成了教师群体共同的忧虑,甚至有教师对师生交往深感恐惧。当遇到类似“红黄蓝事件”,网络舆情以网民的愤怒、攻击指责教师群体的负面消息为主时,很少有教师敢于站出来捍卫教师群体的尊严。教师对职业群体的认同感也就越来越低。原本为教师提供组织关怀的学校,却成了家长“威胁”教师的武器。“向校领导或教育局反映”触发了教师对组织的恐惧甚至敌对心理。“角色迷茫”“身份顾虑”“教育焦虑”“对组织恐惧”,这些让教师群体情何以堪?
3.职业效能感:无力事教
职业效能感指的是教师对自己能否胜任教师职业的信念,是对自我职业能力的认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师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当教师觉得学生的需要与自身的能力差距过大时,便会产生专业不胜任感。调查显示,超过67%的教师感觉自己对工作失去控制A近1/3的教师担心自己无法驾驭工作,约25%的教师认为自己还没有做好应对教育改革的准备。面对学生这一工作对象,“难管”“不敢管”“教师难当”成为教师的普遍心声,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消极的职业压力应对行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现实中,教师却越来越不敢管学生,也越来越不会管学生,深感无能为力的教师只能用“被困在厕所里的教师”来调侃自己,甚至在惶恐中心生魔障,怀疑自己已不适合校园生活。
二、教师职业认同感缺失的原因
1.职前阶段:关注不够
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形成始于师范生教育阶段,这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心理基础。师范教育期间形成的职业认同感,是教师职业情感最持久的原动力。在教师教育的研究中,教师职业认同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也是在近50年才受到关注的,教师教育实践中对此的关注则更晚。有研究表明:71.7%的师范生职业价值认同感低,38.3%的师范生职业效能感低。其中“90后”师范生长期从教的目标不确定,不确定自身能否适应未来职业,对教师职业能否实现自身价值、职业理想也有一定的怀疑。低职业认同感更易滋生职业倦怠,导致职业认同感缺失。而未接受过师范教育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情况更加严重。
2.入职阶段:现实冲击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虽然在职业情感方面优于教龄在11~30年的教师。但经常会遇到教育理想与教育实践不符合的情况,如来自工作环境、胜任能力和学生情况等方面的冲突。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他们所体验到的“现实冲击”的程度呈反比。教师越来越多地感到“学校提供的各种工作生活条件低于自身的期望”“需要承担的各类职责过于繁重琐碎”“融入学校组织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的复杂性超过了预期”“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存在很大的不足”等。教师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冲突,职业认同感就会降低。长期的低职业认同会引发职业倦怠。当教龄为6~10年时,教师的职业倦怠就会到达最严重的时期,身心俱疲的教师很有可能选择逃离。
3.在职阶段:氛围不佳
职业认同感是教师“个体”与“职业”持续整合的过程,受外部社会环境和内在教育环境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尤其是经济地位相对偏低,很多教师因薪资待遇过低而无奈离职。这正是基础教育阶段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男教师“大逃离”的原因。也才有了教书十九载的教师发出的“吾本爱教育,无奈薪资低”的辞职感慨。教育系统内部缺乏信任氛围,教育管理者、家长群体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育手段及教学效果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教师时时刻刻处于管理者、家长和学生的“怀疑”或“监督”之中。面对这样的现实,教师在教育中很难自治,无法体会精神自由,教师职业也就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吸引力。网络上那位驻马店西平县小学老师正是在“家长的质疑”和“教育局的不信任”中,心生惶恐,而选择离职。
三、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对策
1.师范教育阶段打好职业情感基础
师范生选拔除了高考成绩外,还可以组织专家对学生进行人格品质、人际交往和职业动机方面的审核,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做教师的潜力,能否胜任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其次,要用高尚的职业情感蓄养师范生,用积极进取、孜孜不倦、乐在其中的职业姿态陶冶师范生,用坚持自我提升、刻苦钻研、终身学习的职业发展境界熏陶师范生,进而实现责任感、使命感、崇高感与荣誉感的传递;最后,要加强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巩固师范生的职业情感,一方面,建立循序渐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育见习、实习中系统性地设计层次分明的职业情感目标,让师范生在体验参与中小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职业情感,另一方面,建立校外导师制,用优秀中小学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专业发展的历程影响师范生。
2.提升教师职业冲突解决能力
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对良师的要求日渐多样,集体的良师意象日益神圣。良师神圣感势必会引发广大普通教师的焦虑感与冲突感。针对教师工作中面临的各种现实冲突和角色冲突,在職业认知方面,教师个人要做到“降低要求”。角色期待从“良师的神圣”降到“个体的平凡”,积极寻求教育理想与教育实践的平衡。职业发展方面要做到“放慢速度”,理性看待自身专业成长过程中不完善不成熟的现实。同时强化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建立教师帮扶制度,使教师能在解决各种能力瑕疵的过程中体验到专业成长的快乐。最后,教师要用积极的生命态度和生存态度去面对各种职业冲突。从生命意义的角度去解读教师职业,将教师工作视为一种生命体验,以享受教育生活的态度重构自己的生命态度,以职业信仰的建立重构自己的生存态度。
3.改善职业支持氛围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引发员工职业满意的因素与引发员工不满意的因素不同,引发员工满意的是源于工作本身的激励因素,而员工的不满则是来自工作环境的保健因素。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首先要改善让教师不满意的工作环境,包括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学校管理机制、工作条件等因素。具体而言,要从社会文化、学校风气、教师关系和师生关系入手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从教育、教学、科研、后勤和相关制度等方面完善学校管理体制,从教学环境、设施条件、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方面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双因素理论指出“酬劳、成就、成长可能性、晋升、职责”是引发员工满意的激励性因素。然而,“酬劳”不但没有成为激励教师的因素反而成为教师离职的一部分原因,可见,改善教师待遇迫在眉睫。此外,要从教师考核、进修培训、职称晋升、岗位制度等方面给教师提供充分的专业自主权,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笑樱,闫寒冰.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模型建构及量表编制[J].教师教育研究,2018(3).
[2]姚建莉.公办学校教师离职调查:稳定工作难敌高薪诱惑[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7-28(16).
[3]马富春.甘肃会宁:一次警察招考引发的教师离职潮[N].中国青年报,2015-8-12(6).
[4]傅维利,刘磊.论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压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4(3).
[5]王鑫强.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的建构[J].心理发展与研究,2011(6).
[6]蔡志凌.“90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2013(3).
[7]曾丽红.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6(7).
[8]周寰等.初为人师的困惑与解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9]张凤琴.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3).
[10]石佳巍.芬兰教师职业吸引力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2).
[11]王娇,刘晓明.教师的低职业认同感救赎与生命意义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8).
[12]鲍威著.未完成的转型:高等教育影响力与学生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