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特效在电影《流浪地球》中的运用

2019-03-20 15:04
传播与版权 2019年9期
关键词:流浪地球流浪电脑

刘 飞

(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电影作为一种以现代科技为材料基础的艺术形式,它的发展与自然与技术的革新有着紧密的关联。”[1]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迅速,数字媒体走向标准化、成熟化。电影产业加入影视特效后发展迅速,间接创造出全新的以影视特效为主要特征的电影风格和语言样式。随着电影行业的不断发展,影视特效作为一种衍生品也在发展壮大,其地位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众多科幻大片层出不穷,不断震撼着中国观众,但“目前我国科幻电影数量寥寥无几,发展现状可谓惨淡”。[2]《流浪地球》的成功让观众看到了国产科幻影片的复苏,为同类型影片的拍摄提供了诸多借鉴之处。

《流浪地球》涉及的特效镜头是非常庞大的,影片中对外太空宏大场景的构建,太空站的建造;地面场景中宏伟的火山,高耸的雪山,冰封的道路以及漫天的暴风雪;科技元素感十足的行星发动机以及转向发动机;北京杭州地下城房屋内景的搭建,以及各个灾难性场景的描绘,给予了观众强烈的震撼。《流浪地球》最终用到的镜头共2000个,其中的特效镜头场景的制作是难以想象的,其中的困难也是频出。影片开篇中的一个镜头是这样的,从主人公开始,镜头开始后拉,从地面延伸至太空,这样一条长镜头几乎涵盖了电影里所有的道具场景,里面合成模型数量多至千亿个。More VFX视觉效果总监赵浩强说:“推动地球流浪的引擎比珠峰还高,可是它有很多特别细节的东西,资产量很大。这个长镜头里,我们往地上撒的小石头就有100 亿个。”

“科幻电影的发展离不开电影特技的发展”[3],“在诸多对《流浪地球》制作及幕后花絮的报道中,观众、读者感受到的是从导演、制片到各个制作部门‘不计后果’的拼”。[4]影片一经上映,各大媒体争先恐后报道,而引起观众热议的是《流浪地球》中出现的逼真特效,是影片的“硬科幻”元素。在这些评论中,观众仿佛看到了国产科幻影片的崛起。

影视特效发展至今,三维特效、数字绘景、威亚技术等技术都已比较成熟,且在影片尤其是科幻类的影片中得到普遍运用。美国影片制作中的特效技术运用能力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我国的特效技术应该说还在发展和追赶的过程中。《寻龙诀》中的特效曾经令国内观众大为自豪,而《流浪地球》一经上映,即被冠以“硬科幻”的美誉,可见人们对其特效技术的高度认可,也是国人期盼的心声。

一、数字绘景与光效

影视中的数字绘景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电脑绘画。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支持下对场景的刻画,“由数字技术创作的足以以假乱真的虚拟画面,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找到原物或者相类似的对等物的”[5]。导演与制片会考虑到时间与资金,以及一些特殊效果、大场面场景的制作,从而采用了数字绘景的方式。其较之实地搭建场景不仅更加便利也能更加真实。数字绘景的方式,就是在前期设计师先用画笔进行概念设计,再通过电脑合成出来。比如电影中出现的猛兽,猛兽长什么样子?具体要做什么?概念设计师与电脑合成是分工合作的。设计师进行绘画,再交由电脑进行合成。如《流浪地球》中多处运用CG制作,影片对主演进行了数据扫描,拿到数据之后进行大量CG合成,再融入影片之中,达到更加逼真的视觉效果。影片中有一段主要的情节是发生在上海市,不同以往,这是一座冰封的上海城,地球停止运转后,海平面升高,地面温度下降至零下,板块的运动导致上海市被抬高,形成了电影中巍峨震撼的巨大冰墙。其中包含216个特效镜头,制作团队运用数字绘景的方式带给观众非凡的震撼。每一个镜头都包括暴风雪的模拟粒子计算,城市冰封后的坍塌特效。一系列的绘画场景:冰谷、冰墙、冰盖都是制作人员数字绘景而成。精雕细琢的冰墙高至400米,将整个上海城冰封在内,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冰封场面。冰雪环境细节的精雕细琢,冰盖制作中制作人员手动匹配冰墙与冰谷的边缘形状,这些在绘景中不仅要考虑科学的原理,而且还需视觉效果上的美学,这点要通过制作人员的审美判断,才能达到更为精美的视效。这中间有很多特写镜头仅凭扫模型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每一帧具体地刻画,添加更多细节,达到真实的效果。建起一座上海城已是不易,而坍塌的上海城更是带来了新的挑战,每一个冰谷坍塌、冰块破碎、冰墙震动都是制作人员在试验了很多次后的结果,是他们精心打造的地方。

在电影场景中影视特效的光效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光源照明的作用;二是明亮的特效效果。光效在影视特效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灵活运用光效能使影视特效增光添彩提高作品感染力。影片中光效的效果制作有两种途径。一是实景,如通过燃烧产生的火光、烟雾等。二是通过电脑合成画面产生的火光、燃烧、烟雾等的仿真光效效果。在现代电影的制作中,电脑合成光效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在《流浪地球》中更是如此。《流浪地球》的光效制作,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是通过数字绘景和概念设计而制造。影片中光效的画面如行星发动机燃烧喷射的火焰与空间站爆炸的火焰,木星与地球的光晕,通过统计可以看出,其中100多处是通过电脑合成的特效,或是突出主题,或是烘托气氛,也可以直接参与叙事,成为影片中特效的重要表现元素。在一些科幻电影中,镜头中出现的极昼光的光线非常偏向于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光。只要按照正常的光线设计,相对来说,观众就容易简单接受,只要做到真实就可以。更多的设计是在一些新事物发出的光线上,如运载车的车灯,发光的位置在哪,受到条件的限制,能够照射多远,在各种环境下冷光的强度会是什么状态,都需要做很多测试,需要前期和后期紧密结合。

