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聚落用地生产功能演变的微尺度分析

2019-03-20 13:46□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3期
关键词:阴沟生计用地

□张 列

乡村聚落用地是指农户用于所建住房以及与居住生活有关的设施用地,包括农民居住区内的住房用地以及晒坝、庭院、绿地、围墙、道路等用地,是复杂的土地利用综合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下,乡村人口和土地两大乡村发展核心要素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这一时期,转型成为当代中国时代背景的典型标签与高度浓缩,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伴随着乡村经济与土地利用转型发展,工作、商贸、交往、旅游、娱乐等相结合的多样化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出现,乡村聚落用地逐渐由纯粹的居住单元转变为具备居住、生产、服务等多种功能的复合单元,其用地功能出现多样化、非农化及分化的显著特征。但当前对乡村聚落用地生产功能微尺度分析的研究极为匮乏。因此,本文选取四川省泸县龙阴沟村为典型案例,通过对乡村聚落内部用地变化及农户生计变迁的深入分析,进而剖析乡村聚落用地生产功能演变过程,以期为指导乡村聚落用地优化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一、数据采集与处理

(一)研究区概况。龙阴沟村(105°08′30″E-105°45′30″E、28°44′40″N-29°20′00″N)位于四川省泸县得胜镇东北部。该村幅员面积7.52km2,龙阴沟村为丘陵地形,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村辖4个村民小组,2018年龙阴沟村有263户农户,共1,206人,其中常驻人口有852人,人均纯收入8,753元。整村农村居民点用地呈“组团式”式分布格局。

(二)数据来源与整理。本文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获取数据。具体调研步骤如下:第一,初步设计与完善问卷。设计包括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农户生计状况、农村居民点现状3个大项与自然资产、物质资产、人力资产、金融资产、社会资产、生计方式、住宅结构、住宅建筑形态、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和面积等50余个小项的调研问卷。第二,实地调查。找村干部或熟悉村情的农户进行访问,获取乡村聚落内部用地现状与变化特征等整体情况,对乡村聚落内部地块分布构建草图。第三,对农户进行访谈,核实其生计方式、住宅用地结构及住宅建筑材料等信息进行整理。本研究将生产功能分为农业生产功能和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用地功能可由圈舍养殖用地、农用仓储用地表征,非农生产功能可由商业服务经营性用地、工矿仓储用地表征。为分析乡村聚落用地生产功能演变过程和规律,需对不同功能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分别研究。本研究以基于全国经济发展大背景,结合龙阴沟村获取的实际情况,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乡村聚落用地功能研究起点;将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发展机遇研究点;将2005年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村经济加速分化时期研究时点。依据上述3个时点将研究期划分为3个时段。

二、乡村聚落用地生产功能的演变

(一)1949~1978年乡村聚落用地生产功能的演变。1949建国以来,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主导时期,国家垄断农产品供销市场,土地等生产资料为集体所有,加之人民公社化的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户积极性,城乡二元农户籍制又严重阻隔了劳动力等要素在城乡间与区域间的流动,导致该时期农村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该阶段龙阴沟村农户在生计方式方面,受到“割资本主义尾巴”受到严格制约,农户家庭被禁锢在集体土地上,非农经营受到限制,农户完全以农业生产为生计来源。在乡村聚落用地模式方面,因生产队生产效率低下,农户所得粮食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生存需要,为维持生计农户多利用宅基地周围空地种植蔬菜,也有部分农户在住宅内养猪、鸡等禽畜。因此,乡村聚落用地基本是由庭院、厨房、厕所、圈舍、卧室、储物室组成。其中庭院主要是用于晾晒谷物和其他农作物,储物室里大面积地方是堆积柴块和置放日常用品,住宅内除用于居住的房间,大部分地方主要是为农户的农业生产服务,非农生产用地相对缺乏,仅有零星分布的社队企业用地,此阶段乡村聚落用地功能以农业生产功能为主导。

(二)1978~2005年乡村聚落用地生产功能的演变。1978年以农村改革为起点的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人民公社制度,农户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且多种经营在政策上被允许。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龙阴沟村农户生计活动逐渐多样化,从事种植养殖的劳动力迅速下降,大量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或第三产业。该时期农户在生计方式上表现为种植、养殖、外出务工与个体非农经营相结合,其中外出务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外出务工逐渐成为农户重要的生计来源。农业生产功能表现为农户扩大禽畜养殖,包括修缮与扩大圈舍养殖用地、将庭院硬化从事粮食晾晒或储存等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农业生产活动。由于非农生计活动的发展使乡村聚落用地有了农业生产以外的产业支撑,乡村聚落用地中的商业服务经营性用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少量小卖部或小型超市的出现,这使得乡村聚落用地的非农生产功能在该阶段得到一定发展。但该时期农村聚落用地仍是以庭院经济为主导,乡村聚落生产用地功能表现为农业生产功能和非农生产功能并存,但仍以农业生产功能为主。

(三)2005年至今乡村聚落用地生产功能的演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乡村聚落用地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也逐步加深。同时,农业生产效率提高释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除了耕种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由于外出务工直接收益高于禽畜养殖以及农作物种植,收益期限也更短更灵活,农户逐步放弃庭院养殖。宅基地内部的圈舍养殖用地被逐渐舍弃或改为储物间,用来存放粮食和农机具,大部分新建乡村聚落用地直接放弃修建圈舍养殖场所,一部分农户农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减少,部分土地开始荒废,到2018年龙阴沟村农田荒废率超过了15%,种植地荒废率更是高达30%,并且种植地的作物从以往的玉米、麦子变成了经济收益更高的油菜、蔬菜。一些经济与基础设施条件好的村社开始出现集约化的非农生产,乡村聚落内非农生产功能继续加强。到2013年,非农劳动力超过劳动力总量的50%。非农生计成为农户增收的最重要来源,外出务工与非农经营成为主流。此阶段,农业生产功能用地部分被遗弃,部分被非农生产功能取代,乡村聚落生产用地功能表现为非农生产功能持续增强,农业生产功能下降。

三、结语

农业生产功能长期是乡村聚落用地生产功能的主导,但非农生产功能呈持续增强的趋势,并将超越农业生产功能在总生产功能中的比重。1949~1978年,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农业生产功能占乡村聚落用地生产功能的绝对主导,非农生产功能接近于无;1978~2005年,受改革开放影响,乡村聚落用地的非农生产功能开始持续增强,这个阶段的农业生产功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呈现非农生产功能和农业生产功能并存的状态;2005年至今,受城市化的影响越来越重,在这一阶段乡村聚落用地的非农生产功能已开始超越农业生产功能,且随着时间更替,农业生产功能将呈递减趋势。

猜你喜欢
阴沟生计用地
BY THE SEA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湿地与未来——可持续生计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选择
广东省中医院阴沟肠杆菌qnrA基因的检测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阴沟肠杆菌的产酶性及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