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教学模式及方法探索*

2019-03-20 02:44冯文豪刘瑞新
光明中医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中药教学模式课程

张 璐 冯文豪 刘瑞新△

中药鉴定学是在继承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植物学与化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品种鉴定、质量评价、开发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中药发展的过程中,药物品种及优劣性的鉴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效果、临床的疗效和患者的生命安全,甚至对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影响[1]。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中药相关职业需必备的学术素质, 使其拥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动手实践能力,能较熟练地掌握中药鉴定的方法和技术, 也为中药学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从事中药相关行业奠定基础,对于培养综合性中医药人才,传承中医药文化至关重要。其中,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来提高中医药高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水平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1 因人制宜 正确引导

1.1 中药学专业学生现状中药鉴定学是针对中医药院校以及高等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等准备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中药学项下的二级学科,居于关键性的层次和基础性地位。现在,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常用中药辨识不清、动手能力差、鉴别技术手段生疏、遗忘率高等,这些也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这门知识和技能并举的课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模糊,缺乏主动性,满足于一知半解,碎片化记忆、系统化薄弱,缺乏好的学习习惯, 不得要领,课堂学习质量差、理解能力欠缺,临考试死记硬背,实践机会相对缺乏等。另外,在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所在也有所差异,主要对新药研发、患者用药指导和与医师交流用药方面等临床相关性强的方向感兴趣, 就业方向偏向药师、药物研发、药品营销。对中药鉴定、中药炮制等兴趣相对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这些问题,相应改变其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评价方法等,才能更好的起到引导的作用。

1.2 培养兴趣爱好 变被动为主动中药鉴定学综合应用了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 理论性强,概念内容多,复杂、枯燥、难记,各论部分的知识结构雷同,知识点相似易混淆,易学难记,综合性较强,全面掌握比较困难。开设中药鉴定学的专业不同,课程设置尤其是先期课程也不尽相同,致使学生“听不懂”或者“觉得重复”的情况比较普遍,直接导致学习兴趣下降。目前该课程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根本、讲授为主体进行教学, 在这种传统的讲授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欠缺,教师很难全程把控将学生的注意力一直调动在较高的水平, 并对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学术素质要求高,有所欠缺就容易照本宣科,使课堂更加枯燥。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兴趣爱好,克服其烦躁心理。中药鉴定学的部分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善于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实物照片和形象的绘制图片,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将原植物、饮片的形态特征及复杂的化学成分、理化鉴别的原理和过程等转化成直观的视觉影像,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要点、难点的理解,还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现在的学生更喜欢动手实践,偏爱新鲜又充满挑战的事情,可以开展对于中药真伪优劣的鉴别比赛、中药饮片辨识竞赛等可让学生获取成就感的活动、或者充分利用手机或相机开展“随手拍”,朋友圈或微信公共平台中药竞猜等活动,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增加课堂互动,增加课代表与教师、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1.3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加强课外实践实操中药鉴定学作为一门以认知为前提的学科,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辨识,从哪些方面辨识,用哪些方法可以辨识,一步步逐层分级,以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用技巧,把握节奏,根据课程内容及课堂氛围必要时可改变教学顺序,或插入一些中药相关小故事、灯谜、对联、诗歌、情书等;或运用比喻、类比等手段解读相对枯燥的知识点,使学生产生联想,易于接受;或采用创造情景、设置挑战任务、团队协作、展现学习成果等方式;以启发、引导式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思维导图的应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措施。如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科属中药在鉴别上的相同点和特殊性;归纳总结常用中药的鉴别点, 形成口诀, 促进记忆。也可借助思维导图,针对中药的易混淆品及伪品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法,凝练异同点,方便学生比较并掌握。这些改革都能有效地提高课堂质量并且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中药鉴定学知识传承和学习周期比较长, 且真正掌握相关专业技能需要很多实践和训练的过程。实践课的开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充分利用中药饮片展厅、中药标本馆、校园药用植物园、校内实地教学、野外实践、药材市场实践等,以现场提问、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预习、学习情况,现场或回到课堂解决问题。这种身临其境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式教学”,既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概念术语,又加深记忆。如组织医院药房、药店药厂、药材市场参观,学生可以切身体会书本里学到的知识点,同时多元化考核,检验其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成果。另外,随着手机APP等应用的发展,可充分利用目前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构建学习的公共平台,督促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预习、学习,有助于课下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能够缩短学习和训练周期,增强理论应用的能力,提高科学鉴定中药的准确性,同时,能够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中药鉴定知识的需求。综合有效措施,通过调整传统教学模式, 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 增加课外实践并优化实验教学, 可使学生不仅能牢固掌握理论知识, 更能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进一步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2 优化教学内容

要善于应用混合式教学,也就是将传统课堂授课与在线授课平台相结合,能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可结合的如“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和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与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雨课堂”。可利用平台加强学生课前课下的自主学习,提高传统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质量;还可利用平台提供的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的大数据分析,评测在线学习效果,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在线下更有针对性的解决疑难问题。另外,《中药鉴定学》课本内容包含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应根据不同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方便学生吸收。

