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思家 吉林省互联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将外国文化带入中国,将中国文化洒向世界,在这一过程中,留学生的作用不可磨灭。如何针对在中留学生拓宽外宣渠道,逐渐成为目前比较具有建设性的话题。可惜的是,这一研究领域学者较少,大多是针对国外整个国家或区域为客体进行分析研究,与之相比,本文就显得比较具有针对性。通过对吉林省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这就是吉林”的具体分析,着重阐述在吉留学生的特质,进而放大到如何利用新媒体渠道来提升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印象。
如今,新媒体蓬勃发展,目前以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等为主,通过互联网,各种不同种类的新媒体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传播平台。面对这种发展起来才不过几年的新兴事物,如果中国外宣部门能够抓住机会,那么势必将成为拓展中国外宣渠道的重要途径之一。
吉林省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这就是吉林”自建立以来,定位准确——“针对外国留学生宣传吉林文化”,目前微信公众号订阅粉丝大部分是来吉学习的留学生,当然,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根据“这就是吉林”目前发展状况,关于对在中留学生外宣策略笔者有几点建议:
由于中外文化根植、传播理念不同,即便是在互联网如此普及应用的当下,针对全地区开设外语频道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也不过五六家,由此可知,中国的外宣之路任重而道远。
“这就是吉林”微信公众号从建立以来,不断推出了《小吉教中文》《外国友人在吉林》《中华成语故事》等系列微视频,以外国人的视角、针对受众的阅读需求,用易于理解的方式,融合了视频、图表、H5 等多项元素,向外国留学生普及了吉林省相关文化,在留学生中反响热烈,极大地提高了粉丝的黏性与互动性。
根据数据显示,关于“美食”的稿件浏览量最高,留学生普遍对锅包肉、饺子等具有中华特色的美食印象较为深刻。其次则是“美景”和“日常用语”系列视频,长白山、净月潭、松花湖……这些吉林省内妇孺皆知的景点对留学生而言也拥有着无限的魔力。而诸如“你好、谢谢、再见”等日常交际用语的学习视频也成为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另一种渠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外宣部门一些启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如何利用多种新媒体方式来激发外国人对中国的最佳印象成了重中之重。
“这就是吉林”微信公众号与吉林省内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包括举办2018“吉林答人”吉林省高校外国留学生有奖答题线下活动,组织长春工业大学外国留学生去吉林建筑大学体验书法文化,参加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节游园会、采访长春大学国际美食文化节等等,极大程度上帮助了外国友人更好地了解吉林文化。通过浏览量数据明显可以看到,活动类稿件居高不下,远远超过日常的其他推送稿件。
除了教育厅,还与文化和旅游厅、贸促会等都有业务上的日常交往。长影世纪城灯会、民博会、农博会期间,通过关注、转发、点赞等活动,开展免费送票的福利活动,既增加了平台的影响力,又达到了在国外的宣传效果,可谓合作双赢。
实际上,对留学生而言,能够在文字中看见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既具有参与感又饱含着满满的回忆,可谓是作客他乡“最好的礼物”。但是,高阅读量与转发量绝不是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是通过活动为契机,将数量化为影响力,扩大平台在整个留学生圈子中的知名度。
对于刚到吉林的留学生而言,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由文化的障碍所带来的问题。“这就是吉林”微信公众号特开设汉语、俄语、英语投稿平台,“来吉林后曾遇到了哪些问题?你对吉林有着怎样的印象……”投稿一旦被选用,还会给予一定的奖品作为奖励。
至今为止,“这就是吉林”微信公众号已发布留学生稿件二十余条。除了投稿,编辑也会随时注重与在吉留学生的沟通,其中一篇编辑原创稿件—《来吉林留学还上了报纸 快来围观这位小美妞》曾经一度在长春工业大学留学生院引起轰动,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作为吉林省新闻办公室的官方微信,“这就是吉林”微信公众号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大平台增加宣传力度。
在国外举办“吉林省文化旅游周”期间,通过展板、X 展架等传统宣传方式,向外国友人介绍了“这就是吉林”微信公众号,增加了他们对吉林省的了解,扩大了平台的宣传力度;第十二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吉林长春举办,“这就是吉林”微信开设国内外媒体参会微信端的唯一报名渠道;在东北亚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民博会等重大活动节点主动出击,带领外国友人去现场探营……这些方式都极大地提高了粉丝的增长数量,真正发挥出了吉林省外宣官方平台的优势。
另一方面,在VK(类似于国外的Face book)开设“这就是吉林”账号,全俄语推送吉林省相关新闻,同时,注重与网友的互动与交流,“到长白山怎么去”“长春哪些景点好玩”……VK 的后台诸如此类的问题数不胜数,由此可见,吉林省外宣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了“开放怀抱等你”的效果。
除此之外,在与各高校展开合作关系期间,将参与活动的留学生统一拉到微信群中,吃到了美食、逛到了好看的景点、玩到了好玩的户外项目……编辑都会积极地将信息反馈到这个微信群中,“让世界了解吉林”,切身让留学生感受到了吉林省的景色之美与吉林人的热情好客,较好地塑造了吉林的对外形象。
至此,吉林省综合性宣传平台已打造完成,外宣工作未来可期。
在对外传播中,语言互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翻译得好坏,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传达准确、传达到位。传统的外宣过程中,总是将中国人的文化思维方式僵硬地传达给外国受众,使其接受困难,难以理解。
“这就是吉林”微信公众号特聘用了精通汉语的俄罗斯员工来任翻译一职,再辅以中国人进行审校。中俄两国文化相差甚远,这样的“本土化”的组合尤其有利于加大外宣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增加了俄罗斯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确保翻译稿件万无一失。但是目前仍存在着工作量紧张,人手不够的问题,在这样的趋势下,高端人才的培养就成为了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