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未成年人网络阅读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3-20 11:28:14赵爱维中宣部机关服务中心信息中心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有害信息监管

赵爱维 中宣部机关服务中心(信息中心)

在网络阅读平台迅猛发展的今天,不仅成年人的阅读环境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未成年人的阅读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保持增长,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超过七成家庭有陪孩子读书的习惯。虽然纸质书仍然受到家长们的喜爱,但网络阅读已成为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的主战场,所面临的问题也亟待重视和预防。

一、未成年人网络阅读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阅读产品缺少“把关人”环节

正规的儿童传统出版物,都是经过作者精心撰写,编辑专业制作后上架销售的,作为购买者的家长甚至孩子们只要凭借喜好挑选购买即可。而如今网络出版物对于未成年人而言,缺乏至少三重“把关人”环节,包括内容制作方、平台审核方,以及监护人,其出版背景并不能保证其出版团队的专业性及自律性。家长更愿意将手机或平板电脑丢给孩子,让孩子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随意点击随意获取。

以一个移动有声app(手机应用软件)举例,音频的提供者有专业的官方机构,但同时也有个人爱好者甚至同龄儿童自己录制的音频,对于音频的内容是否健康,阅读是否清晰,断句是否准确,发音是否标准,平台的管控力度偏弱,无法识别。而孩子们并无良莠是非观念,自主收听甚至重复收听,一些质量低下甚至存在违规、违法内容的音频将严重影响学龄前儿童甚至学龄儿童中的低龄儿童对传统语言的错误认知,对其今后的学习酿成无法纠正的错误。

(二)有害信息传播、“浅阅读”倾向危害未成年人成长

网络的开放性,使未成年人很容易接触到各种负面信息。网络游戏过度沉迷,网络色情、暴力、赌博等各种有害信息未经过滤,便暴露在未成年人面前,不断冲击未成年人纯净的世界。加之自控力相对较弱,在好奇心、寻求刺激的心理驱使下,未成年人对不良信息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对其道德心理造成直接侵害,抑制未成年人形成健全的人格。而这些负面信息已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根源之一。

与之比肩的另一个负面问题即“浅阅读”。《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指出,所谓“浅阅读”是指浏览式的、泛泛的阅读,不用对所阅读的内容做深入思考。长期“浅阅读”使未成年人很难集中精力,弱化了他们的专注性和阅读理解能力,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想象力的培育、创造力的开发,使学习的目标性与针对性降低。快餐式的“浅阅读”能够使成年人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快速完成一次阅读体验,提升学习和工作效果,但这种方式并不适用于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虚拟环境”成未成年人“网瘾”诱因

近几年,伴随着网络阅读的低龄化,一些未成年人形成了对网络的过分依赖。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被动接收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络赌博等不良信息的侵袭。未成年人被互联网的世界所诱惑所吸引,网络中应接不暇的信息资讯,紧张刺激的视听冲击,自由自在的虚拟社会,既可以满足未成年人对这个多彩世界的探究,又可以在网络的海洋里寻找兴趣所在,既可以与不相识的队友在游戏中厮杀,或者建房造车,又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活成另外一个人设。在这里可以没有课本不用上课,没有考试没有压力,没有家长的唠叨老师的叮嘱。未成年人的心理尚未成熟,却不断受到网络环境的各种诱惑,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成为一名网瘾少年,与现实社会发生难以协调的矛盾,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此必须高度警惕。

二、如何应对未成年人网络阅读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学校层面:主动关爱 积极引导

面对网络时代相对开放的阅读环境,时常会出现文字音意窜用、图片画面抽象离奇、音频发音不准确、视频画面晦涩难懂、配乐恐怖等问题。家长不要以为只要是平台上发布的资源就一定是官方的优质资源。在“知网”“用网”方面家长一定要及时监督,适时利用优秀文化和行为习惯为指导,给未成年人一个相对优质宽松的网络阅读环境。

而对于沉迷于网络的未成年人来说,家庭的关爱和学校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爱孩子不是给孩子压力,留空间也不是放任自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校共育不该是把孩子团团围住,给予过高期望,施予过大压力,而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存在。引导未成年人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阳光的心智,教会未成年人正确发挥网络优势和特点为我所用,使未成年人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免受不良信息的伤害。

(二)平台层面:加强信息监管 优化防沉迷系统

目前,网络信息内容呈井喷式出现,生产手段多样,传播方式便捷。各行业主体应明确监管职责,树立底线意识,提升身份识别能力,加强防沉迷系统。实行国家监管机构对各大门户网站或商业网站的监管,各大门户网站或商业网站对旗下ISP服务商和个人主页的监管,ISP服务商对各接入点监管,接入点对上网者监管,使网络有害信息无处可栖。

各网络平台要对个体传播者设立健全的审查机制,鼓励受众在享受网络资源的同时树立监督举报意识,建立简单有效的奖励机制,提升行业自律,优化网络内容,人为营造使用与监督共赢的优质网络环境。

(三)政府层面:完善法律法规“机制+技术手段”双管齐下

完善政策法规,打击有害网络信息。政府应积极主导,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加强政府监管和法律规制,在信息生产源头及传播的各个环节加强把关,将有害信息隔绝于网络空间之外。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通知要求开展全面排查,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各学习类App企业积极响应,从内容审核、商业模式、信息安全方面发起行业自律,坚决杜绝色情暴力、网络游戏等有害信息渗透到学习类网络平台,建立以教育价值为导向的长效管理机制。

借力技术管制,建立内容过滤标准。国家要加大网络防护技术的研发,依托技术监管,建立有效及可控的内容过滤体系。倡导家庭、校园等监护机构使用网络过滤及监控软件,对网络信息进行二次过滤,确保以专业的手段净化网络空间,减少网络有害信息对未成年的影响及伤害。

(四)社会层面:加大投入 创造空间

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网络行为习惯,加大公益性设施投入,丰富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在公共图书馆、学校、社区等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所,开辟未成年人图书阅览区;加大国家投入,建设开放一批青少年体育活动场所;开展多种文化活动,鼓励各种博物馆、纪念馆、古迹、园林等公共设施免费开放,给未成年人以活动的场所和空间,还他们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的成长关系到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根基与希望,为了国家的未来,共同净化网络环境,是国家、社会、网络工作者及每一个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与义务。要以完善的政策法规为支撑,以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为保障,以社会监督反馈为着力点,以保护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为最终目标,加强不良网络信息的监督反馈与处理系统建设,加大对低俗内容的打击力度,从而提升对网络空间的综合治理能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有害信息监管
通用人工智能提供者内容审查注意义务的证成
东方法学(2024年1期)2024-04-01 21:00:20
行政法在治理网络有害信息中的作用研究
法制博览(2020年20期)2020-11-29 23:37:03
上半年利用AI技术清理有害信息312.2亿条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14
对强化简易升降机监管的若干思考
新互联网环境下对有害信息判定和治理的反思
视听(2018年1期)2018-04-03 18:38:23
行政法在治理网络有害信息中的作用研究
法制博览(2018年24期)2018-01-22 22:27:15
网络有害信息的类型及治理措施
新闻前哨(2016年7期)2016-09-27 21:28:28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