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慧
(贵州省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高校图书馆是支撑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而大学生的文明阅读行为则是高校图书馆能否最大限度发挥其职能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们已身处于大数据时代。研究机构Gartner对“大数据”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并指出大数据环境具有数量巨大、类型众多、结构复杂的特点。所以,本文通过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海量信息,完善的监控设施,探讨建立各类系统来约束大学生在高校图书馆的阅读行为,文明阅读。让图书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职能,让大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图书馆文明阅读的传播者。
在各类新闻媒体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不良行为的报道,比如公共场合的偷盗行为;旅游场所破坏设施,乱涂乱画的行为;交通系统中,行人闯红灯以及司机肇事逃逸等行为。这些不良行为在以前可能会存在不被人发现的概率,产生侥幸心理,以致更多的人去以身犯险,传播社会负能量。而在大数据时代,这些行为都可能会被各类监控拍到、曝光,给予实施不文明行为的人以警示作用,甚至能够提供违法犯罪的证据。
大数据时代能够通过各类途径汇聚海量信息,我们每个人的诚信行为、获得奖励和处罚的记录、家庭婚姻状况、财产情况等都能够从这些信息中读取出来。通过这些数据,我们每个人的身份和行为都将变得更加清晰和透明。所以,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个人情况进行全面监管,而对于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另一方面,利用此技术也能够促进文明自觉习惯的养成。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课间学习的公共场所,部分大学生不服从图书馆管理规定,任意一次性借阅多本对自己无用的书籍,占用资源,并在还书过程中,不能将书籍原位放回,影响其他读者的借阅。
部分大学生因其错误的思想认知和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会在图书馆发生不文明的借阅行为。故意与图书管理员发生冲突,偷藏书籍,并以不恰当的方式损毁书籍和书页,影响其他读者在借阅书籍时对信息的收集。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而部分大学生不遵守相关纪律,在图书馆区域大声喧哗,接听电话,甚至成为少数大学生约会的场所,这些不文明的阅读现象极其严重的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破坏了高校图书馆的形象。
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监控系统,建立图书馆无死角监控网络,实时曝光产生不良阅读行为的现象,让学生的阅读行为变得更加清晰、透明。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对当事者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而且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大学生眼前,能够促进大学生文明阅读习惯的养成。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建立文明阅读档案系统,记录每位学生的借阅信息和不良阅读行为信息,并建立相对应的信用评分系统,制定信用评分细则,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用数据来衡量其阅读行为是否文明,并强化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及时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和图书馆管理规定,培养大学生有责任、有担当的高尚品质。
高校图书馆可联合全国高校建立“高校文明阅读联盟”平台,并收集全国高校图书馆内文明阅读行为的素材,定期、定时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宣传,共同营造高校图书馆文明阅读的良好氛围。及时引导当代大学生错误的思想和不文明的阅读行为,并及时改正,减少不良阅读行为的发生。
文明阅读行为既体现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又包含着对他人的关照。不良阅读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而且降低了自身的素质和道德标准。总之,大数据在为高校图书馆文明阅读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对大学生在公共场合的文明行为具有提示作用,对不文明行为具有警示作用,对文明阅读的习惯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图书馆学习氛围,把图书馆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职能真正发挥到极致。而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应该成为高校图书馆文明阅读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