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诗词,满眼皆春

2019-03-20 06:03王龙伟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诗句诗词文章

王龙伟

在高考优秀作文中,我们经常发现诗词的身影。它们或在题目,或在开头,或在段中,或在结尾;有时以整句的形式出现,有时被巧妙化入文中;有的文章用一位诗人谋篇布局,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有的文章匠心独运,将若干诗人嵌入文中,用百家注我。古语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说明言辞要有讲究。古语又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就要求文质兼美,言辞相符。诗词的运用得当巧妙,将使你的文章成为万绿丛中的一点红,让阅卷老师击节叹赏。这里,选取一些优秀的高考考场作文进行观察,对其技法进行梳理概括,让其具备一定的可复制性,以助力2019年高考。

一、引用诗词类

【高分原作节选一】

古人云:“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中国古代一大批精妙短文,字字珠玑,惜墨如金,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寥寥数言,写尽孟浩然多少自怨自艾、仕途失意的幽思;“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尽词人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夜缒而出”,写尽敌人兵临城下的危急……这些天才的文人不是做不到“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只是他们懂得“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他们的作品自成一家,精短的文字彰显了个性,令后人“高山仰止”。

——《说长论短,各领风骚》

【写作观察】

考生在引用诗词的同时,对诗词内容进行了简单评述,所引孟浩然、李清照作品,典型地代表了他们的内心情感、精神品格,评述用词精确恰当。这种引用一方面展示了考生的才情,一方面显示出考生对诗文的深入理解,比泛泛而谈更能触发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致。

【高分原作节选二】

杜工部有诗曰:“月是故乡明。”诚然,故乡是美好的,诗中蕴含的浓浓思乡情也引人遐思,但诗人内心也藏着对往昔的怀念——今日不如意,自然怀念往日。

可我要说,月是今日明。与其怀念去日之月,不如着眼今朝。毛泽东有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诚如斯言。许多人恋旧,而让当下的时光白白流逝,这实则是对今日的不负责任。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过去的日子已去,永不复返,与其一味追忆与回味,不如把握当下积极进取,为自己的将来留下一个有意义的过去。

——《月是今日明》

【写作观察】

这个文段从杜甫的一句诗入手,谈怀念,谈乡思;但接着一个转折,引出自己的观点:月是今日明。并用毛泽东的诗句強化自己的观点。然后又从反面论证,最后用一组带有强烈倾向性的选择关联词重申“月是今日明”的观点。言简义丰,论证严密。杜甫的诗句充当了靶子的作用,是被拿来反用的;毛泽东的诗句则是正用强化;陶渊明的句子再做印证。三个诗句作用各异,分工明确。这种引用让阅卷老师看到了考生清晰严密的逻辑思维。

【高分原作节选三】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独唱者携带着自己独特的香气和颜色,摆脱历史强加给他们的所谓的使命,跳出世俗的桎梏,用清亮动听的声音,纵情独唱。尽管没有“浅碧”“深红”的珍稀艳丽,却足以称为“花中第一流”!我想起元代散曲家张可久,他抛却功名,沉醉于小令创作,他只写小令,晚年时欣然整理出自己所写的数百首小令并结成了集子——《张小山小令》。或许因为创作的局限性,他并未被评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或许世人无法理解他身为曲痴的人生,可那又如何呢?且于清风中独唱,哪管他人笑平生。这就是独唱者们的人生自信和对自我独立价值的坚守。

——《独唱》

【写作观察】

文段中引用的诗句充当了分论点,有概括引领的作用。考生首先结合诗句对文章中心进行说明,接着引出论据人物,将之和所引诗句联系起来,强调“何须”“自是”“第一流”等词,并将这些内涵和张可久相关联,深入阐述“独唱”的精神内涵。这种引用,重在考生对文段小结构的把握和处理,要能在考场的短时间内做到诗句与人与写作主题的三对应,这需要平时厚实的积累。

【高分原作节选四】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长城巍峨,寰宇震惊;国粹精华,纵声纵情;国宝稀世,憨态可掬。中华文化走过千年经久不衰,熠熠生辉。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分论点一)……

“竹林宝贝对绿竹,绒绒身体走百年。”(分论点二)……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分论点三)……

……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

【写作观察】

这个选文截取了原文的主体部分,从内容来看,第一段引用了国家公祭鼎的铭文,二三四这三段分别以诗词开头,引出对长城、大熊猫、中华美食等极具国家特色的事物的介绍,进而论证“泱泱华夏,赫赫文明”的中心观点。诗句的这种引用,让文章层次井然有序,让阅卷老师在感受美丽诗文的同时,也享受一种整齐的视觉美感。

【技法延展】

1.列锦式运用。列锦式运用的前提是需要考生有大量的分类的诗词积累,在平时阅读中就要注意积累同类别的诗词句子,将之进行规范整理,勤加诵读。同时要有一些与之配套的句式和关联词语的积累:不仅有……而且有;有……有……;不仅……还……;也……也……;与其……不如……等等。如选文一、选文二。

在这里,我们可以借助一个流行的方法——思维导图法,来进行日常的诗词积累。比如:月。

由月圆,想起团圆美好等意,勾连起与之相关的诗词句子;再由月缺,想起因残缺而产生的离别及由此而生的思念等,勾连起相关诗句,余者类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积累诗词素材。

