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华
论高校社科学报与我国学术话语权的建构
胡兴华
(中南大学出版社,湖南长沙,410083)
国家硬实力的提升,为学术话语权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模式的成功,中国问题对于其他国家的借鉴意义,为当下学术自主创新、自主发展提供了学理依据与支撑。自主建构学术话语体系,反对西方学术话语霸权,是学术共同体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社科学报应从四个方面促进学术话语权的建构:一是组织引导学术研究,促进中国学术话语的生长发育;二是关注当下中国的社会实践,促进中国问题的话语提炼与言说;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推展与传播;四是培养学术新人,举荐学术人才。
学术话语权;高校学报;文化软实力;中国问题;价值观
话语权是后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主要是指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20世纪中后期,话语概念经巴赫金、福柯等人的阐释,突破了语言学的界限,在思想理论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话语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被充分挖掘。话语的权力不仅特指法律意义上的权力,同时也是学术、知识乃至文化的一种隐喻。“影响、控制话语运动的最根本的因素是权力。话语和权力是不可分的,真正的权力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1](62)话语理论向人们揭示,话语权是国家意识形态的缩影,文化软实力的体现,知识、学术也可以成为权力的表现形式,因为主流话语往往是政治权力、文化权力的一种“知识型构”。从国际层面看,一个国家表达国家存在感的最有效方式,除了国家的整体实力,就是这个国家的话语权,其中也包括学术话语权。
学术话语是对学术问题的理论阐述与价值论证,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象征,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权利”的学术话语权,主要有创造更新权、意义赋予权、学术自主权等类型;作为“权力”的学术话语权,主要有指引导向权、鉴定评判权、行动支配权等类型[2](28)。建构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掌握学术话语权,是一个文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学术对话与交流,是传播中国文化与中国价值理念的重要途径,中国思想界、学术界要在理论自觉的基础上,自主建构、自主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努力掌握学术话语权,使中国文化、中国学术从世界学术格局边缘走向中心。
当代文明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化、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建立信息高速公路,通讯与传媒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不仅使交流与合作更为便捷,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21世纪,新兴产业和资本不断向全球各个地区扩张,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紧密,网络更加普及,全球范围内实现了文化的零距离传播,开辟了学术传播与文化交流的新时代,使学术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比尔•盖茨认为:“信息高速公路将打破国界,并有可能推动一种世界文化的发展。”[3](326)
世界联系的多样性,国家利益的多元化,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全球化语境下,权力的制高点在于话语权的掌握。现代社会,掌握了话语权,就意味着有了言说与表达的资格,将控制着意识形态与舆论的方向;掌握了学术话语权,即掌握了影响与主导学术发展的能力。当今时代,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及数字技术领先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以代言人的身份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西方话语体系成为世界流行话语,并宣扬所谓的全球共识与普世价值,将之单向度地输入第三世界与发展中国家。信息殖民成为这些国家扩张的新手段,将它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嫁接与推展到世界各地,意图重塑世界文化格局。美国的新闻网覆盖全球各地,仅美国几家主要媒体如和众社、美联社等的信息发布量就相当于其他国家信息发布总量的100倍。能够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也主要是由路透社、法新社等全球四大新闻媒体发布的。另一方面,信息革命与数字技术使一个更加多元的、平等的、开放的、广泛的对话机制得以逐渐形成。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多层次、多面向、多角度、多方位的交流与沟通得以实现。在冲突与碰撞中,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话语权,不能缺少引领时代发展和世界潮流的学术话语权。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国家实力可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主要体现为经济、军事、科技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而软实力则是依靠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等产生的吸引力,软实力的强大可以持续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4](153)。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迅速崛起,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2014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达636 463亿元,首次突破了10万亿美元,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跻身超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我国政治上更加民主化、法治化,科技上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成果……总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为我国学术话语权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将更加深刻地影响全球格局的“再塑造”。
中国的快速崛起,也使西方发达国家担心其国际地位被中国取代,综合国力被中国超越,因而不遗余力地批评、质疑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甚至不择手段地抹黑中国形象。在西方国际话语霸权主导下,中国不断地被否定: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以反垄断名义打压中国的市场经济、指责中国制造的产品低端伪劣……甚至把中国视为专制、独裁国家。中国的国际形象被诋毁、扭曲和丑化,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言论也甚嚣尘上,西方国家企图以此在国际社会打压中国。不管它们出于什么目的,我们都应基于我国的历史与现实,基于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基于国家利益,驳斥它们的误解与偏见,维护我们的国家尊严与国家利益。
