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芯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依托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近些年快速崛起,在覆盖面、传播力等方面,远远甩开了传统媒体,这也造成传统媒体的衰落。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两大主要形式,目前依然可以维持生存。但是想要在新媒体时代取得更好的发展,那么就必须要创新改革,以全新的方式来实现发展。因此,作为从业人员,就需要对此进行全面的研究,找到创新广播电视编导的具体方法,在新媒体时代让广播电视取得新发展。
所谓的新媒体,指的就是不同于传统媒体形式的新兴媒体,现如今流行各平台的图文自媒体、双微一抖、网络直播等,都属于新媒体。新媒体主要依赖于智能设备实现传统,在时代发展下,新媒体已经成为民众喜欢的主流模式。之所以新媒体可以如此快速的发展,关键原因就在于新媒体具有多方面的显著特点。
第一,及时性。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具有极强的及时性,这是广播电视无法比拟的。一个热点事件,在新媒体中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全网,让民众了解。比如地震,当一个地区发生地震,几分钟之后就可以在新媒体上获知地震地点、地震等级、震源深度等信息。而广播电视要等到专门的新闻节目,才能传播这些信息,及时性太低。
第二,互动性。新媒体可以实现大众彼此之间、大众和媒体平台的互动,增强了体验感受。对于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其信息传播都是单方面的,受众之间也没有可以实现交流互动的平台,演变成为了个体化的行为。而新媒体就打破了这样的局限,能够让受众实现有效的交互,因此这也受到了大众的喜爱。
第三,多样性。新媒体上的内容呈现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且在不断推陈出新,始终保持了快速内容更新和发展,能够一直给受众创造新的体验和感受,维系受众群体的兴趣。相比之下,广播电视的内容形式就较为单一和局限了,没有什么太多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导致受众群体出现厌倦,被新媒体吸引。
新媒体具有多方面的显著特征,而这是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所不具备的,因此也成为了广播电视发展中的软肋。虽然新媒体给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冲击,但同时要创造了一些新的机遇,要把握这些机遇创新广播电视编导,推动其在新时期取得新发展。
新媒体虽然具有及时性的特点,但是同时也存在深度不足的问题。就比如说新闻报道,新媒体虽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相关信息传遍全网,但是信息同质化严重,而且缺乏深度,往往仅仅是对一个事件消息做了表面的描述,前因后果以及深层次的东西,并没有挖掘出来。而对于广播电视这类传统媒体来讲,本身具有强大的信息挖掘能力,因此就可以依托自身的强大媒介资源,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然后进行深度报道。甚至是构建专题,这样能够给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资讯,如此就增加了广播电视的深度,能够重新吸引受众的兴趣。不仅如此,在新媒体充斥虚假、夸张信息的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可以依靠自身的官方形象,向公众传递真实可靠的信息,如此可以扭转当前的发展困局。
新媒体虽然给广播电视发展造成了冲击影响,但是反过来,广播电视媒体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来提升广播电视的交互性,从而扩大受众覆盖,实现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结合发展,创造新的发展契机。具体来讲,要丰富广播电视内容的投放渠道,除了广播渠道和电视渠道之外,要对新媒体平台加强利用,开设官方账号,或者是直接与新媒体平台进行合作。比如央视新闻在微博、百度百家号等平台都开设了官方账号。而人民日报和百度百家号达成战略合作,在手机百度上推送人民日报的新闻消息。这样的合作,就将传统媒体放到了新媒体之上,依托新媒体实现发展,与受众形成了互动。所以,广播电视编导就需要考虑到这一点,对新媒体实现充分利用,提升广播电视的交互性。
新媒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这是吸引受众的一大关键。对于广播电视编导来讲,就需要认识这一点,对广播电视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展开创新。具体来讲,一方面要对新媒体的发展趋向加强研究,把握新媒体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走向,然后以此为基础来创新广播电视编导。另一方面,要对受众群体进行多层次调研,了解受众需求,从受众实际出发创新构建有针对性的广播电视内容和形式。通过这两个方面,就可以让广播电视编导找到新的路径,跳出传统思维的局限,摆脱“闭门造车”的困境,紧跟时代变化和受众需求,来创新广播电视编导,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面临着一些困难,这是因为新媒体具有显著的特点,限制了传统媒体的发展。因此,相关人士一定要对此加强研究,基于新媒体来创新广播电视编导,让广播电视呈现出新的形态,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