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寺 纪念性建筑的丰碑

2019-03-20 07:16
旅游 2019年2期
关键词:曼陀罗古建建筑

1普宁寺大乘之阁。

2四合象——大象猴子野兔吉祥鸟同体。

汉藏合一的普宁寺

承德有6路公交车,往返于红石砬与第三医院之间,其中有8站地都是贴着避暑山庄走的,从火神庙到兴隆街,再往北两站,就是普宁寺站。几分钟一趟车,乘之去普宁寺,别提多方便。我去普宁寺没有问路,看站牌子就知道了。在普寧寺站下了车,看到公路两侧长长的、古香古色的仿古建筑,我立即联想到颐和园东门外到西苑的那条长街。仿古的建筑群,大多是商业性的,借真正的古建而生色生辉,给人以厚重深远的文化之感。至少说明一点,古建的文化底气足,地位高,人气儿旺,商家有得借,值得借,且借才是明智的选择。融进去,成为古建文化的一部分,才能吸引来更多游客的脚步,让古建的人气惠顾到自己。它们都是借普宁寺之光的,普宁寺的地位和人气由此可想而知,热点中的热点。

新的仿古建筑把普宁寺包围了,以至让初来乍到的人在街上一时懵懂,不知哪儿才是普宁寺。

3制作精美的大铁缸。

绕到普宁寺前街,发现这条前街好宽好长,旅游商业气氛更浓,还有好大好大的停车场呢。看到寺墙了,也看到冒出墙来的寺庙建筑了,在蓝天下,在树丛中,在山腰上,不管汉式还是藏式,都那么辉煌,那么诱人。入了庙,反倒觉得里面的空间小了,庙被围在红墙里,红墙把仿建剔除,真正的寺庙建筑按秩序呈现:山门、碑亭、左右对称的钟鼓楼,之后是天王殿。进入二进院落,正中是大雄宝殿,左右各有配殿,也是对称的。这是典型汉传佛教寺庙的模式,主体建筑在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分列两侧左右对称。这种模式专业名称叫“伽蓝七堂式”。“伽蓝”,“僧伽蓝”的省称,梵文的音译,也译作“僧伽罗摩”,原意是指僧众共住的园林。七堂,指堂有七座。碑亭不在定制内,其余数数整七座。钟鼓楼是必有的,其余五堂所供神像都是固定的,山门内是护法金刚,俗称哼哈二将;天王殿供奉大肚弥勒,左右两侧是四大天王,背后是韦驮;大雄宝殿内供奉三世佛;东西配殿供奉护法金刚、三大菩萨。汉传佛教殿堂会有增减,但伽蓝七堂是基本的。

过了大雄宝殿,瞻礼之客和游人才发现这里不是普宁寺的收束,而是新的开始。迎面是很高很高的石台,齐整的大长条石垒砌的高台感觉像一座城,石城有向外凸出的红阁,红阁建在高台上,两侧皆有登城磴道,城高阶陡,阶数42级。拾级登顶,才知道上面确实是台,而不是城,但它确有城之称,日坛城,也称道场。坛城的梵文音译是“曼陀罗”,藏式佛教建筑,那是个特别吸引眼球的建筑组群。视野骤然又开阔了,汉藏合一的普宁寺基本显露出整体面容。

曼陀罗,佛教的宇宙世界

站在曼陀罗高台下,不管是什么位置,对高台只有景仰的份儿,它太过崇雄,又质感坚厚,耸天拔地的。42级台阶,象征着千手观音的42只手,托你步入佛国世界。上到顶端,步入高台红墙之内,迎面一座高阁——大乘之阁。高阁左右,白台、红台、喇嘛塔,看得眼花缭乱,这些藏式建筑,如若没去过西藏,也没去过北京颐和园后山的话,只会感觉特别新异。就是去过,视觉上的冲击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它们在汉族地区,实在太寡见了,那独有的建筑风格,每每见到都会引起心灵的震撼。至于建筑布局,则如泼来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它和汉式佛寺建筑布局,没有一点儿相同之处。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大乘之阁是中心,象征佛教宇宙世界的中心——须弥山。阁的左右两侧,有日殿和月殿,代表太阳和月亮。阁的东西南北,各有一台殿,依密宗的地、水、火、风,代表佛教的四大部洲。围绕四大部洲,有八座重层白台,象征八小部洲。大乘之阁的四角,每角一座塔,塔塔颜色不同,有黑、红、绿、白,代表佛的四智。阁四周以台塔分成8个小区,表示八海。还有环围的金刚墙,寓意铁围山(须弥山)。这是我国寺庙中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曼陀罗,是曼陀罗的典范。

