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日本青年午膳文化与问题

2019-03-20 06:02:05颜刚威陈之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午餐厕所集体

□颜刚威 陈之望

一、当代日本人文化

从当代日本的文化来看,它是一个富有东方传统文化[1],又包含着经济高度发达文明的国家。与其他国家明显具有不一样的特色是,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日本人有着严谨的生活态度以及社会大众会有着明显的集体倾向性,故此对单一个体存在社会而言,是较为不符合当代日本的集体风气文化。日本人对于集体文化有着独特的情感[2],这也是日本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因此日本人非常重视和主张集体文化的重要性,刘昕学者的研究也认同这一观点,他们是崇尚于集体力量[3]。从日本人的各个生活细节可以得知,他们多数会非常重视团体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尤其是在祭典、庆典、校园运动会、烟花大会等多项的文化活动中,均能够表现出集体活动是一种优良风俗。故此,一般大众会较易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得个体会重视集体活动与团队精神。徐旭学者提出,日本国民普遍是有着对集体主义是强烈的认可[4]。如果某一个体未能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便是不能融入社会文化当中,并且以单独的生活方式,则容易引起内心的不安感,导致个体出现一些奇怪的心理表现,相应的心理卫生状况也会变差,往往会表现出焦虑与不安的负面情绪。

在重视集体文化的日本,他们普遍相当重视午餐文化[5],对于一般的学生和上班族而言,在学校或公司里吃午餐是必不可少的事情,这也是为了表现出自己是有家庭的。一般的午餐是由家里的母亲所准备的,在午餐盒里有着丰盛的菜色,甚至会互相比较午餐盒内的食材,从而可以看出日本人对午餐也是相当重视的。相当一部分的日本人不喜欢与他人对比,可能是因为害怕午餐食物并不丰盛,为了防止别人看到自己的午餐盒,害怕会被别人耻笑,或其他因素导致自身尴尬,故此便会独自一人在公园里就地午膳。这种现象也是常见的,从而看得出日本人内心对自尊的情感是相当注意的。在如此重视集体文化的日本,当某一名日本人在午饭时段,个体未能够和其他同事或朋友共同进食午餐,便会认定无法适合该群体,则会影响团队中集体文化,不利于士气增长。

二、饭友综合征的概念

日本人在厕所内进食午餐的现象是由近些年来才明确发现的,其独特的文化和行为是令人难以理解的。这种行为被称为饭友综合征,是由当代日本著名的精神病科医生町泽静夫所命名的,又可以称作午饭同伴综合征、午饭恐惧症和便所饭,英文名为Lunchmate Syndrome[6]。由于上述所言,日本社会有着强烈的集体文化和午餐文化,大多数的学生或上班族会在单位内吃午饭,内心会出现想与他人共同午膳的强烈要求。如果个体未能够找到他人,便会害怕自己独自一人吃饭,便会错误地认定自己只能一人吃饭,没有朋友的陪伴,加深了内心焦虑和不安,也会让自己错误的想法得到进一步强化。事主会为自己这种现象过度解读,例如,身边的人们一定会关注或看见事主独自午膳;认为自己没有朋友与伙伴在这个群体当中;个人的魅力十分欠缺;甚至会认为自己在群体中是没有任何价值意义的。最终事主内心感到极度恐惧和忐忑不安等种种的负面情绪出现,为了防止他人看到自己这么落魄的样子,便会偷偷躲在厕所里吃午饭,抑或是把午餐盒藏起来或扔弃。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而且个体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很有可能便会辞去工作或者不想再继续上学,使其社会适应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心理健康状况。

三、饭友综合征的心理分析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关于朋友这一层次需求是显得相当重要的[7],友谊的感情是属于第三阶段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由于当代的日本经济状况尚可,在第一阶段生理的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和第二阶段安全的需求(Safety Needs),他们是基本拥有的,但是较高级的需求对于便所饭的人士而言,则难以得到充分的满意。当学生或上班族刚到单位时,和机构内的同辈不易形成朋友关系,部分人士便会害怕与其他人交流,导致青年们无法融入群体当中,容易对周边环境的陌生感有所增加。基于需求未得到满足,躯体会想寻求一个独自和有充分安全感的地方,这促使在第三阶段的需求层次处于停留,只好转移至较低的层次上,并未能有向上一层的发展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深深影响其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未能够顺利发展个人心理,导致降低自我功能以及个体对环境能力的适应性。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得知,这便所饭现象是属于一种心理防卫机制(Self-defense Mechanism)的表现。部分个体可能会出现否认(Denial)的现象[8],向父母表示在学校或机构里,与他人相处非常融合,也会说谎是和朋友一同午餐的,不敢坦承面对真相。由于不敢向他人提出共膳,以及害怕被他人拒绝,与陌生人交谈会感到一定程度的困扰,便难以结识新的朋友,融入新的环境当中,为了减轻内心上焦虑和痛苦,便会有意地压抑(Suppression)自己情感,将自己真实的想法抑制到潜意识当中[9],当作自己是不喜欢与他人共餐;有的人士会出现外向投射(Projection),认为自己并非在学校里人缘不好,魅力不佳,而是反过来认为是其他人的个性问题或者不配成为自己的朋友,不会自我检讨和反省;更严重者会为了得到与他人午餐的机会和希望得到朋辈的认同,出现仿同的现象[10](Identification),模仿一些不良行为的学生,向强暴者的一方学习,去冒犯比自己软弱的人,继而错误地认同这样的友谊关系,从而得到了与他人共膳。这上述的表现,均是为了减轻个体心中的不安感,并不一定能够建立起较好的心理防卫。独自一人在厕所享受午餐,一方面可以不必在乎他人的目光,另一方面正好能够防止内心焦虑的产生和增加。个体在本我(Id)、自我(Ego)与超我(Superego)三者之间,择取认为合适的平衡[11],认为便所饭是最佳的选择和安全的行为,从而抑制了潜意识所引发的不良情绪,尤其是对于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对其日后的人格形成和道德感发展,均有一定的影响。

