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鑫
编者按:“草”是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象征,正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朦胧诗意的承载,正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也是亲情的牵挂,正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江宁中学寸草文学社以“草”的精神孵化学生的生活感悟与诗情画意,用自己的语言构建文学的殿堂。
风散墨花香
时光不散,文学不老,我们相约于此,以墨之名,落笔成章。
——题记
哪个文学不青年,哪个青年不文学?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寸草文学社始建于1999年,曾获南京市“十佳”文学社团荣誉称号,以“尺寸之间,青草繁茂”的精神,滋养着近二十年来的每一位县中学子。每一个寸草人都默默地把文化的芬芳播散到校园,让学子在这方土地上行走的每一步,都能体味到寸草的香气,感受到文字软融融的亲和。我们制作《寸草》,用温润的心意和饱满的精神去绘制每一张纸的纹路,给它着上香气浓郁的墨色,然后把每个县中人的所思所感所想,都细细地写在上面。我们收集一年的春夏秋冬,夹一叶银杏亲吻书页,只为了把最好的寸草,展现在每一位学子面前。
我们也探讨文学的内蕴。每一位成员都有着自己对文学的考量,或认为“文学是旅行,是生活”;或提出文学“在于书中的情怀”;或立足经典,品味昔人“推窗邀月”的情怀,“把酒临风”的洒脱;或立足时代,感受时代发展物换星移的变迁……我们也努力地学习前辈的经验,邀请各路俊杰“坐而论道”;我们更积极地投身文学实践,参与到语文报杯、七彩语文杯等省、市级作文竞赛中,并有所斩获……
我曾无数次领略过纸上风采,为之久久失神,并将此藏于心间。
文学,生活,无限可能
郭凝语
文学,在很多人眼中,是阳春白雪,是用来彰显生活情趣的奢侈品。它乏味晦涩,它离生活很远。还有一些人,他们则认为文学辉煌壮观,包罗万象,仿佛只要读书破万卷,便能做到览尽人间沧桑、世事浮沉。简单地说,在他们看来,文学似乎是一件“高大上”的事物,感受文学似乎也就成了一个奢望。
事实上,文学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你与文学之间的距离或许只是一页书。
翻开你的语文课本,还记得《赤壁赋》中言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又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还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而后苏轼哀吾生羡长江,唯愿挟飞仙抱明月,但水终究未尝往,月也莫消长,变与不变,皆于此间。全文无论是抒情还是议论,始终都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创设出一幅情、景、理交融的画面。这是什么?难道这仅仅是你摇头晃脑地背诵着来应对高考的吗?不,这就是文学。
当然,远不只这些。从三闾大夫行吟泽畔时的“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到去向水一方寻觅伊人所见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从青衫司马俯首低吟“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到易安居士倚着窗儿慨叹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从伏枥老骥高呼“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到龙图文正公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有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留下的车辙,欧·亨利挂在枝头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所有这些,都是文学,触手可及。
可这时候,又会有人说“读教材没意思,还不如去网上看看穿越文来劲儿呢”,更有甚者说“文学?能吃吗?背读诗词千首有什么用?大部分读过的书或文字都會忘掉,那读书的意义何在?”文学无用的观点,似乎成了主流。我在知乎上见过这样一个回答:“小的时候我吃了很多东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记不清是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已经成了我现在的骨和肉。”读书、接触文学,也是如此。它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影响了你的思想、你的言行、你的形象。说得再通俗些,文学的作用在于:当你开心的时候,你可以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不是只会无尽的“哈哈”;当你惆怅的时候,你可以说,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而不是只会说,好心塞啊;当你看到帅哥时,你可以说,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而不是只会悄悄地对着闺蜜耳语,那个男生好帅;当你看到美女时,你可以说,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而不是只能嚷嚷着,那个女生好漂亮啊!
我校寸草文学社曾提出让每一个社员在文学社中都能够成为“读来读去读书人”的目标。同学们,希望文学社的这句期盼能够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目标,让我们一起去读书,去触摸文学。正所谓“静对好书成乐趣,闲看云物会天机”,让读书成为一次新的耕耘与播种,让读书在我们的校园蔚然成风,让书香飘溢在我们校园的角角落落,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把读书当作一生的追求。让尺寸之间,青草芬芳。
书香瀚海
烟笼寒水,夜泊秦淮
曹海蓉
独步秦淮河畔,一觞清酒,一缕晚风,静看水面花灯万盏十里迢迢,聆听画舫羽调商声入耳悠悠。凝神间,千年已逝。
那是秦时。
江东一带极为富庶,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潺潺,鸟兽通灵,实乃千古风水宝地。多年来百姓男耕女织,安居乐业。彼时正值修建长城,世道萧索,民不聊生。然金陵的水依旧日夜奔流,金陵的山依旧亘古长存。
而遥望千里之外,咸阳城中,阿房宫内,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朝歌夜弦美人翩跹,可谓繁奢无比。
一日,有人进言,曰金陵有帝王之气。始皇大怒,玉杯落地,凄然璁珑。一道圣旨,万千铁刃没入金陵富饶山土,破风水,砸山冈,山河崩裂,日月失辉。是夜,缠绵的金陵山脉受伤一般微微喘息,大地剧烈震动,一声长啸从地底传出。似愤怒的龙吟,似绝望的悲号。
世人皆道,金陵的龙脉,断了。
《金陵图》云:昔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秦并天下,望气者言江东有天子气,凿地断连冈,因改金陵为秣陵。
果然红尘三千墨,不过都是纸上功过是非,一字一成酌。
那是魏晋。
兰烬菊香沾襟落袖,幕天席地风流倜傥,他是嵇康。他不过问庙堂之事,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一纸罪状,烙定了他的生死。他再也不能于水穷处抱膝长啸,也不能于云起时抚琴饮酒。他一身傲骨被牢狱的寒气侵袭,却不曾消磨一分一毫。
那一天的他,容颜一如往昔,归来时一袭白衣曳地。
似是很久没有见过阳光,他苍白的面颊浮上了些许温润,干裂的唇角也扬起一丝笑意。此时晨光熹微,尚未到行刑之时。他的声音依旧沉稳有力,他说:
“把我的琴给我。”
席地而坐,飞扬的尘土挡不住他坚毅的容颜;琴蒙微尘,隐隐的苍凉掩不住这世间的绝响!微白的指尖,拂掠琴弦,似九天凤凰的悲鸣,似花落流水的凄婉,似千军万马的厮杀,似淡泊山水的沉吟……九霄一曲,是他对这个黑暗社会最后的控诉!