瞻礼普宁寺前,如果有普宁寺知识方面的预热,会是另一种走法,有针对性地关注,会一一去对照,去辨识,获得大有收获的快感。我没有事先做功课,很是茫然。登高台抬眼所见的赤色梯形庑殿(三角殿),觉得很新异。若有预热,我会去再找东部黑色的半月形殿,北部假山上的黄色方形台殿,西部白色圆形殿。这是造型各异的四大部洲,南为火(色赤),东为风(色黑),北为地(色黄),西为水(色白)。没有知识上的储备,在现场,不是视而不见,就是失之交臂了。还有,金刚墙究竟指的是何墙?金刚墙通指券脚下的垂直承重墙,又称平水墙,起加固作用,是用混合土做的。还有一说,古建中对凡是看不见的加固墙都称为金刚墙。是不是普宁寺曼陀罗所有的墙都有加固墙而被称为金刚墙,还是专指围墙呢?

普宁寺曼陀罗的建筑不是在一个平面上,台上有台,台上台还有台,参差错落,不同层面的台大小不一,都有台阶通上去,每层台上各有建筑,也各有围墙。大乘之阁后是假山。每一层台,都可俯望下层台上的建筑群,眺望近景远景,视觉里的画面角度和画面构成并不一样,台丰富着视觉空间。下层高台的台面最大,在西南角凭墙下望,望到伽蓝七堂西墙外,一片行成行、列成列的灰瓦硬山屋顶,朱红的三角山墙竟生成一种特有韵律感的建筑图案,也标示着普宁寺前半部的建筑空间比在伽蓝七堂围墙内看到的要广阔得多。一层平台西南角和东南角各有一座四合院,是对称的,东南侧的是妙严室,也叫御座房,是专为乾隆皇帝来普宁寺时休息的地方。西南侧的叫讲经堂,也叫方丈房,是活佛讲经休息之所。在妙严室院里看曼陀罗景,又是一种况味。空间的丰富性、多样性,带来的是奇异多姿的景观变换。

1远望棒槌山。

2乾隆御题匾。

3隔院仰观普宁寺

4曼陀罗一角。

5转经筒。

6讲经堂。

建筑奇现大乘之阁和惊天大佛

普宁寺俗称大佛寺,此名之由来,缘自大乘之阁中的干手观音。

1鼓楼。

2妙言宝院。

3法境庄严。

4大佛阁前。

5巍台高阶。

6仰望大乘之阁。

7大佛殿前的香烛。

大乘之阁也叫三阳楼,雄踞在青石须弥台基上,通高37.4米,面阔7间。高而宽阔,呈现的是雄伟庄严和神圣感,但它的繁华而奇特的结构,又给人以富丽辉煌之感,直观印象非常深刻。它多檐,南面是六层,东西两侧则出檐五层,北面则是四层。这不是单纯的建筑艺术上的追求,不是形而上的审美需要,它们是有文化内涵,是有寓意的。南设六层檐,寓意佛教的“六合”。两侧五层檐,佛教意为“五大”,即地、水、火、风、空。北面四层檐,佛教意为“四曼”,即四种曼陀罗。

抱厦是古建常见的形式,前后左右都可以有的,就是主体建筑连接出的小房子。丁字形交插或十字形交插,前出后出房或廊的,清代以前叫“龟头屋”,两侧的叫耳房,体现了一种建筑的组合、空间切割划分的多样性、丰富性。大乘之阁也有抱厦,抱厦进深浅,前后檐下安装汉式三角六菱花窗,东西两侧三层檐下封以实墙,墙面涂成红色,装饰藏式盲窗。阁是逐层收进的,越往上体量越小一些。在第五层的四角各置一座小方亭,四亭中间再起一层,用大方亭压顶。这种建筑手法专家们说在国内楼阁中仅见此一例,又结实又美观,是建筑史上的杰作。

