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阳 重庆日报编辑出版中心
对新闻编辑工作者而言,每天要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稿件,并且要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才能算作成品。然而,要想获得完整的、高质量的、有宣传力度的成品那么就一定要创新并提高新闻编辑工作技能,有效吸引更多的阅读观众,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要想对新闻编辑获得更好的了解,那么我们首先要清楚什么是编辑。所谓编辑就是指要把各种不同的稿件,进行不同的分类归集,进一步对其进行补充修改并加工的过程,然后再将其进行合理编排,有序安排在报纸上[1]。通常情况下,新闻编辑部由两部分组成:采访部门以及编辑部门。记者主要负责对独立成章的稿件进行采写,而编辑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对稿件进行进一步的选材、修改及编排组织,是整个媒体生产的中心环节,最终形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画面呈现在观众眼前。由此得出,编辑工作在新闻媒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新闻媒体的总设计师。
通常来说新闻编辑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定要善于发现优秀的稿件,对于稿件的筛选的工作我们一定要仔细、认真,优秀的稿件一定要严格按照党和政府的指示,采取单独编、综合编或者编发内参的方法,充分发掘稿件的新闻价值。第二,要严格审查稿件的内容、标题、观点,确保其正确性,积极向人们进行正能量的传播。第三,要保证新闻的可靠真实性,对新闻事件的事实进行符合调查。第四,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建议,聆听群众的心声,并积极向上级政府部门放映。第五,要充分利用科技的优势,通过网络的交流互动,进而发现更多的新闻线索和有价值的新闻资料。新闻编辑工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含报刊、电视、广播、网站等,这些编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同的共性,都要对稿件进行组织、审阅、编选、加工整理等。但是,它们又各自有着自己的编辑特色,比如:媒体是以重大新闻事件为主体,要求报道迅速及时;新闻编辑主要指的是稿件的组织能力和编写能力;报刊编辑则是要求组织制作的能力。
首先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以及专业的职业素质。对新闻的报道一定要尊重事实真相,不能随意加入个人主观意识,在对新闻进行编辑的过程中,不能对部分观点进行过度渲染,导致新闻报道失去了其真实性[2]。因此,要想做好新闻工作,就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随便加入个人主义观点,也不能捏造事实,这样才体现出新闻报道的价值,获得观众的认可。
新闻编辑工作者敏锐的观察力是决定一条新闻能否能为头条新闻的关键影响因素。因为,在日常的工作中,新闻编辑者每天都要面对一大堆的稿件,如何从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这就必须要依靠编辑人员的专业职业技能以及敏锐的观察力。然后再对挑选出的稿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整合,才形成了优秀的新闻信息,发布出去才能获得人们的积极响应。所以,新闻编辑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培养这种敏锐的洞察力,并且要定期进行工作总结,这样才能快速的寻找出高质量的新闻信息。
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离不开好的新闻稿件编辑,因此在稿件编辑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在进行稿件编辑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观众熟悉、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达,千万不能故作高深;巧妙利用音响的配合,在关键时刻既要有表现力也要与语言叙述的情景搭配,协调一致;稿件要求短小精悍又能表达出中心意思,拒绝使用空话、套话;在进行稿件编辑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人们习惯的听觉方式进行排版;在对稿件进行修改时,如果需要增补,增补的内容也一定要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并且尽量征得作者的同意,使他们清楚增补的内容;合理的调整结构,为了更好的彰显主题,就需要对稿件进行结构调整,使条理脉络既清晰明了,又富有情节艺术,从而更好的吸引读者。
新闻稿件的编辑要具有创新的意识,不仅要在内容形式上进行创新,也要在思维方式上进行创新。在内容和形式上,首先要进行深度报道创新。当前各家新闻媒体的竞争形势已不单单体现在谁在第一时间获得了独家报道,更多人把竞争力放在了谁能够把新闻价值信息做的更深[3]。所以,要想比别人更有竞争优势,就必须要能够比别人更深入、更广泛、更透彻的挖掘新闻信息。另外,在新闻编排形式上也要进行创新。新闻节目如果一成不变的话,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所以要进行不同组合方式的编排,使节目富于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观众,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此外,思维创新是新闻报道创新的前提条件,所以要积极加强在思维的广度、深度,敏捷度、逻辑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训练,进而对提高新闻编辑的能力。
在信息化的时代,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实务技能决定了新闻信息的质量和价值。所以,一定要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新闻事业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