倏尔,弦断,声央。
“广陵散,自此绝。”
那一天的建邺城飞花漫天,转眼流年偷换,王朝早已覆灭,拂去墓碑上的薄尘,倾世傲骨盛颜难再,都付与断壁残垣。
那是民国。
阴丹士林旗袍上绣着棠棣色桐花,适宜的开衩间隐隐约约显露着白皙肌肤,柔美修长的曲线凹凸有致,行动处袅袅婷婷如姣花照水,唇角轻扬淡淡笑意引得对面之人由衷赞叹。
“宋小姐果然是大家闺秀。”
“过奖。蒋先生也是一表人才。”
言罢,她嘴角的笑更盛,落落大方,像暖阳,像和风,拂过他那颗早已淡泊人情的心。他觉得,这笑容就是乱世中久违的安宁。他突然想到一句略显矫情的话:万里江山如画,不如卿之容华。从此他的日记里每天都有她的名字。
她说她喜欢梧桐树。他大笔一挥,一时间,南京城种满了梧桐。梧桐木叶青翠葳蕤,枝干虽有些许孱弱但依旧挺立,像他们的爱情,生逢乱世却平淡温和。
兵败撤离那天,一场雨浥湿了满城的桐花,纷扬万里,像是在为他们送行。她胸前的丝巾在风中轻轻飘舞,面容平和,心境平和。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夜雨的南京又迷蒙了月色,缱绻了幽思,是否还能逢着一位怒断龙脉的帝王,一位遺世独立的公子,一位温文尔雅的先生。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我就在这里,愿与你共赏金陵百世芳华。
拒绝逐流,成为自己
杨欢
三毛诗云:“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一棵树……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是啊,站成一棵树,保持着与天空平视的姿态,或许孤独,或许寂寥,但却因远远甩开了同行的桎梏,拒绝随波逐流,而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
麦卡勒斯有言:“翅膀长在你身上,但你却因太在意别人对你飞行姿势的评价,所以你飞不起来。”细细思索,此言信然。然则何以至此?我想恐怕是因为别人的评价是判断你能否融入集体的标准。害怕成为异类,害怕与集体格格不入,所以,老老实实地跟在大部队后面,不仅省力,而且安全,更能将自己与“孤独”这令人望而生畏的“洪水猛兽”远远隔开。这可能是现在社会普遍“从众”风气的成因。
然而,如果人人心中都秉持着这样的想法,那么社会只会制造出一批又一批雷同的“你们”“我们”“他们”,而再不见“你”“我”“他”。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丧失了生而为人的独特性也丧失了生命存在的意义,更会给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鲁迅先生所言至今仍具有启示意义,被体制化的恶果在近代中国已被饱尝。
早在1845年,梭罗带着一把借来的斧头走进了瓦尔登湖旁的青葱密林。这不是所谓的消极避世,而是一场生活的反叛。是因为热爱生活,所以,走向生活。而此前,人世间的喧嚣已使他宁静的心蒙尘,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更是让他无所适从。于是他洇浸在纯粹的自然间,夜坐听风,昼眠听雨,悟得天如何老,月如何缺,娟秀清丽的文字在他笔下漾成了诗。从此“康科德城中的一泊湛蓝汪成了温柔的句号”,梭罗成就了瓦尔登湖,也成就了那个绝无仅有的自己。
蒋勋道:“生命中最怕的不是压力和打击,是轻浮,轻浮让生命的存在变得毫无意义。”诚哉斯言!致使轻浮之风蔓延的,恐怕还是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随大流,我们逐渐消殆了激情、理想、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要知道,这些可贵的品质正是支持着我们个体、社会和国家向前迈进的动力。当年李敖那一句“认识的人越多,我越喜欢狗”,说明了他的孤独、他的愤世,以及,他的清醒。
拒绝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要求我们勇敢“成为自己”。而这又重在一个“勇敢”上,这勇敢使生命焕发独一无二的光彩。中华历史从刀耕火种中缓缓走来,在史书上谱写华章的大都是敢于背离时代洪流、敢于固执本心的人,细数历史的烟云,你会发现汉唐的高风,魏晋的风骨,明清的洒脱;你会理解苏轼的大江东去,稼轩的挑灯看剑,清照的梧桐冷雨;你会体悟到唐寅的风流浪荡,李白的放旷不羁,竹林七贤的不落窠臼……合而观之,唯有卓尔不群,方能尽显名士风流。
熊培云于《自由在高处》一书中写道:“做自己远比做任何事都难。那些能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事无成。”所以,勇敢地去成为自己吧,不要轻易地将自己置身于随波逐流的浪潮之中,要努力成就自己的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