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西电力行业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项目简介

2019-03-20 01:57
广西电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成果电网

管理创新类一等奖

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优服务降投诉中发挥作用的研究与实践

完成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主要完成人:徐树峰 黄莹 兰国良 张丰和 苏宏宇

成果简介

2017年 7—12月, 南 宁供电局的95598客户投诉量为1609起,服务形势较为严峻。针对此问题,精益小组运用精益管理工具,找出19项主要因素和9个主要原因,明确了“12398投诉降低50%,有效投诉不超过10起,95598投诉同比下降40%;构建‘党建+’大服务风险防控体系”的工作目标。通过实施紧盯四个关键领域服务风险防控,强化三级先锋示范引领,构建三大服务管控机制,形成以“党建+”为内容的大服务工作格局的“4331”措施,先后制定出台了包括《南宁供电局2018年服务风险管控总体方案》《南宁供电局落实减少12398投诉十项举措工作方案》《南宁供电局低电压台区治理专项提升工作方案》,优服务、降投诉红黑榜,服务点赞台及曝光台两个公示载体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全员优质服务意识大幅提升,营销服务手段不断创新,有效降低了客户投诉,95598投诉降幅高达44%,12398控制在10起以内。在此期间,党员骨干牵头攻关的“党建+”大服务风险管控体系初步构建,全员优质服务意识不断强化。各级党组织围绕打赢优质服务翻身仗同心发力,带领和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聚焦优质服务短板弱项不断完善机制,改进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意识,在营销服务一线伫立起“党建引领 先锋耀八桂”的光辉旗帜,预期目标顺利完成。

该成果主要创新点为:

1.构建“4331”服务风险防控工作体系。“4”即重点紧盯供电质量、业扩报装、抄表计费、服务投诉四个关键领域服务风险防控;“3”即立足优服务、降投诉、促提升,强化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先锋示范引领责任落实与作用发挥;“3”即构建服务风险防控联动、客户问题处理协同、服务管理创新提升三大服务管控机制;“1”即形成一个以“党建+先锋示范”“党建+宣传造势”“党建+群团合力”为内容的“党建+”大服务工作格局。

2.创新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践。各级党组织党员主动将党建工作与营销业务和优质服务工作结合,实施多项党组织助力先锋示范成果,发布优质服务类新闻稿件100余篇,主动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城中村开展宣传等手段全面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合力。

效益或效果

2018年5—11月,南宁供电局客户投诉量降为905起,共计减少投诉704起,降幅高达44%,客户服务能力大大提升;客户服务管理机制完善;第三方客户满意度提升;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激发,组织力明显提升;电网企业良好形象充分树立。

该成果已经在南宁网区推广应用,对党组织发挥作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各级党组织推动党建“深度融合”有积极意义。“4331”的服务风险管控体系对系统性、规范性、全面性策划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积极意义。2019年4月1日,该成果获广西电网公司2018年度精益管理项目一等奖。

专家评语

项目推行的“4331”的服务风险管控体系相较常规的管理模式有显著改进,能很好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取得显著成效,值得重点推广。

项目对成果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分析论证充分,对于原有模式有较大的改进,使业务领域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成果报告条理清楚,图文并茂,文字准确精炼。

二、贺州电厂由传统煤电向绿色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创新转型实践

完成单位:华润电力(贺州)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左俊杰 郑运 田年盛 郭瑞来 王磊

成果简介

华润电力(贺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贺州电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建设两台1045兆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建设脱硫、脱硝、除尘装置,于 2012 年正式投产。该项目为广西首个百万级火电厂,首个“超低排放”火电厂,是国家“西电东送”广西境内重要的电源支撑点,是全国第三家、广西第一家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火电厂。

当前,煤炭价格处于历史高位运行,电能供应严重供过于求,电价下调,雾霾等问题导致环保政策压力陡增,煤电行业面临上下游及社会质疑的多重压力,生存面临巨大困境,亟需谋求转型升级。

贺州电厂打破煤电企业原有思维模式,由 “关门过日子”转变为“外出求生存”,主动寻找社会需求,开发建设新能源,构建多能互补示范基地,向用户提供综合能源服务,实施“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智慧能源”的发展模式。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结合自身特色,将大理石废浆应用于烟气脱硫,打破了地方发展“千亿元碳酸钙产业”的环保瓶颈,推动循环经济走向社会化大循环,在提供工业生产能源供给的同时,解决了污染物处理难题,甚至在地方扶贫、清洁乡村建设方面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贺州电厂不但是地方经济的推动者,也是生态环境的修复者。

该项目年创造效益 7189.03万元,随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产业规模扩大和商业价值释放带来产业聚集,未来价值持续提升,为困境中挣扎的煤电创造非火电收益、实现多元化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参与社会大循环提供借鉴,具有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意义。

效益或效果

经济效益:该项目增加光伏发电利润 200 万元/年;生物质直燃耦合发电节约燃料成本 30万元/年;大理石废浆的利用节省生产成本 2636.76 万元/年;供水、供汽等综合能源服务为示范区企业节约成本 5153.00 万元;2018年获得科技专项奖励资金450 万元。

