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发展对受众阅读习惯的影响

2019-03-20 15:50:32王玲玲
传媒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习惯受众

王玲玲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81)

一、引言

阅读是人类重要的认识活动,是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播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人们常说“知识改变世界”,而知识绝大部分来自良好的阅读,因此,从某种角度而言,阅读也在改变和创造世界。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信息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多种新媒体以丰富的形式大量呈现在受众面前,受众发现了利用新媒体进行阅读的优势,更愿意使用这种方式阅读,进而阅读的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受众阅读习惯的转型。

二、新媒体的概念

有关新媒体概念的解释,当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视角,所给出的定义、解释方式也不尽相同,目前主要从技术和时间两个方面来对新媒体做出相对客观的界定。

(一)从新媒体技术支撑角度来定义

认为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进而催生出新媒体技术,使媒体发展进入以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重要依托的新媒体时代。任何有关网络技术的工具,都是其展开传播的媒介,如手机、数字电视等。

(二)从对比传统媒体的视角来定义

认为“新”是一个相对概念,“新媒体”与“旧媒体”只是在时间性和历史性的概念上有所区别。比如,相对于过去盛行的报纸,电视属于新媒体,若再将之与网络媒体进行比较,电视则属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为新媒体。此种说法也是笔者所倾向的新媒体概念。

三、新媒体发展对受众阅读习惯的影响分析

借鉴学术界现有的相关研究,并结合笔者个人的分析、梳理,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述新媒体发展给受众阅读习惯所带来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大致可分为三点:第一,良好的阅读体验。在新媒体时代下,受众的阅读对象不再局限于文字,还涉及视频、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为受众带来了全方位的感官体验。与此同时,受众在进行阅读时,还能与其他读者,甚至是作者展开有效互动。另外,如今一部智能手机的常规容量已然达到了64GB,其所能容纳的信息量是庞大的,若换算成视频,时长能够达到600小时,照片则是4万张,汉字更是高达32亿个,其内容量是一本图书、杂志所无法比拟的。借助这样的一台移动设备,受众就能装入自身所喜爱的各种信息,以供阅读,不用如以往那般携带沉重的书籍。第二,阅读内容能够及时更新。依托于数字技术,新媒体能够及时为受众提供大量的信息,这种功能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并且,这些信息是经常更新的,并非长久如此,而传统媒体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更新内容。新媒体给受众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第三,碎片式的阅读,迎合了现代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在此种情况下,许多人很难抽出时间进行传统的线性阅读。而新媒体发展,则突破了受众阅读的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其为受众提供的碎片式阅读方式,使广大受众无论是在坐车还是在等人,都能够阅读一小段有趣的内容,显然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需求。

(二)负面影响

新媒体发展对受众阅读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可分为三点:第一,信息可信度和权威性不足。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公信力仍有待提升,且权威性也明显缺乏。虽然网络资源丰富多彩,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审查与监管,导致信息参差不齐的情况较为严重,其中充斥着一些不良信息(如暴力、淫秽等)。在进行阅读时,受众有可能受到这些信息的欺骗、误导,从而形成不良的阅读习惯,甚至还可能延伸到现实生活之中,特别是一些青少年群体,更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因此,受众在借助新媒体展开阅读时,应有意识地提高信息的筛选与鉴别能力,将一些肤浅、庸俗、垃圾的信息和文化过滤掉,提高新媒体阅读的精神境界。第二,较易养成浮躁的心态。正如上述所提到的,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为受众提供了海量信息,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泛滥的现象。比如,我们正在阅读的时候,突然被更具吸引力的图片、新闻所打断,进而一点点淡化了最初的阅读内容,久而久之,很可能养成走马观花、漫无目的的阅读习惯,更可能养成一种浮躁的心态,难以再专心地进行阅读。尤其是年轻群体,这种现象较为多见。故此,应有意识地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尽量多阅读一些理论书籍、经典原著,使自己能够静下心来。第三,更易出现“浅”阅读。培养读者深入思考的能力,是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新媒体阅读使受众的信息获取变得轻松、快捷,常常不需要受众深入思考。因而,若不注意,就容易养成思维的惰性,即便阅读了某篇文章、某一书籍,但由于缺少内心的感悟,对其中文字与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那么这些信息的价值也是有限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的能力素质与文化修养,对于全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及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能起到较大的裨益。当前新媒体的发展对受众的阅读习惯形成了很大影响,在此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是理性和辩证地看待传统媒体、新媒体,在理解与宽容中做到取长补短,从而获得更为良好的阅读效果。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习惯受众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好习惯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3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