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溪
1.下列几项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吏部”掌管全国文武官员的选用、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主管是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
C.“春秋”既可指春季秋季,也可指我国特定的历史时代,还可指儒家经典。
D.“少牢”指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羊和猪当祭品,“太牢”则指祭祀帝王时用牛、羊和猪当祭品。
2.下列几项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為隐藏身份、避人耳目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3.《历代名画记》中说,梁朝有一人擅长画龙,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曾在金陵安乐寺的墙上画了四条龙,却不给龙画上眼睛。旁人不解,问他说:眼睛很难画么?他说:画眼睛很容易。但是,画上眼睛的龙会飞走的。请问,这位画家是谁?( )
A.张僧繇 B.顾恺之
C.吴道子 D.荆浩
4.上题是成语“画龙点睛”的来历。古人相信,书写刻画出的符号都拥有神秘的力量,比如“文字”,比如画出来的眼睛。八卦中的“离”卦代表火,代表光亮,代表天上的太阳。《周易·说卦》上说:“离”卦,就是眼睛。下面哪个选项也和眼睛有关系?( )
A.树木 B.龟
C.玉器 D.鬲
5.中国的筷子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古代,筷子叫箸,但在先秦时代,吃饭一般不用筷子。《礼记·曲礼上》“毋抟饭。”意思是不要用手把饭弄成一团来吃,可见当时是用手送饭入口的。但是在一定情况下则用筷子。《礼记·曲礼上》:“羹之有菜者用梜”,孔疏:“以其菜交横,非梜不可。”梜就是一种筷子。请问,什么时代才普遍用筷子?( )
A.秦 B.汉
C.三国 D.晋
6.下面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 )
A.一字千金 B.一诺千金
C.一饭千金 D.一掷千金
7.匾额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建筑物的性质,下列匾额与建筑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明镜高悬——贡院
B.万世师表——关帝庙
C.中正仁和——养心殿
D.还我河山——武侯祠
8.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塑造了王昭君、李香君、杜丽娘和崔莺莺等经典女性形象,下列作品与上述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哪一组?( )
A.《西厢记》—《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
B.《西厢记》—《桃花扇》—《汉宫秋》—《牡丹亭》
C.《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
D.《汉宫秋》—《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
参考答案:
1.B 吏部掌管全国文官,兵部掌管全国武官。故选B。
2.B “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错误,“微服私访”的还有帝王。
3.A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画家。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绘画理论家、诗人。他知识渊博而有才气,擅长诗赋、书法,尤其精通绘画。工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当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又名道玄,尊称画圣。荆浩是五代时期后梁的画家。字浩然,号洪谷子。
4.B 《周易·说卦》里还说:离为龟。综合《说卦》的意义,“离”根本就是在说:神龟为目。商代人相信龟有着神奇的灵性,有着可以看到未来的眼睛。鬲是古代一种煮饭器具。
5.B 汉代才普遍使用筷子。《汉书·张良传》说:“请借前箸以筹之。”
6.A 一字千金,意为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语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7.C A项“明镜高悬”匾额古时通常是挂在公堂之上,贡院是古代会试的考场,开科取士的地方;B项“万世师表”匾额挂在孔庙大成殿中;D项“还我河山”匾额位于岳飞庙中。
8.C 《汉宫秋》是元代马致远的作品,描写的是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的作品,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来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描写的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作品,书中的男女主角是张君瑞和崔莺莺。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