社会效益:贺州电厂以火电机组为基础,实施光伏、生物直燃耦合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开发,同时创造性地将大理石废浆替代石灰石粉作为吸收剂循环利用于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系统,实现了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和循环利用,构建了“风光火生多能互补+社会大循环”商业创新模式,促进传统煤电升级为绿色环保高新技术企业,创造强大商业价值。同时通过发挥用能成本和服务优势,增加了地方招商引资吸引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评语

项目提出“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智慧能源”的发展理念,创新“风光火生多能互补+社会大循环”的商业模式,构建多能互补示、综合能源服务运营架构,实现经营模式由单一发电向多元化发展,促进传统煤电升级为绿色环保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成果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项目对成果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论证,成果相对于原有模式有显著重大改进,能给本企业带来显著的综合效益,对行业内其他企业有很强的学习、借鉴价值。

三、35kV~220kV电网基建项目施工图预算造价控制指标

完成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广西南宁彤茂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陆秋云 方明 王春艳 徐瑶 陈延超

成果简介

目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网公司)未针对施工图预算发布控制指标。南网公司每年都会发布输变电工程造价控制线对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进行管控,发布的控制线只有本体投资和静态投资,没有对应的边界条件,不便于设计单位进行对比分析。

该创新成果是在南网标准设计及典型造价的基础上,结合广西电网 2015—2017 年批复的施工图预算样本工程实际情况,由广西电网公司、广西南宁彤茂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历经半年时间共同研究形成,达到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促进造价管理向高质量、精益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该创新成果与南方电网公司发布的其它类似指标相比,具体有以下创新点:

1.广西电网公司在南方电网范围内首次开展施工图预算造价控制指标体系研究工作,并首次以工程量及单价指标相结合的形式,使指标更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可操作性。

2.线路工程通过实际案例并结合南方电网标准设计形成本次研究的边界条件,对地形、回路、耐张比例、风速、覆冰等对工程量变化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制定相应预算造价控制指标调整系数,在指标运用阶段可针对项目实际进行动态调整。

3.创新研究了耐张塔比例与线路工程塔材、基础砼、基础钢材量的模型关系,研究耐张塔比例调整系数,从而建立耐张塔比例与静态投资模型关系。

4.为软件开发单位实现预算智能评审平台提供技术思路、评审指标参考。

效益或效果

1.一级指标运用效果:一级指标是静态投资、单位投资为项目建设管理部门投资总体控制管理、设计单位总体设计提供参考标准。

2.二级指标运用效果:通过各类型项目二级指标中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本体工程费、其他费用等各项费用构成占比可以清楚看出哪项费用比重最大,应着重管控。

3.三级主要技术经济参考指标运用效果:一是为施工图设计方案优化提供指导依据。设计单位可运用《35kV~220kV 电网基建项目施工图预算造价控制指标》,对工程预算进行检验复核。通过将项目实际预算造价指标与施工图预算造价控制指标进行对比,当出现实际指标与预算造价控制指标差异过大时,则可反馈给设计人员,从超标的各分部分项工程费用控制指标入手有针对性的进行样本调整。使得在保证项目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促进精细化设计,确保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二是提高管理部门的评审效率。预算评审人员将项目实际预算造价指标与《35kV~220kV 电网基建项目施工图预算造价控制指标》进行对比,迅速判断预算工程量是否准确、投资是否合理,并针对偏差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及单位投资重点展开评审工作,以提高评审效率,形成施工图预算的闭环管理。

专家评语

该成果针对原来没有统一的施工图预算控制指标的问题,在南方电网范围内首次进行预算造价控制指标研究,应用多种分析方法,结合实际样本,建立具有广西特色的电网基建项目施工图预算造价控制指标体系,创意新颖,技术路线清晰,研究基础资料详实,标准化模块化研究、测算方法科学合理,指标层级覆盖全面,为造价管理、预算评审、施工图预算编制等提供依据和参考,在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以及促进高质量精益化造价管理方面,专业适用性强,属理论与思维创新。成果符合国家和南方电网经济技术政策、法规,经实践检验,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成果运用使得工作效率提高显著,并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已在广西推广,处于区内领先水平。

四、企业自建电网对主电网安全影响精益化管控

完成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百色供电局

主要完成人:黎天珠 张勋 温金盈 舒成章 李云飞

成果简介

广西境内有5家地方电力公司,是全国少有的“一省多网”模式,同时还存在一些大工业用户依托企业自备电厂和退出主电网的公用电源,联合形成的企业自建性电网,已建、在建的就有百色市、来宾市、贺州市三大企业自建性地方电网。其中,百色企业自建电网是广西区内最先建成、情况最为复杂、第一个投入运行的企业自建性电网。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一方面,百色企业自建电网进入发展快车道,企业自建电网的无序发展给主电网带来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诱发主电网发生振荡的风险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南方电网“185611”战略发展目标,对主电网的安全和可靠供电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严峻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百色供电局按照DMAIC的思路,从企业自建电网产生的背景出发,从改进电网管理方式、强化电网风险管控、创新技术手段、提升人员防范能力、促成制度落地等方面入手,探索出一整套有效防控百色企业自建电网对主电网安全影响的管理方法,确保了“西电东送”大通道的安全,为广西电网公司有效应对企业自建电网安全问题提供参考和新思路。具体措施包括:主动与电力监管部门建立沟通机制,消除监管盲区;创建“三方”协调机制,强化风险联动管控;创新监控手段;提升队伍处置能力。

