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彬彬
高校基层党建是党基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与关键,各大高校都在新时期下探索如何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优化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党组织活动中,围绕教职工工作开展党建活动,稳步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素养,并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不断地为党建以及党组织发展注入新血液,以达到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客观需求。本文立足于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正确地对党建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并寻找合适的问题解决对策,致力于加强党支部建设、学生党员培养和党建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网络党建工作,从而增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保证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且政治建设以及组织建设符合实际需求。
(一)缺乏完善的学生党员培育程序。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学生处于被动发展状况,因为学生不明确以及不主动地了解党员发展和学习历程,学校本身也缺乏完善的党员民主程序,预备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很难参与到党建工作中,但他们缺失今后党建工作的主力军,由于党建工作的不足,民主程序的匮乏导致党员发展中没有切实践行群众路径,党支部在党员培育中缺乏完善的人才培育计划,对党员发展以及考核缺乏长远性认识,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职工党员工作,建立起完善的党员发展、管理以及考核措施,保证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针对党员培养严重缺乏完善的监管和发展程序,为长久保持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和入党实际学习动力,需要进一步优化党支部建设和党员培育工作。
(二)党员干预先进性不足。先进性的含义中包含了很多内容,既有对党员素养和党知识理论和自主学习的要求,也对实践能力和行动能力作出了要求,按照我国教育发展和党建工作需求,党员要时刻提升自我修养和政治觉悟,进入党组织后更要明确自身的定位,虚心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现代化政治理论,为群众树立榜样示范作用。但是有不少教职工在实际工作中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以科研任务繁重和教学压力大等为借口,不仅不学习新的政治理论知识,且在党建工作中缺乏了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具有较强的觉悟和实践能力,工作上散漫且纪律意识薄弱,无法为周边人员起到较强的引领作用。
(三)互联网削弱了党建工作影响。在新时期中网络文化以及网络舆论等对学生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影响较大,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从教材式走向了网络化,教职工的教学思想和观念等都与传统旧时代不同,信息化时代下党员工作要积极从网络以及新媒体入手,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否则会影响党建工作的实效性。由于教育是在党建工作者的控制下完成,教育走向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同时,党建工作也必须要走向现代化和技术化,网络对党建工作具有双重性影响,互联网要在党建工作中发挥自身的积极影响,党建工作者要在网络平台上构建党建中心,党建工作从以往的线下转移到线上联系线下,突出党建工作在高校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才能有效保证基层党建工作符合实际工作要求。
(一)健全高校党建工作机制。由于党建研究工作核心化处理决定着党建工作的高度,为切实有效提升党建的工作质量,需要将党建工作摆在核心地位,积极引进现代化工作理念和管理模式,重新制定党建工作制度及党建服务对象,以问题为导向确定相应的工作对策,才能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从宏观角度促使辅导员工作队伍更加注重学生管理工作,基层党建的各项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基层党组织完善中,要从高校党支部开始逐步细化到各个院系中,建立符合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党组织工作框架,并将党建工作深入到各个院系,从上至下完善党建工作体系保证党建活动能够通知到每个教职工,进而引导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到党建活动以及学校活动中,拓展党员发展途径,并且提升党员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地提升教职工的思想高度以及政治觉悟,顺利展开各项党建活动。
(二)建立更加优秀的党建工作队伍。以往党建工作队伍的实践能力以及预见性不足,党建工作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没有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党建活动,以致于教职工在学习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中都处于被动状态,为提高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有效组建一支专业的党建工作队伍,围绕党建工作选取党性修养突出、政治觉悟高以及行动能力强的队伍,让教职工和学生在党建工作具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例如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能够有效保证学生党性自我提升。为此,要在教职工和学生党员中选取一批优秀的人物,组建成专业的党建工作队伍,专门负责基层党建工作,塑造活跃的党建工作氛围,利用好互联网以及学校学风建设、社团活动等,将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以及人文教育等纳入到党建工作规划中,且还要将党建教育作为重点考核对象,来提高学生党建工作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完善的党建工作体系。此外,在党建活动中需要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因此人员选取中还要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便于开展网络党建工作,利用好网络不断地提升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保证党建队伍能够满足各项党建工作要求,从而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地完善。
(三)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建设。党员发展中需要依据教职工实际情况,有效针对教职工实际生活现状,采取教职工喜爱的表现形式,在各个院系中设置教职工以及大学生党支部活动中心,以活动中心开展各项党建活动,且资历深的党员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以团队活动形式加深党员教育,通过前辈带后辈、后背带学生的趋势,将党支部建立在各个社团与公寓中,以学习为主加强新进党员对党以及制度的认识。此外,还要依据党员教育的重要性和党员发展细则,培养教职工以及学生党支部班子,依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征求各支部委员与党小组的意见,选拔政治素质高,学习成绩突出以及工作能力强的教职工党员统领整个党建活动,以领导班子为核心形成党建合理,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提升。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为优化高校基层学院教育环境,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并且保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力,保证在学院建设中的党建工作占据主导地位,能够引领学生参与党组织活动以及党性修养自我提升中,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达到高校基层党组织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