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华蜜蜂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2019-03-20 11:26234程振涛234文明234王开功234
贵州畜牧兽医 2019年5期
关键词:蜂种蜂农中蜂

234程振涛234文 明234王开功234

(1.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省动物疫病研究室,贵州 贵阳 550025;3.贵州省动物疫病防控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4.贵州大学动物疫病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 km,南北相距约509 km。全省土地总面积176 167 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8%。贵州地貌为典型的喀斯特山地,蜜粉源植物丰富,适宜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的定点或短距离转场养殖。中蜂(Apisceranacerana)属于东方蜜蜂(Apiscerana)的亚种,俗称“土蜂”,是中国特有的蜜蜂种质[1]。中蜂共有9大生态类型,分别为海南、滇南、华南、西藏、华中、云贵高原、北方、阿坝、长白山[2]。贵州是中蜂主产省之一,主要分布为华中型和云贵高原型,具有采集能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耐低温、善维持强群等优良特点,对维护贵州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3,4]。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中蜂与被子植物形成了相互作用的协同关系,中蜂为被子植物传粉促进其生殖繁衍,被子植物则为中蜂提供能量、蛋白质等食物来源[5]。现将贵州中蜂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介绍如下。

1 贵州中蜂养殖基本情况

2016年全省养蜂 58万群,其中中蜂50万群,占蜂群总数的86.2%[6]。近年来随着政府扶贫项目的支持,2019年全省养蜂达到60万群。发展较好的地区还成立了公司进行蜂产品的市场开发,如:安顺市贵州夜郎蜂业科技有限公司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养蜂规模在2万箱左右,主要是以公司加农户的合作模式。黔东南州黄平县贵州苗疆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过1年多的发展已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养蜂规模达到6 000箱,在各地有合作社及蜜蜂养殖场,少的30~50箱,多的200~300箱。由于活框养殖具有便于管理、增产和采蜜不伤蜂等优点,所以大部分为活框养殖。2018年6月笔者曾调研惠水县某养蜂场,其使用的标框十框蜜蜂养殖箱,同时上加继箱,蜂群达到14脾足蜂量,在中蜂生态类型中很少见到如此强群的现象。养蜂作为1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周期短、投资小、收益快。近几年来在政府的扶持下,贵州省许多市、县纷纷开展养蜂扶贫工作,很多贫困地区的蜂农也因此受益,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6]。有关部门(如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生物研究所)组建了新的蜜蜂研究团队,成立了省养蜂协会。

2 存在的问题

2.1 先进的养殖技术未能在基层广泛推广运用多年来,在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及贵州省生物研究所团队的努力下,贵州中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中蜂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全省养蜂人员的技术还较为落后,这主要是先进的技术落实不到基层。同样的技术成果在省外推广运用成效显著,而贵州由于文化、经济基础落后,养殖人员素质差,推广效果较差,与省外有较大的差距。2019年3月及2019年6月笔者分别在黔东南州黄平县及三穗县考察了2个蜂场,分别为100箱和200箱左右的规模。由于技术人员从未进行过活框养蜂,用传统养殖技术进行活框养殖管理,在冬季来临之前没有做好越冬准备,最终导致全场蜂群因缺乏饲料而死亡,损失4万~10万元。

2.2 思想保守,不与他人共享养蜂技术经走访贵州省内很多地方,发现普遍存在这样1个现象:蜂农掌握的养蜂技术或治疗蜂病的偏方,普遍都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如:2018年11月笔者与贵安新区某蜂场工作人员交流,蜂场主得知并不是购买蜂产品时,每当谈到养殖技术和相关疾病预防时,对方一直回避不谈。

2.3 政府大力推广,但缺乏技术支撑近年来因脱贫攻坚需要,贵州省许多县(市)政府大力发展养蜂扶贫,部分地区由于没有对当地蜜粉源植物和地理环境进行科学评估及规划,有的地方资源配备不够,技术培训跟不上,部分贫困户不配合,最终导致养蜂失败。

2.4 盲目引种,导致种间杂交严重贵州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中蜂每年到2月中下旬才开始春繁,但此时两广及福建一带的中蜂已开繁1.5个月,甚至在气候偏暖的年份,华南地区的很多中蜂冬季都不停产。在养蜂扶贫的大环境之下,很多贵州的蜂农就会去两广及福建一带购买蜂种,而这些地区的中蜂属于华南型,其采集能力不及贵州的云贵高原型和华中型,同时不能维持强群,一般达到4脾左右就开始分蜂。此外,引进的蜂种对当地云贵高原型和华中型蜂种产生杂交,导致贵州蜂群势减弱,采集能力下降,攻击力增强。

3 发展措施和建议

3.1 行政主导,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对蜂种来源做好把关,杜绝盲目引进外来蜂种。在与养蜂有关的扶贫项目上,应聘请有关专家对扶贫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在确定适宜养殖和合理容纳蜂群数量的基础上,政府才能实施该项目。

3.2 建立地方品种繁育基地,净化贵州境内的蜂种在贵州各市、县建立地方品种繁育基地,基地方圆10 km范围内禁止外地中蜂和意大利蜜蜂进入。培育出来的优良蜂种可以免费或低价发放给当地蜂农,以此不断净化贵州境内其他杂交的蜂种。同时做好本地蜂种优势和品牌的宣传,以此减少和杜绝私自到外地引种。

3.3 增加专项科研经费,加大对贵州中蜂的研究多年来,在我省相关专家的带领下,贵州中蜂的研究得到较大的发展,但从事中蜂科研的人员仍较少,应加大对贵州中蜂科研经费的投入,同时引进对蜜蜂有深入研究的相关科研人员。特别是针对蜜蜂相关疾病的研究,在贵州乃至全国都比较薄弱,应着力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3.4 尊重专业人才,尊重知识我省经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先进的养蜂技术在基层得不到很好的推广,这主要是基层单位不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至先进技术落实不到基层。各相关单位要尊重专业人才,尊重知识,多向专家及有关部门请教养蜂科技知识。

3.5 加强培训,增强蜂农的专业养蜂技能现在贵州省内活框养殖中蜂方式得到推广应用,但养殖技术却未能及时跟进,所以最关键还是增强蜂农的养殖技术。可聘请养蜂专家或技术人员举办蜜蜂产业培训班,以增强蜂农的专业养蜂知识和技能,大力培养出1批基层养蜂人才。

4 小结

华中型和云贵高原型中蜂对贵州境内植物多样性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具有采集能力强、抗寒等优良特点。由于盲目从外地引种,给贵州境内华中型和云贵高原型蜂种保护和利用带来了巨大威胁,如不加以控制,将会对我省中蜂产业的发展造成致命的破坏。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杜绝盲目引种,建立地方品种繁育基地,开展中蜂养殖技术培训,加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监督和管理作用,使我省中蜂养殖业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蜂种蜂农中蜂
如何正确引进蜂种
蜜蜂育种中对种用雄蜂的培育
种蜂王的选择
中华蜜蜂
追花寻“蜜”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蜂产业蜂农技术需求偏好研究
——基于武汉市黄陂区的调查
黄色与黑色蜂种在高寒地区饲养的不同点
对“救护中蜂刻不容缓”的不同看法
蜜蜂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