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传统、设计创新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研究
——关于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思考

2019-03-20 14:12
传媒论坛 2019年20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课题

员 勃

(武汉轻工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外来文化的涌入,教学建设在一定的时间内以西方高校建设的标准为参照,尤其是在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课程成果表达上,在表象体现上较为西化,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化表达。[1]当前,面对社会转型及国内外教育发展,对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在教学内容、资源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都有了巨大变化,如何围绕“互联网+教育”和文化自信创新创业的发展,培养具有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成为设计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现存的问题

毕业设计是大学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是四年所学课程成果的一次集中体现,学生从选题、调研、资料分析与提取,再到后期的设计呈现,历时近半年的时间。以视觉传达毕业设计为例,视觉传达设计可以应用信息数字化以及多种图像语言进行内容和文化方面的传达,其展现形式可以是静态化、动态化、三维立体化,包括交互体验化的。

在多年的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笔者发现实践教学中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①传统文化涉及较少,文化特色凸显不足。受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学生对西方的审美体系以及文化价值极为推崇,有关传统文化的课题选择较少,且文化类选题的深入表现力单薄。造成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研究方法上,虽然在大二、大三的课程中安排了民间手工艺课程、丝网印刷课程,以及设计考察采风,但由于课时周期不长,学生对于某一类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在于缺少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觉得传统文化、传统元素都已过时,不适合现代的设计表现。②与市场需求衔接较弱,文化类毕业设计选题及成果难以得到转化。学生的系统设计思维不足,习惯从设计局部入手,关注课题的表现形式大于课题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视觉传达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一)对标性选题

在选题方向上可按照三个方向进行对标考虑:一是可以依据本学科与传统文化优势,结合文化特色进行研究性毕业设计课题的设定;二是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引入传统文化要素到实际设计项目或进行可实现文化成果转化、输出落地性的设计课题;三是对应国内外行业优秀设计竞赛,利用传统文化优势进行创新性设计。

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设计资源可供学生吸收利用,在选题时依据学生特点和能力对应选题的三个大方向进行具体课题的确定。例如,擅长手工制作的同学,可以选择有关传统手工陶艺、木艺、雕刻等内容,结合现代器具设计、家具陈列的市场项目进行创新;喜欢现代插画的同学,可以用不同的插画风格表达传统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地域建筑文化,并结合品牌设计、包装设计、界面交互设计让这些文化传播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优秀的作品还可以参投不同省份和国家级的设计比赛;对汉字文化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传统方言进行现代的字体设计。

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文化选题都可以作为毕业设计的切入点。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对比赛、品牌、企业开展对相关文化的调研、分类研究、转译,并结合新的软件技术制作,形成多样化的视觉传达。这个过程可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和文化认同感。

(二)确定设计路径

路径是实验教学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到底以哪个方向去进行命题设计。对于同一个选题与研究对象,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想法和设计表达形式,最终达到的效果和目的也不尽相同。设计的目的和结果都是为人服务,路径的确定在本着拓展研究对象和学术视野的同时,还需要适应真实市场要求与规范。

在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文化类选题应以“文化+科技”的路径,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一手伸向中国的民族传统,一手伸向国外一切优秀设计遗产,立足于现代生活,面向群众,面向当代,面向未来。从功能性、文化性、审美性三个方面去确定文化设计的角度、规划设计选题路线。在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应避免学生局限在传统文化的形式中,对文化只是照搬照抄不加转化,同时不考虑当下消费者或赛事的核心要求。加强对设计的目标人群、尺寸、材料、应用范围等方面的考量,在与学生一对一交流互动中不断提出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有方向性地进行思考。

(三)建立系统化思维方法

传统文化的创新课题,在实践操作中比一般的平面创新和数字化艺术更困难,因为它的创新是有约束的。对于文化中的精髓和背景以及约束条件需要有深入了解,在一定的约束下进行创新设计实践。

在设计之初应避免学生胡子眉毛一把抓地开始毕业设计工作,应先从传统造物的设计学思维切入,对已有的理论文献查阅开始,对目标选题中的文化特色有一个较为大体的了解后归纳出其文化构建的方法,根据细分进行工具、工艺、图案、表达方式等有目的地进行调研,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课题概念。这个阶段是后期设计能否达标的重要基础,通常学生会忽视这个阅读、调研的过程,直接进行图形表达,这样的设计无异于空中楼阁,根基不稳。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安排学生走出校园,能够到课题涉及的文化发源地进行实地调研,走访民间艺人和这个领域的研究学者,收集第一手的信息资料。例如,在15级视觉传达专业的毕业生中有学生选择了土家族土锦非遗文化为研究课题,在这个阶段必须先阅读有关这一艺术文化介绍的书籍不少于3本,并通过网络邮件、电话的方式与这个领域的重要研究学者进行联系,而后深入湖北恩施土家族西兰卡普艺术文化研究基地去实地调研,与当地非遗传承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通过亲身走访和记录,可以更鲜活地了解该艺术文化的精髓。

设计的中期应具有时尚视野,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文化再造与识别。这一流程需要兼具东方设计思维与世界设计视野,学生通过从传统文化要素中筛选的设计素材,与实际选题在功能上、审美上产生联系的信息进行转译,鼓励学生从技法、工具、材料、媒介等多方面进行视觉呈现。这个过程不是单一线性的,而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梳理纠正的过程。例如,选择地域文化与食品品牌设计结合的课题,在这个阶段除了表达地域的建筑、人文风貌、方言等文化外,还要考虑这些元素如何与品牌价值、品牌标识进行结合,以及消费者对于食品包装的材料、尺寸、安全、审美等方面的要求。

最后一个阶段,将同一选题的不同形式进行视觉统一,形成品牌构建。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容易分散看问题,整体观念不足,文化品牌的一致性与有效传播考虑较少。毕业设计与平时课程的结课作业不同,需要进入展厅进行针对校内校外的展出,因此所有作品都会涉及最终的输出打印和展示环节。在落地输出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控制好尺度与传媒方式,包括作品展示空间与实物之间的关系。

(四)线上展示与评估

毕业设计的最终成果除了在校内的集中展示外,还要求学生将作品投放到各大设计交流网站和学校微信公众号上。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很好的设计交流、展示以及作品检验的平台,在这个共享平台上展示毕业设计成果一是起到推荐自己的作用。优秀的毕业作品会吸引众多设计师、设计爱好者、设计公司的关注。学生可以通过第三方网络评价了解自己作品在市场上的实际水准,有的同学通过作品得到了设计公司的邀约和设计圈的关注,还有的设计作品被企业直接购买。二是起到推荐学校与专业的作用。本校和其他院校的老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线看到每届视觉传达专业毕业生的优秀作品。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创造内容”,在交流的设计网站与校园平台中“学生创造内容”。[2]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东方哲学与设计思维方法,这些方法的传承与再造可以为本科设计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提供全新的视角。通过视觉传达毕业设计一个较长时间的深入而系统的设计过程,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形成东方设计学理论思维体系,在现代新媒介的设计呈现与传播下形成具有传统文化审美的设计作品。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选题课题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