主要创新点:一是探索出间接联网方式下对企业自建电网管控机制;二是首创了南方电网范围内企业自建电网振荡实时监控系统;三是建立与电力监管部门定期汇报机制,消除监管盲区;四是建立迅速隔离故障源技术手段,确保“西电东送”大通道安全;五是彰显主电网的安全优势,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理念。

效益或效果

通过这一系列完整而有效的措施,对比实施后与项目开展前数据发现:企业自建电网振荡和故障快速切除率达到100%,月平均振荡告警次数减少50%,超额完成既定目标,实现了企业自建电网安全风险有效控制的目标,大幅减少诱发电网振荡的潜在因素,实现企业自建电网故障的快速隔离,避免了对“西电东送”大通道的影响。通过项目开展,节省成本175万元/年,节省人力1015 人次/年。由于措施得当,彰显了主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优势,原来由企业自建电网供电的田阳铝站(原苏源铝)转到主电网供电,直接增加负荷150兆瓦,每年可增加售电量10亿千瓦时。2018年1月该项目获得南方电网公司2017年精益项目成果三等奖。

专家评语

该成果针对百色区域企业自建电网与主电网间接联网特殊的运行方式带来日益突出的安全问题,特别是严重威胁“西电东送”大通道安全稳定运行及云桂高铁等重要用户的供电安全,创建间接联网方式下对企业自建电网的管控机制和“三方”协调机制,首创了南方电网范围内企业自建电网振荡实时监控系统,完善快速隔离故障源技术手段,为电网调度及时准确快速判断和处理系统异常和事故、避免引发系统失稳创造了技术条件与组织保障。成果合理应用电力系统稳定技术,在电网调度管理上创造性地建立了特殊运行方式下的管控协调机制,技术路线清晰得当,符合国家和南方电网经济技术政策、法规,创新了思维、机制和方法手段,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成果运用不但对电网调度工作效率和规范管理提高显著,而且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提高显著。成果处于区内领先水平,可以在区内推广。

五、基于大安全监督和责任落实的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与实施

完成单位:大唐岩滩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王建川 粟永基 李建豪 谢建树 袁忠军

成果简介

本管理创新成果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和闭环管理理论,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构建“基于大安全监督和责任落实的安全监管体系”,体系由 “人防”“物防”“技防”三个子体系组成。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建设,构建水电企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通过体系正常运转,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监管、源头治理和前期处理,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可控在控。

“人防”体系建设主要通过优化现有安全监督管理模式,补充完善三级监督标准、特别是班组级兼职安全员监督工作标准及监督能力评价考核标准,解决安全网络、特别是班组兼职安全员及后勤兼职安全员发挥作用不大问题,全面提升三级监督网络监督执法能力,提升监督效能,保证体系有效运转,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人防”体系由生产、交通、消防、后勤等安全管理以及全员安全责任落实监督的三级安全监督网络组成,形成水电企业涵盖所有管理活动制度落实、责任落实监督的“人防”监督体系。“人防”体系建设主要工作包括:1.建立完善以现场风险管控监督为重点、以安全监督标准化为核心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健全监督网络和监督标准;2.建立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的监督机制;3.建立以依法监督为核心的监督人员执法能力评价体系并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执法效果评估,提高执法效能;4.建立以监督任务为主线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信息化管控平台,辅以技术手段,确保安全监督体系运转达到目标明确、标准完善、流程清晰、偏差控制、业绩评价、持续改进的要求,实现对安全生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全天候的大安全监管,解决安全生产监督全覆盖最后一米的问题,提高监督效能,督促安全保障体系有效运转,共同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物防”体系主要由厂区生活区严格实施安全设施标准化、门禁系统和检修现场硬隔离系统组成,将存在风险的区域用安全设施和准入措施进行隔离,防止发生人员误入带电区域和其它危险区域风险。

“技防”体系由工业电视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各类声光报警系统组成,自动监控设备设施、作业区域,险情出现时及时发出报警和自动处置。

“大安全监督和责任落实安全监管体系”管理模式属水电企业首创。岩滩公司通过体系有效运行,实现了安全监督无死区、责任无漏洞、风险管控到位,企业安全生产局面持续稳定,为企业经营目标实现奠定了基础,经营利润连续多年名列大唐集团10 强前列。

效益或效果

1.企业经营局面持续向好,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2.安全监督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了监督执法效能;

3.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4.促进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风险管控实现可控在控。

专家评语

该成果针对岩滩公司现有安全监督管理三级监督网存在工作标准不完善、安全监督未能全天候全覆盖落实,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有欠缺,监督保证体系存在漏洞等问题,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和闭环管理理论,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安全监督信息化管控平台,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评价机制,研究构建大安全监督体系,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提升监督执法效能,风险管控实现可控在控。成果技术路线清晰,符合国家和电力行业经济技术政策、法规,属机制与方法创新。成果操作性强,处于区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对促进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进步作用显著,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备可推广价值。

