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乡村网红的崛起与面临的挑战

2019-03-20 23:21:01周心怡
传播与版权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三农网红村民

周心怡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中国政府推动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养“三农”工作队伍,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人才……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乡村人才发展的极度重视。在新媒体环境下,乡村网红的崛起展现自己的乡村,为乡村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当然,在繁杂的互联网世界里其发展也会面临挑战。作为新闻工作者,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更多关注乡村的发展,了解乡村社区生态,让乡村网红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

一、新媒体视域下乡村网红崛起的原因

(一)以低成本为基础的技术支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人,普及率为57.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人,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和优化升级,乡村互联网条件不断完善,乡村网民规模不断扩大,手机成为村民们的“新农具”,种地、摘水果、做饭、杀猪、放牛羊等内容都是村民们的“果实”。区别于拥有高超的后期技术的视频,他们所呈现出来的都是通过低成本的制作和粗糙的剪辑,镜头里配上随性的乡音和朴实的面容,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丰富多彩的原生态乡村生活。原创特色鲜明的内容配上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效应,迅速圈粉并且燥红,不仅吸引当地人,同时也会唤起农村之外的许多人的好奇与乡愁。

(二)以场景为核心的生产模式

场景这个词在移动时代被着重关注,通过地理位置的推送,或者是在特定场景下的阅读需求,都是一个成功移动互联网文化产品所需要考虑到的因素。乡村网红们所拍摄的视频带有很强的地缘和社交属性,广西巧妇九妹拍摄田间劳作和当地特色美食,四川@李子柒拍摄“诗与远方”的山居生活,桐族女孩袁桂花镜头下的每一颗果实、每一滴雨水以及每一个笑容,朴实又迷人。背倚食材丰富的大山,自带悠然自得的节奏,营造了世外桃源的境地。对于同在乡村的村民,他们通过视频可以产生共鸣,并且提供了致富的新方法,对于在外打工的农村人,是游子们思念家乡的新渠道,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乡愁,同时也给生活在快节奏的大城市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向往世界的窗口。

(三)以“三农”为类别的分发平台

CNNIC的报告显示,74.1%的网民通过使用短视频应用来满足碎片化的娱乐需要。短视频和直播这种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已经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之中。2012年,今日头条开始招募“三农”合伙人加入头条号进行视频创作,为助力“三农”信息普惠,这是“三农”短视频的一个开始。2018年7月,今日头条又推出“金稻穗计划”,加大对“三农”创作者的补贴力度。2018年9月,20位乡村网红被快手副总裁陈思诺邀请来到清华大学,给他们准备了系统性的商业培训,希望他们能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带头人。除此之外,西瓜视频、新浪微博、抖音等各大社交平台也都加入了“三农”短视频的栏目。乡村网红们通过拍摄“古风美食”“风土人情”“家乡特产”“三农经验”等内容,发送到各大社交平台,通过平台签约、家乡特产的买卖等方式获得收入。

(四)以振兴乡村为目标的新式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除了关注乡村网红的流量收益意外,还有流量以外能带来的收益,城市大快节奏与乡村的慢节奏形成对比,即使村民们起初生产内容很粗糙,但正是由于不修边幅的质朴和恬静,使得人们向往乡村的愿望大大增强,旅游业、民宿等新生态的衍生物慢慢出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乡村网红的崛起,一方面,大家为农民点赞呐喊,让农民的付出和贡献获得了相应的尊重和认可,为普通观众了解到农村的新发展、新动向提供了一个窗口;另一方面,针对农民“走出去后不愿回”的问题,“互联网+农业”新业态给年轻人提供了回家乡就业、创业的平台与机会,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乡愁,有效吸引年轻人回流农村,反哺家乡。

二、新媒体视域下乡村网红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商业主义遮蔽人文价值

目前,成为乡村网红,已经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愿望和无声的默契,互联网的接近性使得用户大量涌入,@土味老爹、@土味视频、@土味挖掘机等微博大V,微博内容都包括很多乡村孩子们的猎奇视频,大多数都是未成年,五颜六色的头发,夸张的情节弱化了粉丝的观看意愿,视频内容同质化、低俗化严重,商业主义遮蔽了乡村人文的传播,使得观众对乡村视频产生了很大的误解。

