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环境下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019-03-20 15:50:32
传媒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诚信大学生

张 辉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8)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国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与此同时,微媒体应运而生,给高校诚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中国相关的文件明确规定,将诚信规定为中国公民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社会的主要群体,因此,大学生需要具备良好诚信品德的有效途径。基于此,论文对当前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系统探究,对提升高校诚信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媒体概述及高校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微媒体

微媒体是一种网络媒体,主要以微信、微博和微视等APP为传播媒介,可以传播视频、文字、音频和图像等文件,进而有效提高传播的有效性和互动性,提高传播效率。在微媒体环境下,中国高校的诚信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根据微媒体时代的新变化,研究高校诚信教育的教育模式,积极研究微媒体的发展规律,以其为基础进行高校的诚信教育改革,进而提高高校诚信教育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中国高校学生的诚信水平。

(二)高校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诚信即为诚实和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要求。首先,高校诚信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诚信是学生思想道德中的重要品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其次,诚信是中国的传统优秀品质,是中国的宝贵财富,高校进行诚信教育有利于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再次,当前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诚信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高校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推动中国精神文明的建设。最后,高校诚信教育可以改善整个社会的风气,解决中国的诚信危机。

三、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低

诚信教育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培养。然而,通过调查显示,部分高校没有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其不属于高校的教学范畴,应该是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虽然有的高校意识到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但仍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教学很少,进而影响了高校诚信教育的有效开展。另外,家庭对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呈多样化,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诚信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忽略了孩子的诚信教育,有些家长在孩子失信时,没有进行严格的教导,这不利于孩子诚信品质的养成。

(二)高校诚信教育的理念和内容缺乏科学合理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国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但在中国目前的高校教育中,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高校首要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诚信教育不是高校的主要课程内容,因此,高校的诚信教育状况有待改善。另外,各大高校的诚信教育内容单一,高校诚信教育内容涉及面狭窄,只涉及学习、社交和经济诚信等方面,没有涉及家庭和职业等诚信内容。课程内容不合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进而影响高校的诚信教育效果。

(三)诚信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中国高校的诚信管理机制不完善,首先,针对学生的守信与失信现象,没有相应的诚信奖惩机制,使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受到阻碍。其次,缺乏相关的诚信档案,无法有效记录高校学生的诚信状况。此外,部分学生对诚信奖惩机制和诚信档案的认知程度低,进而导致中国高校诚信教育得不到有效开展。最后,社会诚信管理机制也不够完善,没有建立健全的诚信管理档案,使社会上对诚信的重视程度不高,严重影响了中国精神文明的建设。

四、导致高校诚信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是社会的主要成员,正处在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重要时期,当前高校诚信教育出现问题,一部分原因是在社会转型期间,社会中的消极因素对诚信教育产生了影响。首先,社会中的多元化价值观导致高校学生的诚信价值取向发生扭曲。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变得物质化,诚信等道德品质在部分人眼里变得不重要,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交往群体急剧扩大,大大降低了失信的成本,对高校诚信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其次,浮躁的网络风气也使高校诚信教育出现了问题。

(二)家庭教育中诚信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诚信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部分家长没有在孩子的诚信教育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身体状况,忽视了孩子的诚信教育,这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另外,家长没有正确的诚信教育理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根据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有待改进,为了让孩子上更好的大学,而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将诚信教育抛在脑后,最终导致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质没有良好的根基,使高校的诚信教育出现问题。

(三)高校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高校诚信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因此,应从主体上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首先,高校学生的自律性较差,大学生对诚信有一定的了解,认为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实际的为人处世当中,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使高校中经常出现失信情况。其次,缺乏责任感和法制观念,随着中国物质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是缺乏责任感,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导致部分学生在日常的交往中不负责任。最后,中国诚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学生的行为受不到法律的约束。

五、基于微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诚信教育效果的措施

(一)提高对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

加大对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是高校诚信教育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条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不断提高,诚信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因此,各大高校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根据当前的微媒体环境开展诚信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利用官方微博进行诚信教育宣传,在校园网站内插入诚信教育相关的微视频,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普及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等,以此促进高校诚信教育的有效开展。另外,家长要意识到诚信对孩子工作和社交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以身作则,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诚信待人,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孩子出现失信现象时,要加以严厉批评并做出正确示范,进而促进中国诚信水平的提高。

(二)更新诚信教育理念,完善诚信教育内容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将学生个人品质教育放在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学校要革新教学理念,将学生诚信教育加入学生的考核内容,以此提升高校学生的道德水平。其次,要根据高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诚信教育内容,将社会中的诚信实例加入诚信教育的内容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讲解中国诚信实例,应用微媒体技术进行授课,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自豪感,使学生心中产生诚信的理念,养成诚信的品格。最后,及时更新诚信教育的课程内容,提高高校诚信教育的有效性,进而提升中国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健全诚信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大学生的行为,记录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诚信道德状况,为诚信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建立诚信档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诚信档案要具有科学合理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进而起到激励的作用;诚信档案要全面记录学生的诚信信息,包括学生的成绩状况、奖惩状况和诚信状况等内容,为对学生的客观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可以在校园的“三微一端”上征集学生的意见,确保诚信档案建立机制的科学民主性。其次,构建完善的奖惩机制,将学生的诚信状况公布在校园官方微博或微信客户端上,对失信的学生进行严格的处罚,对诚实守信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如优先评选优秀干部、获得奖学金资格等,通过制定相应的诚信奖惩机制,促进高校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六、结语

高校诚信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在微媒体环境下,论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提高对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更新诚信教育理念、完善诚信教育内容以及健全诚信管理机制。通过上述建议的开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诚信教育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诚信大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中国盐业(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4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01 05:24:37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