六、中低压配网运营管理提升

完成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主要完成人:叶锦雄 戴国有 韦恒 梁伟 陆振华

成果简介

为解决柳州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与电力生产之间的矛盾,打破部门壁垒,促进专业管理协同,解决规划、建设、生产协调难,规划项目与生产需求脱节的问题,广西电网公司选取柳州供电局为试点单位开展深化配网管理提升工作。柳州供电局按照“强化管理、建立机制、打造队伍、建设智能电网”的工作思路,理清并解决目前配电网存在痛点、难点问题,从组织架构设计出发,建立配网管理中心,建立规划研究小组、运维提升小组、图纸审核小组和配网自动化及智能电网研究小组四个工作小组,对每个小组的职责进行设计和界定,辅以高效组织绩效体系设计,打通配网管理上下游各环节,打造一张“规划好、建设好、运维好的智能配电网”,并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成果。

1.配电网规划建设方面:研究提出适合广西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和建设标准,开展城农网升级改造攻坚专项行动,满足中心城市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低于1小时及其他供电区域供电可靠性达到广西电网公司目标的要求,从源头上减少低电压情况的发生。

2.提升配网运维和技术装备水平方面:根据“185611”目标,提高配网主要设备技术规范,完善配网设备选型及采购策略,通过品控提升配网设备质量。改变配网重抢修轻维护的局面,配网线路和设备按期巡维率有明显提升,配网故障同比下降20%,对供电质量(低电压、频繁停电)投诉同比下降20%。

3.配网信息化及自动化建设方面:配网自动化覆盖率达90%以上,完成调度、生产、营销的配网数据融合,初步配网主要运行状态及运行指标的信息化监测及分析能力(如线路故障情况、配电负载情况,三相不平衡、客户电压监测等),有效支撑客户报装、配网运行和规划建设。

4.加强配网队伍人才培养,使员工业务水平适应客户需求的提升。

效益或效果

1.再造供电局配网管理业务流程,建立了中心运作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真正打破配网管理原有的部门壁垒,真正落实专业管理协同,大大提升配网管理效能。

2.配网管理中心在运作过程中不断研究探索形成的如“四案、三表、两图”配网综合整治套路、配网故障跳闸“亮灯”及“说清楚”机制、“客户经理+设备主人”等机制取得良好的实用性效果,非常具有推广意义。

专家评语

该成果针对中低压配电网一直以来在项目管理、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调整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探索建立低压网格化运维新模式,调整运营组织模式,优化配网抢修模式,完善综合治理以及绩效考核机制,实行中低压配网规划集中管理,建立问题集中解决机制,制度、流程、机制标准化。成果技术路线清晰,符合国家和南方电网经济技术政策、法规,在管理理论与思维、管理机制与方法手段上有所创新,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在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有明显改善,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对用电客户的供电方面,可靠性指标明显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显著。成果处于区内领先水平,并已在区内推广。

技术创新类一等奖

一、白泥替代石灰石用于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研究与工程应用

完成单位:国电南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黄书辉 李彬科 马双忱 郭逍 王万明

成果简介

广西地区造纸行业产生大量白泥,白泥碱性强且成分与石灰石有相近之处,故可以作为一种“以废治废”的循环利用脱硫剂用于烟气脱硫,可有效降低火电厂脱硫剂成本及解决高硫煤地区大量消耗石灰石带来的环境问题。该项目根据电厂区域内资源状况,提出白泥替代石灰石用于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着力提高环境资源利用综合效益,践行习总书记“两山”理论,对企业降本增效和改善本地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

该项目以燃煤电厂白泥脱硫系统稳定运行为主线,从白泥理化特性分析、白泥完全替代石灰石对脱硫效率及石膏品质影响、白泥脱硫系统调试及运行三个层面开展研究与实践。工程应用表明,白泥作为脱硫剂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减少资源的浪费,完全符合国家提倡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向。

该项目关键技术:1.按白泥脱硫特性进行科学设计,增设白泥掺配系统自动进卸料,搅拌与杂质初次分级。2.针对白泥脱硫理化特征,调整优化脱硫系统运行参数,并对脱水系统进行改进。

该项目创新点:1.在国内率先将白泥替代石灰石脱硫大规模(100%)应用于2台660兆瓦机组,实现了白泥作为脱硫剂完全替代石灰石的示范应用。2.根据脱硫剂本身理化特性,调整脱硫运行参数,通过协同控制达到最佳脱硫效果。3.是 “两山”理论及循环经济理念在电力行业的具体实践,实现工业园区生态工业的闭合循环,对电力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该白泥脱硫项目率先在广西国电南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0兆瓦机组大规模(100%)应用,其技术指标国内先进,适用于高硫煤地区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国电南宁电厂实施白泥脱硫后,脱硫系统运行稳定,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效益或效果

国电南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固废白泥替代石灰石脱硫,每年至少可消纳白泥10万吨;停运原石灰石湿磨制浆系统后,年可节电超过400万千瓦时,直接经济效益近1000万元。同时可减少白泥堆放或填满量,节约土地,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可减少石灰石矿开采,有利于防止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综合利用固废白泥脱硫属于循环经济项目,实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