2.分列式运用。在确定文章中心后,选取意义上具备层级关系或并列关系的诗句,以此为脉络,建立文章框架,用诗词导入的形式展开文章写作。这种诗词使用要注意相近联想与相反联想的结合。

3.引申式运用。诗句因其含蓄隐约,言简义丰,而具备多重解读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些句子,有的本身寓含哲理,有的是被赋予了某些哲理。它们被运用的时候,大多超出了原作者的表述范畴,而具备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重审美内涵。这种运用,大多能给人更多、更新鲜的启示,需要考生平时就要训练求异思维。如选文四。

诗词引用要避开一个误区,就是不要认为只要用了诗词,就一定是好文章。前面说过,言要有文,但也要文质彬彬。看这一段:

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花瓣,那么铭记就是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雪梅!

这个文段看上去诗词满眼,气势充沛,但仔细分析会发现,所引诗句经不住推敲,“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花瓣”指的是什么?“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指的又是什么?“忘记”和“铭记”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这些都很模糊。引用诗词,一定要关注到诗词内容和所写文章的贴合。

二、化用诗词类

【高分原作节选一】

历史浪潮淘洗千禧年第一个成人礼的铅华,岁月火苗点燃新世纪第一个十八岁的礼花。诞于华夏,有幸与祖国一同进步;生为炎黄,有荣与民族一同成长。而2035年的你们,在祖国发展崭新起点的你们,又是否准备好见证祖国未来的荣光?

——《吟啸风雨,撸袖徐行》

【写作观察】

这篇文章的题目化用了苏轼的“何妨吟啸且徐行”,并截取了“撸起袖子加油干”里的字词,重新组合,非常巧妙地将古典诗词和现代词汇进行了糅合。文章不仅写出了无畏改革发展路上的艰难险阻、风雨打击,而且写出了放稳心态、努力前行的积极态度。是一个颇具创意的化用方式。

【高分原作节选二】

是谁,踏飞三月的柳絮,将达达的马蹄送入春帏,化为美丽的错误,让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是誰,在霜风凄紧,关河冷落,红衰翠减的残照楼头,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是谁,荡开了西湖的涟漪,将不朽的传奇融入雾霭,却唱江南断肠句,将江南的小雨染成青泪?

没有答案的谜,却是永恒的动人心魄的美丽,朦胧赏月,雾里看花,保留一份隐绰,何尝不是多了一份撩人的风姿?

朦胧是美,心头这样想着。

——《谁唱江南断肠句》

【写作观察】

考生非常巧妙地将郑愁予、柳永的诗词文句进行了抽取、想象,重新组合,形成了一种朦胧伤感的美学意境,并用极具感人力量的画面来阐述“朦胧是一种美”的观点。这种使用,不是直接拿来原句,而是经过了考生的选择、想象、组合,这是比直接引用更进一步的运用,里面包含了一定的创新成分,能唤起阅卷老师更多的想象,刺激他们因评阅太多千人一面的文章而有些麻木混沌的神经。

【高分原作节选三】

我伫立在烟波浩淼的江边,望江楼上,那个终日凝眸、柔肠愁结的思妇,还是易安。多少次,她送夫千里;多少次,欲说还休。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神伤,有谁会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闲愁,有谁体会?载不动的许多愁,有谁分担?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语泪先流?

——《纪念远逝的曼妙红颜》

【写作观察】

这个文段的化用,加入了“我”的成分,文中的易安不单纯是历史中的一个印记、一个符号,而是站在“我”面前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物,“我”看着她的一举一动,感受着她的内心情感的起伏波动,“我”与她在一个世界里、一个屋檐下。这就拉近了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消除了时空隔阂,更能给人以真实感,打动人心。这种写作具有无可替代性,因为每个人心中的历史人物是不同的,这种写作也是极具创新性的。

【技法延展】

1.文题可直引,也可化用。题好一半文,这是不争的事实。古典诗词的巧妙化用,能够激起阅卷老师的文化认同感,更容易获取他们内心的认可。题目中诗词的运用,有直接使用,如“花气袭人知昼暖”“腹有诗书气自华”等,也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改动原句的某些字词,如“唯有语文旧相识”(唯有南风旧相识),“何处消得泼茶香”(赌书消得泼茶香),“说长论短,各领风骚”(各领风骚数百年)等。

2.合理想象,巧妙组合。文中诗词的化用,不要因循守旧,要根据文章内容对原诗词进行合理想象,要具有创新成分,可以对诗词文句进行合理拆分,重组意象,重造意境。最好能体现“我”的感情,写出“这一个”而不是“同一个”。

在运用诗词时,尽量选取格调高远、境界宏大的,这样的文章容易切合时代主旋律,暗合时代发展趋势。但也并非说不能抒发个人情感,不能追求个体自由和幸福。“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也自有一种情怀;“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固是凛然庄严,“淡烟流水画屏幽”也不失优美;“九万里风鹏正举”的确高远自由,“似曾相识燕归来”也自有家常和圆转。每一种写到极致的情感都是美好的,诗词的运用,是为了用简约丰厚的文句表达微妙难言的情感,只要运用巧妙,定会着笔成春,风景无限。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诗句诗词文章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诗词之页
巧用诗句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