二、三维特效与造型

科幻类影片中的场景大多数由特效技术合成,三维特效技术下的造型运用非常普遍。很多场景中的奇幻效果,瑰丽的场景,空间与时间的变幻,大都交由三维特效来完成。三维特效的成功与否是很多科幻电影成败的因素之一,视效师通常要花上成倍的时间制作。例如,宇宙中的航空母舰入侵地球、外星人与怪兽大肆破坏、汹涌的海水与肆虐的沙尘暴从城市中穿过等。

《流浪地球》影片中的造型包括人物造型、道具造型。人物造型包括人物的化妆造型和服装造型。“《流浪地球》中出现最多的服装是宇航服和外骨骼装甲”[6]。造型主要指影片中的空间站、行星和转向发动机,以及运输车、火石等。造型的手段同样有人工制造和高科技电脑合成两种方式。在《流浪地球》中,造型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影片中50%以上的道具制作都是有难度的。大到空间站、木星、行星发动机,小到一颗碎裂的石子都是经过电脑特效合成的,从而呈现在观众面前,带给观众新奇的视觉效果。如影片中出现的运载车,在冰封的道路上飞驰,让观众过足了瘾,镜头出现的次数也非常多,起到很多关键作用。它作为无形的数字资产相当于电影中演员的角色,在设计上和合成中花了很大的工夫。在这里值得一说的是,运载车的设计并没有赋予它太多的科技感,而是使它更具现代化与功能化,使它更具物理性。像车内屏幕、按键更多是基于物理动作,而不同于好莱坞设计上加入更多AR元素。导演想通过这种设计,使“科幻感”降低,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从视角中更加相信它是一种真实存在的东西。

三、威亚技术与造型

我们经常在动作片或者科幻片中看到人物飞檐走壁,在高楼大厦之间穿梭,各种特技动作使人眼前一亮,这些实际上是通过电脑合成后期制作出来的。具体步骤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在摄影棚中拍一段吊有威亚的画面,背景为绿幕;后期用电脑技术抹去他的威亚,加入新的背景,将这两段场景合成在一起,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擦威亚”。《流浪地球》中在外太空场景的镜头是在一个失重的环境中。现实制造失重的环境费时费力,这时“威亚”的好处显而易见,演员只需吊着威亚,按照剧本来完成既定的动作,最后通过电脑将“威亚”擦去。影片中刘培强在外太空做出的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或向前冲或翻滚跳跃无不得益于“威亚”。

四、音响与合成音效

音效是指与电影情节相对应的声音,除一般性的叙事语言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自然、客观不加修饰的声音;另一方面是主观、非现实性的声音。音效增强影片的感染力,与影片视觉效果相辅相成吸引观众。《流浪地球》中的音效主要有行星发动机的轰鸣声,暴风雪的肆虐声,石头坠落的响声。这些无一不吸引着观众。影片中出现了三个主要故事场景:地面、地下城和外太空。为了做到更加逼真,导演要求声音设计要更加给人以亲近感,既要写实又要把科幻电影中的虚幻感完美地表现出来。影片中实物的声音如行星发动机的引擎声:音效覆盖了从20Hz到20kHz几乎全频段的声音元素采集,尤其是发动机上的喷火口还用到了铜管乐器中的大号,并对号声进行了降调处理,突出喷火时的主音色,再加以电子合成器里的一些低音频,最终一个完美的火焰声制作了出来。而运载车的声音,由于画面中呈现的巨大车体,光是轮胎的直径就在两米以上,现实生活中是录制不到这种声音的。影片制作人员测试了各种不同排量汽车的发动机、内燃机以及在行驶中的声音,再对重型卡车与矿山车的声音素材参考对比,最终观众听到的是写实又震撼的音效。影片中也出现了很多细节元素的声音设计:头盔、枪械等都是在不断地考虑各种场景、各种环境制作出来的不同质感的声音。不仅符合逻辑,而且符合观众的审美。

一部科幻电影的成功需要依靠影视特效的支持。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观众对电影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电影的发展必须多元化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做观众满意的好电影,充分运用电影科技发展带来的创新成果,来努力增强电影的创新性,是中国影片的当务之急。再者与本土元素相结合,制作出更多制作精良、艺术精湛、思想精深的好电影。《流浪地球》影片的成功向观众证明,长期存于国内电影市场的“明星流量”和“IP流量”现象不是电影票房和口碑双赢的唯一秘钥,尤其是像科幻电影这种投资巨大、题材陌生、票房难以预测的电影来说更无法依靠“IP”或者“明星”来取胜,还是要遵循品质制胜才能经受得住市场和大众的考验。“《流浪地球》成功‘走出去’是中国电影工业不断壮大、日趋成熟的必然结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流浪地球》之后,成功‘走出去’的中国电影将会越来越多。”[7]

猜你喜欢
流浪地球流浪电脑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流浪
流浪的歌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流浪猫鲍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