专家评语

该项目将白泥替换石灰石粉应用于2台660兆瓦机组的脱硫剂,实现脱硫达标及系统运行稳定;通过协同控制以达到最佳脱硫效果,实现了白泥作为脱硫剂100%完全替代石灰石,效益显著。该项目初评时未达到一等奖所需的95分,小组讨论时认为国内能够使用白泥作为脱硫剂100%完全替代石灰石在国内应属首创,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均很高,故一致同意推荐一等奖。

二、数据驱动提升电网主设备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完成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尹立群 郭丽娟 胡军 张炜 张玉波

成果简介

电网设备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是“用好电”的关键指标,但装备驱动和规模驱动的传统电网业务模式受市场化环境制约,提升难度剧增。电网积累的海量历史业务数据,及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智能技术的兴起,为提升电网业务水平提供了全新技术路线。项目从数据获取与治理、高性能信息平台建设、数据驱动业务等环节开展研究与应用,攻克深度挖掘电网海量数据价值提升电力指标技术难题,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经李立浧院士为首的专家组鉴定,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构建输变配用电业务数据全面融合的电网运营数据驱动中心。采用全景模型数据填补及交叉自检、本体映射和网格计算等智能技术,实现150余类业务数据集成和治理,解决数据碎片化、孤岛化、低质量难题,为数据驱动提升电网业务水平提供核心数据支撑。

2.搭建支持电网井喷式数据与实时任务优化调度的海量数据管理分析平台。采用分布式并行、实时流处理等大数据技术,实现可灵活充分扩展的PB级海量数据分析计算能力,突破电网传统信息平台计算性能瓶颈,为数据驱动提升电网业务水平提供高性能平台支撑。

3.提出基于长期历史数据机器学习的电网主设备智能评价诊断和检修决策方法。采用局部异常因子、关联分析、随机森林等数据处理方法,挖掘出传统方法未能判断的异常设备130余例,正确诊断三比值法误判的油色谱异常变压器3台次,近年准确预测线路覆冰风险(厚度及增量)49条次,并实现主设备缺陷个性化画像评估和差异决策,克服阈值比较和传统打分模式局限的通病,为数据驱动提升电网业务水平提供可靠方法支撑。

4.提出深度融合供电服务大数据特征与服务质量指标的业务优化方法。采用层次分析及模糊评价建立评判模型,基于多源特征及可变指数绘制客户画像,实现与设备运维等业务关联的工单差异化处理,摆脱客服效率低、差错高、服务不精准等困境,支撑广西电网能源监管热线12398投诉低于全国平均值65.7%,供电服务热线95598投诉下降38.3%。

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电网企业,并延伸至发电、交通、环保、咨询等领域。近三年,广西电网电力事件数同比连续下降34%、27%、76%,2018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的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中排名第一(104分)。成果有效服务1241万用户,客户服务水平位于公共行业客户满意度测评第一;支撑广西电网电费回收率达100%。成果近三年累计销售3.19亿元,新增利润10089万元,节支8683万元。成效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刘启宏肯定。

成果发表论文30篇(SCI/EI收录14篇,中文核心6篇),申报标准2项;获授权专利35件(发明专利20件),软著7项。

效益或效果

项目以数据获取与治理、高性能信息平台建设、数据驱动业务应用为抓手,推进数据驱动的电网业务模式变革,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建设电网运营数据驱动中心,接入主、配网及营销、计量系统64套,接入数据总量达6.5TB,实现150余类业务数据的集成和治理,数据规范性提升86.95%,完整率提升至91.4%。

2.运用数据驱动的监测预警技术构建防治电网事故的第一道防御系统,有效防治复杂气候环境及输变电设备自身故障导致的大面积停电事故。成果应用以来,持续深入监测预警及诊断分析 504 台变压器/高抗、4138台电容式电压互感器、30431 台电流互感器、22579 台避雷器等关键变电设备,以及1496条输电线路的海量试验和状态监测数据,通过重点梳理、管控高风险设备,及时制定针对性的应对、处置策略,将故障消除于萌芽状态。

3.在电网关键设备个性画像和差异运维技术、电网主设备智能评估和风险预警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并在南方电网公司网级主站系统推广应用。采用离群点检测分析方法,累计筛查出传统方法疏漏的136例试验数据异常变电设备;采用自适应集成机器学习方法正确诊断三比值法误判的油色谱异常变压器3台次;采用随机森林等集成机器学习方法准确开展2018及2019年覆冰期间广西电网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覆冰增量及覆冰预测等。

4.在通过电力用户海量详细负荷数据分析用电行为和用电特征基础上,率先实现客户服务省级集中运营,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分组识别广西1241万电力用户,制定差异化服务策略,助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电力营商环境。

5.在构建市场营销与客户服务多源特征体系基础上,综合分析不同投诉类型的关联性,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

6.成果成功延伸应用至发电等多个领域,如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成果中海量分布式存储管理、高性能并行计算、分布式处理以及可视化等技术开发了三峡电厂设备多维度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跨领域的数据处理。