四、讨论

试想独自一人跑到厕所里,吃着家里母亲所做的便当盒,这样的举止在其他国家来看是相当怪异的文化。对于日本人而言,也很少会单独在公园或大庭广众里,自己一个人在吃饭盒,害怕大众异样的目光,因此避在厕所里吃饭会成为习惯。不是他们不在意厕所里的卫生状况,而是认为这一片狭窄和宁静的空间,能够有效地抚平他们内心的焦虑。在我国的社会文化来看,对于便所饭的行为是感到相当奇怪的。由于一般的厕所卫生状况都较为差,存在着明显的恶臭气味,使人觉得食物会变得相当不干净,因此并不习惯在厕所里就餐,更没有必要每天拿午餐盒到学校或机构进食的习惯和文化传承。这样的差异性可能是基于日本的厕所内普遍环境卫生较我国要干净,也重视厕所的文化,促使了一部分日本人会有便厕所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出现。

根据白音通拉嘎学者对于日本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可以得出,他们在SCL-90量表中躯体化和精神病得分也比较高[12],这显示出他们内心有一定的负面情感。同时,日本社会对团体精神是非常重视的,家庭里也会有家族精神,强调集体能力大于个人能力,这一种文化传承会深深影响每一个日本人个体心理的活动。如果个体未能参与这种文化,会使其内心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甚至会给集体带来厄运[13]。

对于一个人吃午餐这样的行为,在许多国家也是常见的事情,但是对于重视集体精神的日本人而言,单独一人吃午餐的举动是令其个体感到难以应付的事情。这种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感,是源自于日本文化性和民族性的深远影响,个体过度害怕被群体排挤,以致于衍生出这样奇异的社会现象。日本这国家虽然在近代历史来说,时常模仿西方国家文化,但是其内在有着浓厚的东方传统文化和思想[14],认为吃饭是一件重要和快乐的事情,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而且也应该是以聚餐形式为主,这一点明显有别于西方文化,独钟于个人享受主义。当个体遭受到群体的排斥时,便会感觉较难融入这样的新环境当中,时常感到身边没有任何一个人值得信任,更没有倾诉的对象。进一步使其心灵上可能会产生孤单和寂寞,更加扩大自己与他人的距离感,不利于身心发展。当只能够一人在课室或办公室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时,周边的人都是学习或工作上的伙伴,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而且它是一个相对密室的场景,个体很容易就错误地判定自己必须会受到他人冷眼旁观,深晓得会被人嘲笑他一番,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朋友的人,这完全是贬低其个人人格魅力,最终会认定一人午餐的行为是一件不道德和出丑的事件。促使个体为了逃避社会大众的目光,寻求一个自己认为安全的环境,例如在厕所这样的狭小环境,一方面不用在意被别人看见自己吃饭时的姿态,另一方面不用担心在午餐途中遭受打扰,更没有任何的异样目光。其实这样的行为虽可以保护个体内心世界的情感平衡,也可以找到令自己感到满足与愉快的一个小场所,但是与社会的集体精神是格格不入的,降低其社会能力。基于这样特殊的心理特征,可以发现日本人的民族个性是与社会文化和风气息息相关的。

针对于饭友综合征的人士,要及时学会恰当的应对方法,这有助于刚到新环境的学生或职场人士明白到午餐也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方式之一,能够建立起良性的社会环境。尝试与某一位相处较好的人士,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关系并确切固定起来。在合适的时机内提出共聚午餐,不必拘泥于怕被他人所拒绝,要勇敢大胆地邀请,即使有可能遭到拒绝,也不必要过度自我猜想和分析,要乐观和积极回应对方,以便建立起正当的友谊关系。同时也不必在意午餐是否一定要共膳,可以提出一些课间或工作以外的交流活动,如在空闲时一同逛街或前往游乐园等,从而改善个体自身的紧张情绪。一旦成为某一伙伴的餐友时,可能会不止两人共膳,要主动帮忙一些小事情,以展现出融入集体的行动。同时要聆听其他人的谈话内容,及时作出积极的回应,这样与他人的交往会变得更为融洽。

五、结语

综上所述,便所饭文化是一种人们退化和不良行为的表现,会使人们减少对社会外界的接触,从而不能够得到充足的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和接触,更让个体变得自我内心封闭,难以有效地融入社会大众,这并不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样地会影响正常人对他们的认知和减少了良性的接触,彼此双方的共同观点下降,不能建立出有效的常规交流,进一步降低社会的和谐性。作为心理学者或心理辅导员,应当要学习和了解更多关于日本便所饭文化,以及充分认识该类特殊人群的个人心理特征,这样有助于帮助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必要过度的胆怯和畏缩,应该要学会勇敢地与他人有更多的良性接触,从而大大提升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可以得到更多外界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在午餐过程当中,往往是人们最自由自在的一刻,不必要有过度的心理负担。这个时候应当与上司和下属,抑或是同学和朋友有着更多的交流,了解他们私底下的另一面,而不是单单工作和学业方面的个人特质,更能够表达出关心他人。当谈论起一些较为私人的问题,如家庭情形和经济状况等信息,继而建立起友谊关系,共同开拓符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谐社会思想。

猜你喜欢
午餐厕所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42
厕所囧事
井下午餐
当代工人(2020年13期)2020-09-27 23:04:20
警惕厕所性猝死
基层中医药(2018年9期)2018-11-09 01:20:36
午餐
警犬集体过生日
厕所——希望不再老生常谈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白痴的午餐
记得上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