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外宣中译者素养提升策略探索
——以陕西为例

2019-03-20 10:27:48程鑫颐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0期
关键词:陕西译者译文

□程鑫颐

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新的阶段,陕西抓住这一机遇借助自身的文化以及旅游优势,树立起东方文化的旗帜,极大地拓展了旅游文化以及品牌的宣传范围,既吸引外资实现地方发展,又进一步实现对外贸易保证旅游服务质量,从而稳定其地方发展速度。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陕西地区旅游以及经济发展,需要持续性提升外宣翻译质量,用更加规范的外宣译文,为游客和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服务。外宣翻译,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有意义汉译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政治、经济以及法律等各个领域。鉴于此,外宣翻译者要更加准确地进行翻译,针对外国人宣传好陕西文化和历史形象,吸引国外旅游者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切实给陕西省创造财政收入和经济效益,达到地方发展的要求。

一、陕西外宣翻译的要求和目的

(一)陕西外宣译文发展目的。陕西,是我国旅游发展的前线地区,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以及自然资源,近年来陕西产业结构正在持续性调整,避免单一的发展格局,所以正在加强旅游景区建设,丰富资源以及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的到来。陕西致力于提升外宣翻译质量,不仅是为了给陕西创造巨大的旅游财富,还为了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吸引大批的外资,进而稳定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旅游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熟悉度以及服务质量等决定了其发展速度,为了提升陕西经济发展,需要做好文化旅游规划,宣传好陕西地方文化,将中国文化展现在游客面前,旅游翻译质量则是重中之重。旅游景区译文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游客对陕西旅游的印象,对陕西旅游发展的口碑和品牌影响较大,旅游景区实现译文规范十分重要。

(二)陕西提升外宣译文质量的措施。近年来陕西省对景区英文和外宣翻译十分重视,按照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要求,正在不断地提升翻译质量以及翻译效果,尽可能保证景区英文翻译的规范性和全面性,更好地向世界展现陕西地方文化,让游客在旅游期间享受优质的旅游服务,在旅游跨文化交际中提升外宣效果。所以,在近几年来,陕西省都在规范外宣译文,通过对旅游景区的译文进行调研、改进和研究等,实现对景点英文的系统性修订和规范,以保证外宣翻译具有精准优化的特性,注意好敏感词汇。译者素养也在此背景下要求越来越高,地方外宣中基本素养与翻译质量密切相关景区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为提升译文质量,塑造好优良的城市形象,就要进一步提升译者素养。

二、地方外宣中译者素养现状及问题

(一)用词不够精准,敏感性词汇积累不到位。对台湾问题的翻译不少都采用了“the issue of Taiwan”而不是“the question of Taiwan”,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译者没有意识到Webster’s New WorldCollege Dictionary对“issue”的解释,实际上issue是一种观点或者是麻烦,不能够准确地彰显出“台湾问题”的特殊性,但是“question”则对“问题”翻译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the question of Taiwan”才更加贴合“台湾问题”的内容。

(二)政治素养不足。外宣译者在翻译中没有尊重或者是意识到我国的政治立场,导致翻译引起了不必要的歧义,就像在文化中的空缺词语,外国并没有对文化设定特殊机构或者是部门等,外宣译者需要认识到中外文化和政治的差异,做好相应的特殊处理以保证翻译符合要求,这就按照外国人的用语习惯和文化观点,在增译或者加注中充分恰当地解释空缺词。

(三)部分翻译不符合实际要求。就像大唐芙蓉园园区艺术17号“赤金走龙”的讲解翻译中,不少译者都是直接从字面意思进行翻译——“Its original height was 2cmand made from pure gold”。但是外国文化并没有关于17号“赤金走龙”的内容,所以无法理解和接受,自然外宣译文无法起到较强的宣传作用。翻译中需要从国外用语和表达中,采用更加都符合其理解的用词,且在翻译中需要保证主谓一致,短语用法符合实际要求,在“赤金走龙”材料讲解中并不实用,应该翻译成“Its original height was 2cm and itwas made of pure gold.”才是正确的翻译。

三、地方外宣中译者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加强外宣译者培训,提升译者自我修养。外宣翻译者要具备扎实的翻译功底和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职业操守决定着翻译质量,外宣的目的是维护中国形象和宣传地方文化,译者在翻译中要明确自身的职业操守,景区宣传解说中需要让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承担起文化宣传的重要角色,让译者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是提升其基本素养的关键。陕西政府在进行译者选拔和培养中,要从责任和事业两方面进行人才筛选,并定期对译者职业道德进行KBI绩效评价,并从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语法等多个角度进行能力考核,保证译者在工作中具有较强的职业操守,不断地提升其双语水平。定期召开进修和学习大会,并且建立线上交流网站和工作群,促进译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引导译者学习新的翻译理论以及翻译技巧,持续性提升自我翻译能力,确保译文忠实和通顺以及文本等功能充分展现,在实际锻炼中让译者改进和提升自我修养。

(二)面向翻译问题,实现多元评价和考核。进修和学习中,要以翻译问题为切入点,针对实际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例如在西安城墙介绍中的“Xi’an City Wall was established in 2nd year of SuiDynasty(582 A.D.),it was repaired dynasty after dynasty basing onthe capital city of Sui and Tang Dynasty…”,这个翻译并不符合实际要求,这是从汉语话语角度进行英文翻译,国外游客并不能接收这种翻译结果,需要在翻译中借助词典、百科全书、网络以及实地考察、请教专家等方式,基于国外人的用语习惯和认知行为等,获取符合表达的句子,“The city wall of Xi'an was built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582 A.D.),based on the capital city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and repaired in successive dynasties.”,才符合英语标准。为此,需要让译者认识到汉语和英语的语言差异,培养译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达到文化沟通的目的。

四、结语

为了保证陕西外宣达到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要求,外宣翻译需保证翻译质量,外宣译者要明白自身的职责和作用,更加有效及准确地向世界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语言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知识素养和工作态度等,确保外宣翻译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猜你喜欢
陕西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42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 06:20:06
译文摘要
水利经济(2020年3期)2020-02-22 11:38:33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当代陕西(2017年10期)2017-10-16 01:23:39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外语学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