专家评语

在全球数字化发展趋势和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大背景下,该项目通过构建构建输变配用电业务数据全面融合的电网运营数据驱动中心等方面,从数据获取与治理、高性能信息平台建设、数据驱动业务等环节开展深入研究,取得发表论文30篇,获授权专利35件等诸多优秀创新成果。2019年,项目整体经中国工程院李立浧院士为首的专家组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成功应用于电网企业,成果近三年累计销售3.19亿元,新增利润10089万元,节支8683万元,取得巨大经济效益,为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三、配电网状态感知、故障自愈及清洁能源接入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

完成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周杨珺 李珊 吴丽芳 梁朔 陈绍南

成果简介

长期以来配电网面临基础薄弱、运行环境复杂等严峻形势,是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环节,在广西主要表现为:配电网状态感知能力不足、故障率高且处理难度大、与分布式清洁能源交互不友好等。

项目团队历经6年技术攻关及实践,突破了配电网状态感知、故障自愈、清洁能源接入控制关键技术,建立了符合广西发展特点、兼顾经济性和实效性、支撑城乡配电网可靠运行的技术体系,研制了系列技术装备并实现了工程应用,获得重大创新性成果,得到人民网、新华网、《广西日报》等媒体报道。项目成果先后经中国科学院卢强院士、中国工程院余贻鑫院士为首的专家组评价认为主要核心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建立了全领域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体系,提出了基于可靠性提升措施量化分析、设备状态多时间尺度评价、系统状态实时感知的配电网薄弱环节分析和风险辨识技术,研发了全信息采集终端及配用电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了多源信息融合的配电网薄弱环节量化分析和风险可靠辨识。

2.首创了基于高频信息捕捉及信息特征优化匹配的故障诊断技术,研制了配电线路在线高频智能录波装置,提出了基于基因信息特征归类匹配技术的自适应故障诊断模式,建立了基于故障特征基因库算法的省级多工况运行诊断系统,实现了配电线路广域监测及精确诊断。

3.首创了功率方向识别双向闭锁保护、接地选线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技术,实现了配电网故障可靠隔离及负荷安全转供。研制了配电线路双向闭锁保护和高可靠接地选线故障定位装置,在广西实现首次工程示范,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4.首创了清洁能源接入配电网的电压最优模态匹配和双层协调控制技术,研发了小水电并网控制器,解决了清洁能源接入造成的电压越限问题。提出了基于MPPT的自适应孤岛检测算法,实现孤岛检测时间不大于35毫秒,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检测盲区、注入谐波等问题。

项目获专利授权52件(发明专利22件)、软件著作权7件,发表论文27篇(SCI/EI收录2篇),出版专著2部。近3年累计销售额2.57亿元,新增利润4442万元,新增税收784万元。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多项空白,并在广西电网全面应用,显著提高了配电网可靠运行水平和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优化了电力营商环境,为广西能源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效益或效果

该项目成果基于电网多年的技术研究及实践,深入分析制约配电网发展的资源条件,从“防范与应对”两个维度突破了配电网状态感知、运行诊断、故障自愈、分布式电源并网控制关键技术,研制了系列关键技术装备并实现了工程应用,获得了重大创新性成果。

1.开发了全信息采集终端和配用电信息集成平台,接入运行、生产及营销系统数据,覆盖6座110千伏变电站、106条10千伏馈线,接入233个配电终端开展应用,提升了配电网改造投资精准度和高效运维水平。

2.研制一种高频率的配电线路在线智能录波装置,建立基于基因信息特征归类匹配的自适应故障诊断模式系统,解决了配电线路广域监测及精确诊断的问题,试点线路“原因不明”故障类型同比下降15.77%。

3.研制了配电线路双向闭锁保护和高可靠接地选线故障定位装置,装置已在8条10千伏配电网线路进行示范应用,实现了配电网故障可靠隔离及负荷安全转供,丰富了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

4.研制了小水电无序并网控制器和光伏并网综合测试平台,实现电压的综合协调控制,沿线电压可控制在±7%范围内,为清洁能源有序并网消纳提供了技术手段。

专家评语

项目立足于广西配电网状态感知能力不足、故障率高且处理难度大、与分布式清洁能源交互不友好等实际问题,深度开展技术攻关及工程实践,建立了全领域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体系,首创了基于高频信息捕捉及信息特征优化匹配的故障诊断等多项技术。2019年,项目整体经中国科学院卢强院士为首的专家组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外行业科技发展领域多项空白,并在广西、广东电网试点应用,显著提高了配电网可靠运行水平和清洁能源消纳能力,近3年累计销售额2.57亿元,新增利润4442万元,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四、蓄电池不间断充放电转接箱

完成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主要完成人:吴舟舟 戴振光 卢琪琦 罗鹏远 林庆达

一、成果简介

蓄电池是直流供电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电力系统因蓄电池容量不足引发的事故事件屡屡发生,最高可导致一级电力安全事故事件。定期开展蓄电池核对性充放电试验是检验蓄电池容量、维护蓄电池健康的最有效方法,因此通信人员每年都必须开展大量蓄电池核对性充放电试验。