2.1 线上自主学习课堂授课前,教师可在慕课平台上提供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延展性阅读材料等,布置学习任务、分组讨论内容,学生借助平台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在完成慕课作业或参加互助学习讨论时,发现知识盲点,自行查缺补漏,并强化疑难点的学习。教师可以借助雨课堂监督查验学生借助网络平台预习、完成任务及参与讨论等学习情况。学生在平台的学习状态如视频观看进度、测试结果、论坛发言等教师均可在论坛上进行查看,进而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盲区,在传统课堂中有所针对地进行讲解。

2.2 精讲总论部分总论部分是《中药鉴定学》整本书的起点和高度概括,特别是对于鉴定的起源、发展以及现代方法程序等作了归纳总结的描述,需要教师进行精心准备和详细阐述。这部分内容最好还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丰厚经验为学生引导和解惑答疑。总论部分内容包含了该学科的定义和任务、发展史以及中药鉴定的关键点,包含了中药的产地、采收、加工与贮藏方法,以及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所用方法总结,是整本书的精华。对于学生要求比较高,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更加有效地掌握后续的各论中各种分类的中药鉴别知识。因此,在安排这部分学习内容时,教师要做到抓住重点,主次分明,合理安排时间,对于发展史可由学生自学完成。

2.3 各论部分应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2.3.1 前后比较区分法在学生学习记忆的过程中,如何更加有效地记住知识点是学习本课程的重点。如果一味地对几百种中药进行死记硬背,效果十分不理想而且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从而产生对本课程的排斥感。因此,学会比较区分记忆,能够更有效地在大片知识中抓住重点,提纲挈领,找到记忆点,即找到共性,把握个性。如药材的质地与组织结构和细胞中所含有的成分、炮制加工方法等有一定的关系。以薄壁组织为主,结构较疏松的饮片一般较脆,如丹参、甘松饮片等;淀粉多的饮片呈粉性,如山药、半夏等;纤维多的则韧性强,如桑白皮、葛根等。相对而言,从药物的表面特征来记忆,龙胆根头部表面具有明显的横环纹,而坚龙胆没有,这个特征是鉴别两者的关键,可以作为区别来记忆。

2.3.2 总结归纳法首先,《中药鉴定学》的各论部分也有概述和具体药物的介绍。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每章的概述部分学习和掌握,归纳重点,同时也让学生自主根据章节概述总结该章节的药材(饮片)的鉴别特点等。如花类中药鉴别,以花朵入药时对于其花托、花蕊、形状、颜色、气味等的总结归纳;以花序入药时,花序类别、苞片特点等的总结归纳;这些都是学习的方法和记忆的诀窍。其次,由于中药鉴定学的内容涉及许多基础课所学的内容, 对一些学生来说,有的基础课程内容已经忘记,在进行中药鉴定学讲解时, 要注重知识结构的链接, 尤其是重点药材, 应将其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作简单回顾, 可帮助学生将整个知识形成链条式结构,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药现代化人才。

2.3.3 实物与多媒体结合法在教师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即使不能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也需要携带相关标本或者饮片实物进行传看、讲解,令学生真切看到药材鉴别特征,如天麻的“鹦哥嘴”“肚脐眼”等,便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物紧密结合, 直观地看得见、摸得着、吃得到,直接感受药材质地、气、味等, 可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和想象是有限的,但是对于图片和实物的记忆力会更加鲜明。

3 教学模式改进与探索

本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以理论和实训课程相结合进行, 尤其是理论课程, 大多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 课程生硬而缺乏趣味性, 学生对于枯燥繁多的理论知识缺乏学习积极性, 对药材的认识也不够深刻, 以致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很难满足基层的相关工作要求。

3.1 “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模式引入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变被动接收知识为亲身体验、亲手实践的主动学习过程[2]。“翻转课堂”和“微课”的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针对性强, 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3],翻转课堂使学生能够更快的投入到教师所准备的课堂内容中,而且及时对于微课后的问题进行网络回馈和解惑,使课堂回到学生手中,也方便了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针对疑难问题逐个击破,提高教学效果[4]。

3.2 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 (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5],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与记忆。可促使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在提高文献检索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理解、归纳总结、逻辑推理能力[6]。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用PBL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可自行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问题探讨和收集,并制作成PPT在班级里进行讲解,通过和其他学生的现场答辩,完成对该部分的学习,同时,也可在课后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对于自己所准备内容的反馈意见进行汇总,对于教师来讲,也起到相应的教学启发作用。

4 小结

改革是发展的前提,但是传统依然不可忘却,在教育方法模式改进中,结合传统鉴别方法与中药质量评估的知识,注重其对于教学内容的补充,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中药鉴定学的学习虽然比较繁琐,但是只要在传统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就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随着近几年教学改革的实施, 中药鉴定学教学效果已明显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对于学生以及教师的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中药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