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金名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125105)
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传统的静态、手工式办公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今高效、快速、动态的流行趋势。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快速实现无纸化办公,很多企业对员工开展了计算机应用培训,以期提升员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计算机应用技术指的是人们对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进行操作,进而高效、快速地完成各项工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进而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1]。
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能够应用到企业生产、管理及销售等诸多环节中,特别是电脑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员工获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速度比以前大大加快。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存储与资源共享,在对信息处理、数字计算、过程控制和文字图像的识别等领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地位。因此,企业员工计算机操作技术的高低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培训能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及员工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美国权威机构监测,美国大型制造业公司从培训中得到的回报率大约可达20%~30%[2]。
第二,培训是管理的过程,能促进企业与员工、管理层与员工层的双向沟通,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对全体职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认同企业文化,会自觉学习并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将培训融入企业文化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与责任感,使企业的科技人才茁壮成长,企业科技开发能力明显增强。
第三,企业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培训能够使人才更加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优势。培训是提高企业“造血功能”的根本途径,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企业发展不可忽视“人本投资”。美国的一项研究资料表明,人本为主的软技术投资,结合作用于机械设备的硬技术后,效益可得到成倍增加。科技的影响在于它加速了业务改变。这些改变不仅影响着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而且影响着企业的组织方式,而科技发展的根本是人才,只有人才的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才能使企业保持更鲜活、更永久的生命力。
第四,企业借助培训和教育的功能,使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从而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3]。好的企业很重视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微软新员工进入公司之后,要进行语言、礼仪、演讲、时间管理、沟通技巧和技术技能等各种职业培训。平时,微软也会给每位员工提供许多充电的机会:每月邀请高级专家讲课;每星期都会安排内部技术交流会。通过这些培训切实提高了员工的职业素养,进而促使企业不断走向辉煌。
在培训前拟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是使员工培训有序进行的前提。在员工培训计划拟定过程中,要着重落实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资。师资对培训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培训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懂得相应的培训方法和培训技巧,有效的培训方法和有趣的授课技巧,将使培训事半功倍。二是做好后勤保障。员工来到公司,要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以免除后顾之忧。三是做好需求分析,计算机应用所包含内容较多,具体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应用等,有的企业还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自动控制等诸多方面。具体培训内容,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订,以确保项目能够达到最佳效果。通过调查了解企业各领域中员工计算机学习及实际操作现状,听取各领域员工对于计算机辅助工作的要求,再根据调研结果,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计划,进行分类培训。
首先,从计算机入门培训的角度来看,培训对象主要是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企业基层员工。这部分学员属于入门级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注意基础化,让员工精听多练,循序渐进。通过培训能够让这些员工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其次,从计算机技术培训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针对那些通过计算机处理企业各种任务的管理层员工。例如,企业财务人员可通过计算机对企业的财务与会计工作进行处理,因此讲授的内容就不仅仅是文档处理,而是要重点介绍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尤其是要侧重电子表格中财务公式及函数的使用,使财务人员能够尽快适应电脑办公的需要。最后,从计算机专业培训的角度来看,培训对象主要是那些专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或网络维护的专业人员。他们本身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甚至是计算机高手,这些企业员工所需要掌握的是计算机应用方面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因此,要将该领域中最新的软件和技术引入课堂并探索其发展方向,这时的培训者更多的是起到引导作用。
针对入门级员工的培训主要是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操作水平,采用多媒体讲授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并适当地增加提问互动环节,使学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目标。针对计算机技术和专业培训的员工,采用案例教学法,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真实情境中,旨在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本着理论与生产、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以源于工作的案例为素材,通过分析案例、解决案例、总结案例的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教学难点,可制作成视频微课,进行专题讲解。采用视频与现场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手段新颖,易于理解,还方便学员日后查看,力求使每位学员都能够理解、掌握学习内容。
为保证培训效果,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案。好的评估方案能有效反馈教学效果,对于日后的培训工作的良性运行有着重要作用。培训结束后,参照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唐纳德.L.柯克帕特里克(Donald L.Kirkpatrick)提出柯氏四级评估模式[4],将从四个层次进行效果评估。 第一层次是反应层。在培训结束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面谈法,评估学员对培训的满意程度及对课程内容设计、所选教材内容和质量的反应。
第二层次是学习层。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提问、笔试、实践等环节,评估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学习程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平时成绩和实践考试。平时成绩包括日常考勤、练习作业两项,占总成绩的30%;实践成绩采取单人单机随机抽题的方式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70%。
第三层次是行为层。培训结束一个月左右,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学员对培训知识、技能的运用程度,及受训员工在工作中使用所学知识、技能的情况。
第四层次是结果层。培训结束半年或一年后,从部门和组织的层面,评估因培训而带来的组织上的改变效果,包括个人与组织绩效指标,成本效益分析等。
总之,随着我国企业现代化管理理念的逐步完善,和计算机技术在日常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企业的领导者对员工的计算机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视。企业应该做到:重视计算机培训工作,明确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的目标;加强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拓宽计算机培训职能;制订、应用有效的计算机培训教学策略。因此,只有结合企业实际,制订合理、有效的培训方案,培训人员不断探索与实践,才能使计算机培训成为企业和员工双赢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