传统蓄电池核对性充放电试验存在以下风险:一是需要在两个独立的工作地点进行复杂的拆线、接线操作,作业风险高,试验过程中一旦发生外部电源中断将直接导致设备停运;二是单套蓄电池组通信电源设备在开展充放电试验时无法满足《南方电网通信电源技术规范》中“直流母线在正常运行和改变方式的操作中,严禁脱开蓄电池组”的管理要求;三是蓄电池退出和投入过程中,存在正负极接反等短路风险。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以上难题的装置,提高对蓄电池核对性充放电作业安全性和电源供电可靠性。

该项目主要创新点如下:

1.实现主、备蓄电池组无缝投退。增加主蓄电池、高频开关电源、充放电机、备用蓄电池等相互独立的接线端子,利用母线倒闸操作原理,通过先投后退的操作顺序,实现了主、备蓄电池组无缝投退,保证任何时候直流母线均不脱开蓄电池组。

2.将两个独立工作地点缩小至一个工作地点。将转接箱安装在蓄电池室内,转接箱具备主蓄电池电压、备用蓄电池电压、直流母线电压、负载电流等监控信息,整个充放电试验只需要在转接箱上操作,不仅消除了不同工作地点存在的盲区,还能在操作中实时监控整个通信直流电源的运行状况,提高作业安全性。

3.具备蓄电池极性自动校验声光告警功能。当蓄电池极性接反时装置产生声光告警,提醒工作人员极性接反,切勿合上熔断器,从技术措施上杜绝误操作导致直流电源短路失压的可能。

目前蓄电池充放电不间断转接箱已应用于220千伏科园站等变电站,在蓄电池核对性充放电过程中使直流系统脱离蓄电池运行时间由至少2小时降低至0分钟;通过倒闸操作替代拆装线作业,使试验全过程需拆除、安装原直流系统连接线次数由4次降低为0次。整个试验过程不对原系统任何连接线进行拆装,降低作业风险。

效益或效果

2017年投入使用以来,每年为企业节省开支1.56万元。目前蓄电池不间断充放电转接箱已与南宁耀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创新成果孵化合同,成为广西电网首批3个创新成果孵化项目之一。

专家评语

项目成果实用性较强,对原有技术模式有重大的改进,很好地解决了生产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对降低作业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作用明显,具有很强的推广性。项目成果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一项,为广西电网首批3个创新成果孵化项目之一。

五、高频快速试送定位装置的研发推广

完成单位:广西电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

主要完成人:黄梁英 党广宇 何达秋 黎玉庭 黎想

成果简介

配电网是电力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面向千家万户,是重要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提升配电网故障的快速复电速度对于提升配电网的经济效益、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安定至关重要。

接地故障在配电网故障中占90%以上,传统的接地故障定位主要是先通过倒闸确定故障线路,然后由人工沿线路通过肉眼观察来查找故障点。传统的故障定位方法不仅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也难以发现绝缘子击穿、避雷器内部故障等隐蔽故障,加上广大农村山区交通落后环境恶劣,因而故障查找时间长,造成的经济损失大。该项目在直流试送技术、配电网故障定位、轻型仪器备用电源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了集技术、装备和应用于一体的系列成果,研制出高频快速试送定位装置,提高了配网故障点查找的速度和准确度,大大提升了配网复电效率,主要创新点如下:

1.提出了一种通过直流电源模拟配电线路实际电压判断线路故障的方法,研发出10千伏直流试送技术和35千伏直流试送技术,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正常线路停电、电网设备易损坏的问题,提升了配电复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快速排查出故障段。

2.提出了一种路径特征频率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新方法,研制出配网线路故障快速定位装置,提升了配网故障点的定位速度与准确性。

3.发明了一种轻型智能应急电源,解决了一般仪器户外作业过程中使用较为笨重发电机运输不便的问题,提升了高频快速试送定位装置及相关仪器户外作业的效率。

效益或效果

项目成果形成了一系列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特色产品,增强了设备生产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为产品使用企业(电网企业)提升配电网的快速复电及故障点准确排查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技术手段,以其高效、准确、省时省力等优点,被应用在多个台风后社电网故障的故障排查中,产生了明显了经济和社会效益,新增销售额达200多万元,利税40万元。项目成果获得2018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奖,2018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二等奖,2018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南宁赛区二等奖。

专家评语

该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通过直流电源模拟配电线路实际电压判断线路故障及故障定位的方法,并研发出35千伏、10千伏高频快速试送定位装置,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正常运行线路停电、电网设备可能遭受损坏、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提升了配电线路复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目前已在南方电网的广西、云南、贵州电网和深圳供电局使用)。该项目已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

六、二次压板智能核对校验APP

完成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贺州供电局

主要完成人:朱明增 刘小兰 李旭横 陈极万 陈琴

成果简介

该成果利用图像分析技术,结合平台搭建压板在线识别处理服务,通过前端APP采集现场压板图像,智能识别压板状态,与后台压板定值自动匹配校验,生成核对报告,结合状态修正机制,实现保护压板自动核对校验功能,达到一键核对的效果,将定值、图片、状态、核对信息等用电子报告存档形式取代传统的纸质检查表,便于管理、查阅、事故追责等。

通过该项目实施,解决压板人工核对的难题,已在贺州、贵港等网区推广使用,另有深圳、东莞、韶关、南宁、玉林等10余个网区注册体验,APP下载安装量达上百次,注册用户数百个,目前已完成厂站核对500余次,校验压板数超过80万个,节省人工上千小时,识别准确率达99%,生成电子报告存档上万份,每年产生经济效益50多万元。