不仅如此,乡村“奢侈化”现象也逐渐出现,比如天价农副产品、高档消费和乡村旅游项目等,村民们只想一味地赚钱,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欺骗消费者,没有考虑长远的利益,乡村的价值被淹没,资源开发被破坏,乡村的吸引力下降,乡村振兴的步伐也会变慢。

(二)数字鸿沟掩盖真实发展

乡村网红的视频传播了一种恬静、完美、舒适的乡村生活,制约了受众对于乡村环境的认知,拟态成为一种“小桥流水”“田园牧歌”的世外桃源,与现实的快节奏生活形成鲜明对比,隐藏了真实农村生活的贫苦和艰辛。

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对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现实问题。欠发达的经济状况和文化教育的落后是隐藏在视频背后的真实情况,造成了乡村的严重两极分化,掩盖了乡村文化的真实发展。所以,中国乡村的人员流动、传统文化的解体、城乡经济的差异,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需要考虑背后更加深层的原因。

(三)人力资源缺乏有效规划

乡村网红们红了之后,会带动家乡的农产品发展,广西@巧妇九妹2019年5月销售荔枝35万斤以上;“我是马小坏”在2019年“618”大战中,4小时内卖完1000斤的无公害甜玉米……虽然带货能力很强,但是也有不少人对乡村网红销售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感到担忧。

同时,一个产业、一个地方的发展和宣传,离不开新媒体平台的建设。然而由于乡村旅游经营者、政府部门等缺乏对网络的了解,人力资源不能有效规划,使得他们的衍生产业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也会对乡村文化的传播造成影响。

三、新媒体视域下乡村传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媒介素养,缩小数字鸿沟

虽然互联网发展得非常迅速,覆盖面也很广,但是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村民们接触互联网的时间还很短,同时,经济差异、文化差异导致村民的媒介素养普遍不是很高,这是限制乡村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不利因素。

政府、教育机构等组织应当积极展开培训,帮助村民们认识新媒体,了解互联网的传播规律与特点,传授在繁杂的互联网信息世界里如何提高自己辨别信息、过滤错误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微博、微信、客户端的使用情况,正确有效地宣传和传播乡村文化。

2019年1月9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网站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媒体也应当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增强自律性,强化平台责任,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做好把关人,传播好乡村文化。

(二)守住内容优势,开拓蓝海市场

“三农”视频的兴起,导致用户下沉,拍摄者重复播出自己的日常生活,粉丝们会产生审美疲劳,这样一来,博主的吸引力下降,粉丝数量也会逐渐减少。因此,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一定要保持内容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IP,微博博主@李子柒的世外桃源古风满足了人们对世外桃源的幻想,@野食小哥的野外风饱含对生活的热爱和仪式感,这样的独特内容,才是让他们保持百万粉丝的秘诀。

除了在内容上下功夫之外,对于乡村文化的线下体验也要重视,开拓乡村价值的蓝海市场。在体验经济下,深度参与已经成为主流。湖南卫视的《亲爱的客栈》节目,揭开了明星光鲜亮丽的外表,远离纷扰的城市生活,通过经营民宿和客栈,带动当地村民传播分享和创造幸福生活。节目中的特色美食、麋鹿妆、树皮画、以鹿为载体的特色手工制作品等,都是这个节目IP的衍生物,方便消费者体验,不仅让观众深入了解了乡村的文化,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第二季结束时候,节目组与阿尔山当地政府进行交接,将美好的生活继续传承下去,做到人走茶不凉,带“红”了最美村支书,也带“红”了产业和家乡。

(三)善用网红经济,组织有效团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员党国英认为,农村“网红”经济的出现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广农村技术、传播农村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为了以后更好地乡村传播,村民们要善用网红经济,组织有效的团队。

村干部可以作为领头羊,成立一个以该村网红为核心的商业集群,广西@巧妇九妹在销售自己产品的时候,从打包到分发到快递都有本地村民的参与,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另外,政府部门可以专门组织工作人员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与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优质的商业类关注乡村文化的新媒体账号开展互推合作,增强乡村文化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三农网红村民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7:46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38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24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10
承包地收割时遭村民哄抢,谁来管?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村民喊我去“摘些咱家的菜”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8
不要上“网红”的当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2
网红滚滚
金色年华(2017年10期)2017-06-21 09: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