“中国道路”的成功带来的不仅是中国的崛起,而且是一种新的思维、新的思路,甚至可能是一种新的范式变化、一种现有的西方理论和话语还无法解释清楚的新模式[5](119)。我们必须积极地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人类文明事务,主动在决定人类命运的重大事务中发声。建构中国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向世界介绍中国人民所选择的道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制度的内涵、特点、优势,推展中国的发展理念、价值追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国际环境。只有以文化竞争力、学术竞争力增强中国的话语权力量,改变西方的话语权优势,才能增强国家软实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根据话语理论,有学者把中国学术话语的历史进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约550年。第二阶段,两汉之际至隋唐时期,约910年。第三阶段,“五四运动”至“文革”时期,约60年。第四阶段,新时期至今,约40年[6](3)。第一阶段是诸子百家的本土文化学术自创时期,精神创造活动非常活跃。汉唐学术在吸收印度佛教等外来文明的基础上大放异彩,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对整个亚洲及部分欧洲地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朝代更迭,“帝王话语”式微,中国近现代社会激烈动荡,晚清西学东渐,西方的现代主义理论在整个 20 世纪对中国学术构成统摄之势。赛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对于近现代西方的学术话语霸权进行了深刻揭示:“东方学这套知识—权力体系中,东方被剥夺了主体地位,是一个被剥夺了话语权的‘他者’。”[7](23)虽然外源式的现代化运动使我们被动地学习、输入西方学术话语,但中国学人对此一直保持了清醒认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解放思想”口号的提出,整个思想学术界都大受鼓舞,出现了学术的理性反思。20世纪后期到 21世纪初,我国学者的自主意识进一步增强,自觉推动了学术规范的创建。2004 年,基于学术规范自觉的成果,中国学术界萌发了自主创新、自主发展的意愿和冲动,开启了学术话语自觉建构的新阶段[8](28-31)。尽管当代中国学术界有部分崇洋心理和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但更多的是反思及理性自觉。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的学术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只有将学术范式建构的视野立足于中国学术,进而观照世界学术的发展,并延展到具有民族意义和国家意义的学术范式创构,才能达到自我学术更新与学术自我发展。
学术期刊与报纸、广播相比,可以对研究对象作较长时间的调查分析,有效增加内容的深度与力度,学理性强;与图书相比,学术期刊出版周期相对快捷、时效性强,但在某一领域又可不断深化与积累。高校社科学报作为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视为学术交流的最佳平台和工具之一。据权威统计:我国现阶段约有6 400种中英文期刊,高校所办大学学报共有1 760多种,约占全国期刊总数的1/4,是我国学术期刊的主体[9]。我国早期的大学学报曾强调:“西士谋刊行月,以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学报者交换知识之渊数也。”“译述欧西有用之书报,传播学术。”[10](87)高校社科学报的宗旨和使命一直都非常明确,即在古今中外学理的基础上,为构建科学的中国现代学术,以推进现代国家的建设而贡献学界的一份力量。作为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公共场域,高校社科学报曾发表了诸多学者的代表性著作,对于现代文明的广泛传播与现代学术体制的建立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梁启超、胡适等学者的很多原创性作品,涉及众多领域,引领了当时的学术潮流,成为所在学科的奠基之作或代表作[10](89)。
高校社科学报在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推动与促进我国学术话语体系的生成发育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我国学术话语权的取得具有重要意义。那么,高校社科学报如何参与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如何推动学术话语权的取得?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作为学术对话与交流的公共平台,高校社科学报不能只是消极被动地发表文章,而应主动担当起学术组织和学术引导的重任。学术是学报的本色,没有学术的学报就没有学术生命;学术质量是第一位的,没有学术质量就没有学报的生命[11](186-188)。除了思想研究者的辛苦创作,学报编辑人可以从几个方面推进学术话语的生长发育。一是熟悉所负责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确立原创性的价值理念与研究旨趣,分辨研究成果的独创性,做到优稿优发、特稿特发,关注原创性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倡导科学研究要有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有一定的深度,有较高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但没有原创性的成果,就没有参与竞争的资格,自然也就谈不上超越。二是围绕重大社会现实问题,通过选题策划,召开学术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群体研究,主动组织提出学术话题,推动某些重要社会问题的理论探讨,形成学术热点,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比如,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讨论、关于民主法治问题的讨论等,都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学术意义。三是关注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关注学科间的交叉发展。这些领域是新的学术生长点,对于未来学科及学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四是坚持系统、完整、严格的审稿制度,如同行匿名评审制,从制度上守卫学术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有利于学术资源的公平分配。没有学术质量,学术话语权只能是奢谈。五是倡导学术诚信,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损害了我国学术界的形象,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学术发展和科研竞争力,对于整个民族的学术雄心都是一种打击,须坚决抵制。