该成果有以下三个功能:

1.压板状态自动识别:只需对保护屏进行现场拍照,APP会快速、准确地自动识别当前压板的状态。

2.压板状态自动校验:APP会自动将压板识别结果与系统的标准压板状态表进行匹配校验,判断当前的压板状态是否与标准压板状态表是否一致,实现自动校验。

3.压板核对智能分析:系统将压板当前状态和标准值进行智能分析对比,将状态不匹配的压板一一列出,并用不同颜色标出,生成1份报告,便于分析,存档。

效益或效果

贺州供电局管辖变电站有9座,每月需要对压板状态核对一次,还有节假日、大型活动等特巡,以及计划停电,事故处理,运行方式调整等,考虑人力、差旅、资源、设备风险,综合评估,通过使用本成果后,平均一个站每月核对4次,每次可节约成本为1200元,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51.84万元。

通过扫二维码下载按装即可使用,零成本,可复制性强,这是一款自动识别,智能分析为一体的智能APP,按传统的压板核对方法,平均一个220千伏变电站压板核对需要120分钟,使用本成果后,只要5分钟,打开APP简单拍照,实现一键核对,操作简单,识别精准,大大缩短核对时间,提高工作效,成果已获得2项软件著作权,另有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在申请受理中。

专家评语

该项目利用图像识别技术,结合平台搭建压板在线识别处理服务APP,实现压板状态自动识别、自动校验、压板核对智能分析等功能,只需利用APP 拍照就能实现自动核对,大大减轻核对压板的工作量和差错率。该项目创新性强, 属国内首创,有查新报告,已获得2项软件著作权,另有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在申请受理中;实用性强,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目前已在贺州、贵港等网区推广使用,另有10余个网区注册体验。

七、微机五防检修隔离管理系统项目研制与应用

完成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主要完成人:石易 覃汉宇 徐春花 杨波 陈炜智

成果简介

原有的微机五防系统对检修作业面管控功能不全面,特别是外单位施工、检修、试验、继保等多专业同时作业时,作业点技术手段管控缺失。因目前管理方面的特殊要求,倒闸操作、检修作业过程中仍存在着易发生误操作安全隐患。

为解决问题,通过对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进行功能扩展,最大限度的利用变电站现有的硬件设备,保持原有操作习惯,即电脑钥匙、传输适配器、五防锁具等硬件设备均保留不动,通过对现有五防系统及电脑钥匙软件进行升级,使其具备运行倒闸操作打开刀闸机构箱逻辑,杜绝运行人员在正常操作及设备维护中使用万能解锁钥匙;实现检修隔离闭锁系统与与现微机五防通信,增加检修作业期间各作业面开锁功能,规范作业地点;增加检修隔离闭锁装置、检修开锁及隔离授权钥匙、临时锁具及附件等,完善目前对权限交接的管理和强制隔离闭锁功能。主要有以下成效:

1.实现了在不增加设备硬件、不增加操作步骤,保持原有操作习惯的前提下,实现刀闸机构箱使用五防电脑钥匙开锁,杜绝了在正常操作时使用万能解锁钥匙。

2.实现隔离设备权限的管理,运行人员与检修人员共同管控隔离面设备的操作权限,防止运行人员在未收回全部工作票,现场作业人员未撤离的情况下送电,从而保障检修区域的安全。

3.实现检修设备操作的管理,检修期间,设备传动可由检修人员开锁操作,开锁设备具备防误判断,既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量,又可防止检修人员误操作,且传动设备可无序、多次开锁。

4.实现多任务管理,以技术手段保障多任务、多专业、多班组交叉作业时隔离面设备的权限管理。

效益或效果

南方电网新版《调度运行操作管理规定》对处于冷备用(检修)状态的一、二次设备操作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与传统模式不一致,现场大量接地安全措施由值班员管控。为保证安全,检修隔离闭锁装置的配置在技术上解决了现场检修工作未完工造成误送电的风险。微机五防检修隔离管理系统已在广西电网公司全网110千伏以上变电站应用,成果实施后可以解决运行人员、检修人员误操作的安全隐患,避免人为的电力安全事件发生,经济价值不可估量。该职创项目已通过广西电网公司验收,并在广西电网全网推广应用。

专家评语

该项目通过对现有微机五防系统及电脑钥匙软件进行升级,使其具备运行倒闸操作打开刀闸机构箱逻辑,杜绝运行人员在正常操作及设备维护中使用万能解锁钥匙;实现检修隔离闭锁系统与与现微机五防通信,增加检修作业期间各作业面开锁功能,规范作业地点;增加检修隔离闭锁装置、检修开锁及隔离授权钥匙、临时锁具及附件等,完善目前对权限交接的管理和强制隔离闭锁功能。成果实施能比较显著解决生产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可以解决运行人员、检修人员误操作的安全隐患,避免人为的电力安全事件发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申报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较强的可推广性。

猜你喜欢
成果电网
“深信”成果展示
穿越电网
验收成果
图说电网
工大成果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电网也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