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如何走出困境

2019-03-20 15:50:32李建华
传媒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电视新闻传统

李建华

(江西省高安市广播电视台,江西 高安 330800)

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范围极广,因此新闻传播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一天然优势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不论是手机、电脑,还是户外数字屏等,新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向受众传递着新闻信息,新媒体的出现让新闻传播不再受到时间和地域限制,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地位岌岌可危。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工作人员必须全面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才能制定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一、传统电视新闻传播面临的困境

(一)传播主体不够多元化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受众方面,要比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广泛得多。新媒体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核心,其信息传播主体和受众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并且由于互联网具备互动性,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强化。而在资源、体制和政策方针等因素的限制下,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传播主体较为单一,一般是中央电视台、县级电视台等,并且由于传统媒体不具备互动性,观众只能被动接收信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权、话语权等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已经无法满足高学历、高消费、高收入群体对信息资源的要求,而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自由度、广泛度吸引了年轻一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新媒体。传统电视新闻媒体也关注到了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采访、电话连线等方式加强媒体和观众之间的沟通,希望给观众带来亲切感以吸引观众。部分电视台也积极改革,开设了一些征集民间故事的栏目,观众可以使用手机、相机等将身边的突发事件录制下来,投稿后可能会被电视台采纳,这种节目设置方式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播主体过于单一的问题,但是由于观众投稿仍然需要电视台采纳和编辑才能出现在节目中,主动权仍然不是掌握在观众手里,局限性仍然很明显。

(二)信息覆盖不够广泛

传统电视新闻主要通过有线电视、卫星等方式向观众传播,有的观众调侃说这种方式是“稍纵即逝”的。显然,电视新闻节目每天的播出时间和播出渠道基本是固定的,一旦错过就失去了接收信息资讯的机会。而新媒体显然没有这个问题,特别是手机、平板电脑等,十年前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高达7亿人以上,而同时期的电视用户仅有手机用户的一半左右,信息接收终端差距明显。不论是手机报还是手机新闻客户端,这些新闻传播方式都非常方便,依托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便携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新闻,客户端还可以及时推送突发事件和重要新闻,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新闻时效性的需求。自2009年网络电视开通以来,我国的传统电视新闻媒体一直在奋起直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目前在内容、受众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三)内容和形式难以引起观众兴趣

一直以来,新闻内容和形式单一是导致观众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虽然新兴传播技术得到了应用,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有效改善。新媒体立足于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而传统媒体得以生存则是由于其雄厚的资源积累。而目前不论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还是地方台的地方新闻节目,其内容和形式都缺乏多样性,一般是按照经济政治、文化体育、国内国外的形式进行报道,主持风格长期未更换,播报氛围沉闷枯燥,解说词“大而空”,采访记者自问自答的现象也很常见。这种新闻报道形式固然保持了其稳定性,但是对于观众来说是非常影响观看兴趣的因素。虽然近年来的电视新闻节目逐渐贴近基层,内容更加生活化,但是其报道形式仍然是千篇一律,难以引发观众的观看兴趣。

二、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策略

(一)充分发挥电视新闻有较强权威性的优势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资源来源渠道广泛,而传统电视新闻媒体职业化程度很高,新闻采集非常系统化,并且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的电视新闻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在群众里公信力较大。这种公信力来源于传统新闻媒体经过几十年发展积累的信誉度,而观众对于这种公信力的认识,则体现在新闻资讯的真实性、时效性和重大程度等方面。新媒体以互联网为核心,而互联网具有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对于互联网信息不可能做到全面审核,这也导致了信息过度开放的问题,可以看到现在不少新闻客户端虽然内容丰富,但是信息真实性难以辨别,噱头极大。很多新闻客户端和门户网站的新闻来源仍然是传统媒体,而本身没有专业的新闻队伍,导致新闻良莠不齐,碎片化现象明显,内容不够深入,而这必将成为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和新媒体抗衡的利器。

(二)对电视新闻节目的深度整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增加,对信息的需求更倾向于碎片化和快餐化,在一天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后,可能拿不出半个小时来观看新闻节目,他们更喜欢使用手机去阅读自己喜欢的新闻。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应该将碎片化的内容整合起来,针对性地呈现给观众,让电视新闻节目更有吸引力。专题类新闻节目对于观众深入关注某些话题的新闻非常有利,这种节目是通过多种手段,将相同主题的新闻整合编排起来,提高新闻话题的内涵深度。新媒体虽然具有传播速度快、便捷性强等优点,但是其信息往往是碎片化和无序的,很多信息都缺乏深度和内涵,而新闻电视节目通过打造专题节目,让观众能够了解新闻全貌,提高了信息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新闻的情感也是至关重要的,传统形式的新闻节目氛围沉闷,主持人情感不够丰富,观众亲切感不强。对于传统电视新闻节目来说,增加观众参与度是激发观众兴趣的一大方法,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交互性强的优点,实现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同时利用新媒体向观众宣传新闻节目,拉近观众和新闻节目的距离,增强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

(三)用好直播报道等新式新闻报道方式

新闻时效性一直是观众非常重视的一点,如果能够将新闻报道后期的编辑整理阶段弱化,就能有效提高新闻的时效性,直播报道模式也是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可以和新媒体抗衡的重要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电视台需要不间断直播各种新闻资讯,内容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新媒体虽然可以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优势,但是其新闻资讯丰富度远不及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目前部分电视台已经开始试点这种新兴的新闻节目模式,但是由于人力、物力、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少电视台的直播报道都是在走形式,虽然节目播出未间断,但是一直在重复播放内容,推动直播常态化也是促进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利用新媒体实现媒介融合

新媒体的出现将原本电视新闻节目观众分流了一部分,传统电视媒体发展面临困境。但是如果传统电视媒体抓好机遇,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实现媒介融合,利用互联网、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方式传播信息,实现新闻资讯的全方位、多层次传播,仍然能够提高传统电视媒体的竞争力。媒介融合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概念,顾名思义,媒介融合就是多种媒介的一体化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下,是以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融合为代表的。媒介融合能够扩展新闻传播渠道,改变传统电视媒体信息只能单向传输的缺点,整合多种形态的媒介实现信息的高速、大范围传播。媒介融合还能够提高新闻报道内容的丰富度和层次性,让新闻更加丰满和生动。鼓励公民使用手机、相机等工具和设备,将身边发生的事情拍摄下来发布在网上,而这些素材也能够被电视新闻媒体所利用,弥补新闻记者无法捕捉的一些新闻画面,而这些素材的民间性质将会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可和欢迎。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传播要想增强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和范围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通过媒介整合来提供新闻节目的质量。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电视新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26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新闻传播(2018年8期)2018-12-06 09:03:00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新闻传播(2018年11期)2018-08-29 08:15:30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8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新闻传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5:03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