有学者认为,近现代中国学术话语“失语”与边缘化并不在于语境投靠与特色意识淡薄,而是因为中国学术过于偏爱文本而没有置身于现实实践之中[12](82-85)。现实的问题、现实的需求是新的学术生长点最好的催化剂,高校社科学报理应促进学术理论界对当下中国问题的关注。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不仅解决了本国诸多难题,也为全世界树立了榜样,让其他国家人民有信心解决本国问题。关注中国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学术研究与讨论、进行理论表达与阐释,是中国学术界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社科学报应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推动社会科学研究本土化,学术自觉才有方向性和主体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中国所取得的成绩和影响已超越国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问题、构建和谐世界问题、一国两制问题,早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推动这些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问题的研究,应是专业学者和国际学术界的最大期待,是实现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根本所在。
中国要向世界表达自己的意见,要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必须对中国核心价值理念进行推展。学术对话与交流,是传播中国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途径。高校学报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学报作为学术话语的重要传播平台,对传播中国的价值追求、文化观、价值观有重要作用。我国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各个领域的新观念、新经验层出不穷。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话语权建构开始出现。学术理论界也对中国的发展道路、模式、制度不断反思总结,对国家价值理念、价值追求不断提炼升华,不断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2013年,《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继承和创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广泛吸取了世界文明特别是现代文明的优秀成分,对中国重建价值和重建文明秩序有重大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具有世界意义。广泛研究与传播中国核心价值理念,用我们的思想理论自信,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与碰撞,不仅有利于消除西方社会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误解、偏见、敌意,而且有利于建构中国学术话语权,扩大我国的学术影响力。
中国未来的学术的希望,就在年轻人身上。高校社科学报应重视且积极发表青年学者的优秀论文,坚定他们走学术道路的决心;对他们进行学术写作方法的指导,提高中青年作者撰写论文的能力,扶持他们成长;引导青年学人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开放的思想状态来做真学问,培养举荐优秀的学术人才。
学术期刊的水平,反映这个国家的科技与文化综合实力以及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及创新力。我国的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反应在学术成果上,目前,我国年发表学术论文达200余万篇,发文量仅次于美国,总量居世界第二。但我国学术期刊(包括高校社科学报)在国际上的传播能力有限,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品牌,在国际学术前沿缺乏必要的话语阵地。
近年来对学报的质疑与批评声不绝于耳,如学报的同构现象、低水平重复现象、学术腐败问题,等等。由于宏观学术评价体制的原因,我国一流的学术论文大多发表在国外知名期刊或其他专业学术刊物,在高质量稿源的争取上,学报无优势可言;由于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原因,我国高校学报大多散小无力,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报为了赢得更大的国际知名度,也纷纷与国外出版商合作。我国一流学术成果、一流学术期刊的外流现象,应引起整个学术界、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
考察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有些经验值得借鉴,如发达的经济基础、先进的科学技术、实力雄厚的出版集团、优质的出版资源、市场化运作以及完善的法律体系等。针对我国高校学报散、小、弱的劣势,整合现有的高校学报资源,实行集约化发展,成立学术期刊出版集团公司,形成期刊的品种集群、学科集群。通过学术期刊的规模经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产生效益。加快信息传播平台建设,建立国际知名的检索平台如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等,形成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产业系统。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高校学报的整体效应,突出学科优势、行业优势,增强我国的学术话语权,而且有益于学术期刊的发展,培育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国际主流出版商,如爱思唯尔、施普林格等集成学术期刊都在2 500种以上,威利•布莱克威尔在2 000种以上,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拥有自主话语权的经济大国,必须拥有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影响力,拥有一批精品学术期刊,找回应有的学术话语权。
[1]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2] 郑杭生.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社会学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11(2):27-30.
[3] 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26.
[4] 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3.
[5] 张维为.中国模式回应世界挑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2):118-119.
[6] 普慧.论中国学术话语的当代建构——基于历史进程的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10(6):1-8.
[7] 张跣.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8] 邹吉忠.从规范到创新:学术自觉的新动力[J].学术与探索,2009(1):28-31.
[9] 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10] 宋应离.中国大学学报简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87,89.
[11] 刘道玉.质量是学报的生命[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86-188.
[12] 韩璞庚.公共理性视域中的学术期刊与中国学术话语建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82-85.
[13]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08).
2019-04-28;
2019-06-25
胡兴华(1977—),女,湖南常德人,中南大学出版社编辑,主要研究方向:编辑学,联系邮箱:csuhxh@163.com
G237.5
A
1674-893X(2019)04−0139−04
[编辑: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