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龙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在图书的出版中,科技类图书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它能够对前沿的科学、技术起到普及、推广的作用。在它的出版过程中,同样需要全面注意其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不仅是图书出版中经常提起的文字、插图等问题,更要注意其中的政治性问题。
科技类图书中通常包含一定的科技成果,对于相关科技的描述解读并不仅是简单地罗列,其中也包括该项科学技术成果的形成背景、历史、地域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科技并不是局限在一国之内,它是跨国家、跨地区的,尤其是在介绍国外或其他地区的科技成果时,不可避免地要介绍该国或地区为此成果做出的贡献,此时需要注意的便是该国或地区的价值观和思想是否与我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冲突。在介绍国家背景时,进行适当的解读和展开即可,避免大肆宣传外国的思想与价值观,更没有必要从意识形态的角度阐述这些,要能够牢记我们的主流价值观[1]。
在图书的出版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生活中不常用的词语,在科技类图书的出版过程中,不仅有不常见的词语,更会常常遇到一些专业的术语。在出版程中做不到足够重视的话,很容易在讲述科技成果时忽略由于书中的个别词语而引起一些政治性问题,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词汇不断涌现,网络和移动技术使新词语的产生和传播速度加快,有些词汇会随着某一事件的发生而产生本意的改变,如果对此关注度不高,缺乏一定的政治敏感性,编辑工作者很有可能因为没有关注到该词汇的发展转变过程而疏忽过去,导致图书中因使用词语不当而产生政治性错误。因此对于编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性,认真对待科技图书出版的全过程,避免出现严重的政治立场问题。实际上,在科技类图书的出版过程中此类问题还是很少遇到的,但也要进行足够的重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在科技类图书中,我们为读者呈现的不仅有国内的科技成就,也会涉及外国的先进科技成果。在介绍这些科技成果的过程中,需对每项科技成果的产生背景、使用说明、发展趋势等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此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具有价值导向的言论或者措辞,亦或一些争议性比较强的带有明显的褒贬意味的词语等,这一点非常容易出现价值观的导向问题。例如,对国外的作品进行褒奖赞美,而对国内的成果则一笔带过。尤其是对国外的科技成果进行过度的称赞,甚至这些称赞的语句中还有一些情感色彩较浓的词语。虽然并不是直接讲述外国科技成果较好,中国次之这样的一番话,但却会在读者的脑海中产生这样的印象,从而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所以,在科技图书的编辑出版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书中包含的作者的个人情感倾向和价值观是否与我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相背离。对科技成果或研究进行客观的描述与评价即可,避免因作者个人的错误感情倾向和不良价值观误导读者,从而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
在科技类图书的出版过程中,有时会涉及一些有关科技方面的历史发展等。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有时候该项科技的发展却历经了很长时间,也确实受到过一些历史事件的影响,这些需要在该项科技的发展历程中进行必要的讲述。但是有时也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较为敏感的历史时期会在该科技成果的产生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作为科技类图书,有关科技的发展历史背景只需要进行简要的总结概括即可,没有必要对它的历史进行过分的介绍。尤其是在一些较为敏感的历史时期,介绍的敏感事件过于详细,确实有出现政治问题的风险[2]。因此,在编辑加工时要根据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和规范对图书的内容,尤其在涉及较为敏感的历史时期时,更要格外谨慎。另外,在涉及我国的领土或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等这些也是较为敏感的话题时,一定要三思而行,避免出现政治性问题。
通过对科技类图书出版过程的研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些明显的价值导向、模糊不清的概念性词语,以及对国外科技的过度称赞和历史的敏感性问题等。在科技类图书中出现的政治问题是不可以忽略的,它很有可能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虽然造成这些不良影响的可能只是一些简短的词汇。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编辑的政治觉悟和敏感性,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出现政治性问题。希望关于此次科技类图书出版过程中问题的研究,能够避免科技类图书出版中政治问题的发生,为读者带来客观的解说,而不再是倾注了个人情感的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