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视新闻采编如何贴近民众生活

2019-03-20 15:50:32王楷迪秦晓军
传媒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老百姓电视新闻民众

王楷迪 秦晓军

(鄂尔多斯市广播电视台,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在变革的新时代和新媒体的影响下,不同程度地减少了人们对电视新闻的观看量。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他们增加了社会新闻和八卦新闻的关注程度,而忽略了对国家事件的关注。对于这些变化,这就要求电视新闻栏目必须充分认识接近人们生活的电视新闻的重要性,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应及时调整,从民众的角度出发,做一些对民众有帮助的事情,切实解决民众遇到的困难,以最大化地体现电视新闻的价值。

一、采编电视新闻的特征

许多采编电视新闻的员工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都在积极努力做宣传工作,但有些人对媒体的规则认识不够,他们对各种外界信息被动接收,而缺少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导致新闻机构或多或少地重复报道了很多新闻,而对于有些新闻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新闻观点,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到困惑,甚至失去了看新闻的兴趣。对于这种情况,有位美国科学家提出:“不受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不再是信息社会的资源。”相反,会对信息工作者造成反面影响。因此,新闻编辑人员在新闻制作中,应有自己的思想观念融入其中,并能够分析新闻播出的真正含义,筛选出能引起社会关注的对人民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现阶段,人们都是通过手机互联网来了解外界的信息,这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手段。但是传统媒介在新媒介面前也迎来了很大的改革。从电视媒体来看,它已经从以往的被动改变转为主动出击,使得大多数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关注新闻事件,如:可以通过网络电视、视频链接随时观看报道,甚至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可以安排专业人员为大家进行回复。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对新闻收集和撰写时把采访中所获取的信息和自己的观点充分地表达出来,使电视新闻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

二、目前新闻采编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没有全面地了解民众的需求,电视新闻也就此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只有恰当地了解民众需求并且走进群众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贴近民众。做到与群众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当地的文化,让他们对电视新闻产生认同感。因为没有真正地做到了解当地文化,所以民众对新闻节目中的内容不够认同,也降低了新闻的意义。

电视新闻达不到民众认同是因为它的立场不够明确,在采编工作中不贴近群众,主要还是播放一些国家发展方针。由于编辑新闻的工作对老百姓的生活不够了解,没有真正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充分考虑老百姓的需求,在创作新闻稿时,没有真正地涉及有关老百姓的问题,因此也不能有效地解决有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使新闻编辑工作对老百姓的民生关注不够到位。

千篇一律的电视新闻编辑内容,没有亮点。其实在我国,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域风貌,各种特色的百姓生活,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百姓新闻,可以激发群众的观看兴趣。然而在实际的采编过程当中,工作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缺乏多样化,没有重点关注老百姓的民生问题,甚至很多电视记者对新闻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对民生问题的过分强调会使新闻的严肃性降低,这就出现了播放的电视内容,看不到与百姓相关的话题,对人们生计的重视程度极低。

电视新闻行业缺乏高素质的采编人员,对于电视新闻来说,获得观众的信任和认可是电视行业发展的关键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为了使观众能够关注新闻内容,有必要使电视新闻内容的质量不断提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目前,编辑领域较少的专业人才,具有高专业技能的编辑人才寥寥无几,尤其经济不发达地区,这种情况更加恶劣。在编辑电视新闻时,由于低素质的编辑人员,没有创新观念,减少了电视新闻信息多样化内容,降低了新闻质量,不利于电视新闻业的整体发展。

三、编辑电视新闻的创新策略

(一)关注民众生活

在编辑电视新闻时,工作员工与群众沟通时必须融入群众,对他们的爱好和兴趣以及他们的生活需求有必要充分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真正地重视老百姓的生活,才能有机结合民众生活与电视新闻,深入民众生活,强调现实。只有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对民众的新闻需求充分掌握,才能对民众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趣事和有意义的事情有效地进行收集和采编。在编辑电视新闻时,必须要对电视新闻的创新加以重视,要想吸引观众的眼球,就要不断创新来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同时,要尽量减少一些跟老百姓无关的新闻,将更多话题放在老百姓中,侧重于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使节目收视率最大化提高。对一些国家报道和特别会议,采编人员也应该适量地在中间加入一些与老百姓相关的报道并为老百姓讲解和分析国家最近推出的一些政策,让老百姓对国家政策能够全面了解。尤其是对百姓自身利益有影响的政策,这样才有助于老百姓主动关心国家的最新动态,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作用。

(二)站在普通人的立场,关注民生

我们应以老百姓的立场为出发点,在编辑新闻内容时要以民众关注的内容为重点,这样才能接近民生、了解民生。例如,在这个阶段,人们通常会重点关注住房问题、医疗政策、食品安全等。编辑人员应该融入人民群众中为老百姓报道并解读这些问题的相关国家政策。而编辑人员对这些问题内容的采编,将会变为老百姓的发声筒,以此来帮助老百姓进行提问,才能真正将老百姓放在第一位。

(三)提高新闻编辑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差距大,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非常少,对于这种现状,我们必须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对新编辑人员进行招聘时,要严格按照专业要求进行招聘,同时还要请一些专业的人才对其进行不定期培训,以此来提高专业素养,更要树立工作观念,改善传统的采编模式,要不断创新,培养出新一代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对周围社会热点和新闻的关注度。对于这种环境,编辑新闻工作人员就要以老百姓为出发点,采编并充分考虑老百姓关注的社会问题,这样才能使编辑的新闻内容接近民众的生活,推动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老百姓电视新闻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 08:32:56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环球时报(2022-03-21)2022-03-21 19:14:12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当代陕西(2020年13期)2020-08-24 08:21:48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26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8
老百姓的话
黄河之声(2018年3期)2018-04-23 05:12:56
老百姓的福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新闻传播(2015年3期)2015-07-12 12: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