大乘之阁前的月台四周有石雕云龙栏杆。月台前出三阶,两侧各出一阶,台角雕螭首散水。前出的三阶正中是雕有双龙戏珠丹陛石的御道,御道与东西两侧阶间,各在三盏高高的硕大的香盘上立三颗雕饰着盘龙的香烛,那香烛实在惊人,谒过多少寺庙都没见过这么粗、这么高的香,香体上图案的精美和香的粗硕我是头一次见。以这等香烛来作装饰既觉合情合理又出人意料之外,这是永远也不会被点燃的香,它们就是一种礼仪性的文化符号。而这香在提示着大佛阁内您一定会有不同寻常的际遇。

登阶入阁,感觉就是不同,印象最深的是空间,感觉到了高旷幽邃的深井。说是感觉,是因为出现在眼前的空间再大,也只是局部,一个无法一眼看透看穷的世界,只有局部的细节,那是巨大的莲台,是莲台上露出裙摆的佛足,是吊挂在底层的那部分璎珞。在巨台巨足面前人是渺小的。忍不住再往里迈几步,眼睛随佛足、随衣带佩饰向上仰望,精美流畅的衣带线条似流水一般,佛巍然耸立着,身如高山。于崇高的敬畏感中想看清佛的面容,却不能够,连佛身侧侍立的两尊神像都还没有尽显法身,高不可攀,如在苍茫的穹宇,隔着辽远。呼吸紧促起来,为神像之巨之高惊叹。再移步,三目含慈的法相进入眼帘时,仰着的头颅差不多已快仰成了水平面。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此时的眼界中似只有菩萨的面容,其余均已退出了视野似的。大乘之阁内是通天通地的空间,那是特为菩萨立身留出的空间。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木雕作品,通高23.51米(也有说27米的),腰围15米,重约110吨,所用木材120立方米,有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佛像之称,是木雕艺术的惊世杰作。双手合十的观世音,两侧各有20只手,总计42只手。两侧40手每手一眼,面部三只眼,共43眼。两侧每手每眼,各代表25个因果报应,相乘之得数正好是干,因此才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手千眼代表观世音菩萨法力无边,神通广大,智慧无穷,能普度众生。观世音菩萨巨型木雕用了松、柏、榆、椴、杉五种木材,内部是三层楼阁式构架,中心一根通天大柱,中心柱外有四根大戗柱,十根边柱,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支撑着大佛。这不是内部构架的全部,还有搁板、方柱、横木、占板……工艺复杂,无处不体现着古代雕刻家的智慧和才华。普宁寺因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雕刻艺术而生辉。

普宁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建寺的原因,乾隆皇帝在其撰写的普宁寺碑亭中所立三通碑碑文中讲得很清楚。二十年五月,平定了以达瓦齐为首的准噶尔部的叛乱。十月,避暑山庄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大会,给来朝的绰罗斯、都尔伯特、辉特和硕特四部的首领赐封了汉王、贝勒、贝子和公等爵位。伊犁之乱平息了,为纪念,就把这件事刻在石碑上,传之于干秋万代。乾隆二十年,立了前两通碑,到二十三年又立了后一通碑,立碑的因由是:准噶尔部的阿鲁尔撒纳出尔反尔,又发动叛乱,清军西征,很快平定之。对叛乱,不能单单采用武力,还要用怀柔政策。不敢说今后不再出现叛乱之事了,这才有了《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碑文》。建普宁寺,是对两次平叛获得胜利的纪念,又是乾隆袭先祖之为,行怀柔之策的见证。以黄教为国教所建的兴教化的前汉后藏、汉藏合一的普宁寺,是仿了西藏三摩耶庙的。三摩耶庙,即西藏的桑鸢寺,此寺是唐朝的文成公主赴藏和亲一百年后金城公主又去西藏和亲,娶了金城公主的赞普赤德祖赞仿舅舅家(唐朝)的寺庙修建的,结构和外形,很多地方都是汉式。乾隆皇帝取桑鸢寺仿建普宁寺,别有深意。

TIPS

·普宁寺

景点地址:承德普宁路1号

公交:6路普宁寺站下

开放时间:8:00-17:30

门票:与普佑寺聯票。

淡季60元;旺季80元

猜你喜欢
曼陀罗古建建筑
曼陀罗
《古建》《乡村庭院设计立面图》《仁智之核》《智慧之道》
塔•楼之韵
古建军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能麻醉人的曼陀罗
实话实说曼陀罗
曼陀罗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