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中的实践分析

2019-03-20 07:48彭亚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5期
关键词:后柱活动度入路

彭亚勇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湖南省株洲市 412000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是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常见类型,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周围损伤。胫骨平台骨折根据CT扫描结果可以将胫骨平台分为内柱、外柱和后柱,其中后柱骨折位置较深,且骨折周围组织结构复杂,手术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相关研究显示[1],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且术后恢复缓慢,膝关节功能往往难以恢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积极探讨理想的手术方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常规入路创伤大,术后创伤性应激反应严重,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符合此类患者的解剖特点,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理想。为探讨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在此类患者中应用的优势,本文特对既往收治的62例实施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实施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CT检查明确骨折的情况并实施手术治疗,均有完整的治疗和随访资料,排除单纯胫骨平台前柱骨折患者、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存在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或罹患恶性肿瘤者。根据入路方式分为A组(32例,采用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方式进行手术)和B组(30例,采用常规入路方式进行手术)。A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5.7±8.6)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5例、高处坠落8例、摔伤6例、其他3例;B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6.2±9.0)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4例、高处坠落7例、摔伤7例、其他2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均采用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进行手术,选取侧卧位,下肢略屈曲并放置垫枕,取后内侧倒L形切口,长度为12~18cm。沿着腘横纹向内侧延长,向下沿着弧形轨迹对腓肠肌内侧做延长切口,对小腿后侧筋膜分离并提起。注意在对皮瓣进行广泛分离的过程中需要保护腓肠内侧皮神经以及小隐静脉,切口远端不能损伤大隐静脉以及隐神经。做手术床后采用克氏针对内侧骨块固定,并选取合适大小和规格的钢板对后内侧柱进行内固定。关闭切口前对膝关节稳定性进行评价,若明显不稳则需要及时修复软组织,不需要缝合深筋膜,留置引流管,直接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B组均采用传统入路方式进行手术,选取侧卧位,下肢略屈曲并放置垫枕,取常规切口,与A组不同的是,A组横行部分达到腘横纹中大约2/3的位置处,而常规切口只需要横行部分只需要达到腘横纹即可,其余操作均与A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恢复下肢力线及关节面高度时间; (2)对比术前和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膝关节HSS评分,其中膝关节屈伸活动度采用CT检测;HSS评分理论范围为0~100分,评分越高认为膝关节功能越理想。

2 结果

2.1 2组手术指标和术后恢复指标对比 A组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恢复下肢力线及关节面高度时间均短于B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指标和术后恢复指标对比

2.2 2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HSS评分对比 2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膝关节HSS评分均远高于术前(P<0.05),且术后6个月A组数据均远高于B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HSS评分对比

3 讨论

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中,常规入路方式手术后关节面高度丢失、再次塌陷移位、解剖力线改变以及膝外翻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均较高,虽然能够暂时满足患者复位和固定等治疗需求,但是术后恢复缓慢,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均不理想,很容易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2]。因此临床医生需要积极、创新探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手术中理想的入路方式。

本文中,A组手术指标和术后恢复指标均明显优于B组,术后6个月2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HS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且A组均明显优于B组,可知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手术中采用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形式不仅能够减轻术中创伤,加快术后恢复,并且还可保证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要求横向部分切口达到腘横纹中大约2/3的位置处,能够为手术医生提供广阔的术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且还可确保术后快速恢复[3]。另外该入路方式能够避免关节面高度丢失、再次塌陷移位、解剖力线改变等并发症,确保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既往研究指出[4],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中应用不仅符合解剖结构的特点,并且还有助于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建议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中应用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方式,相较于传统入路方式能够改善手术指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升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后柱活动度入路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分析
应用MIMICS软件对髋臼后柱顺行螺钉骨性通道参数的测量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46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