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新媒体环境下,正确解读红色文化的价值与内涵,分析其传播过程中的困境与问题,找寻提升其传播效果的传播路径是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 键 词】新媒体;红色文化;传播路径
【作者单位】李琳娟,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体舆论场域中沂蒙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与策略研究”(18CYMJ2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2.022
红色文化指的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洗礼,由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出的先进文化,以及形成的革命文献、文艺作品、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等非物质文化形态,也包括革命遗物、战争遗址、革命根据地、纪念场所和领袖人物的故居等物质文化形态,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红色文化又具有动态性、发展性和传播性。红色文化多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相联系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具有民族性和鲜明的中国秉性;同时,包括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整个人类进步文明,具有世界性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价值与内涵解读
红色文化富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强烈的意识形态,是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影响下,红色文化在民族独立与复兴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深刻历史内涵的文化形态。随着时代发展,这种历史内涵与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同时,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历史遗产的重要部分,是贯穿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重要历史记忆。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是能够广泛传播的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传播红色文化在政治宣传和提升文化价值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红色文化传播具有政治宣传的精神价值,既是重温党的早期奋斗史,探索中国革命成功的法宝,也是展现执政党政治素养的媒介。红色文化的形成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取得成功的强大文化支柱。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其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有助于引导人民,特别是新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政治价值观。同时,红色文化传播具有实现经济效益的现实价值。新时期,红色旅游经济迅速兴起,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迅猛,逐渐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红色精神为当地区域经济的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为经济的和谐良性发展营造了健康环境。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红色文化本质是一种大众文化,是普通人民在支持革命、参与革命、投身革命和献身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能有效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繁荣,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红色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加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增强红色精神软实力,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著手。一是要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挖掘、整理与研究,增强对革命历史文献资料、回忆录深度挖掘、细致整理和保护收藏的力度。二是要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搭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媒体传播平台,通过纪念场馆的建设、开放,吸引更多民众接受教育和熏陶,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度,增强红色文化的渗透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三是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使用,优化红色文物收藏与展出环境,加强对文化资源物质和非物质本体的保护,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保护为基础带动开发利用,深度发掘红色资源潜力,利用市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发扬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对维护党和人民的关系,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培养青年一代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有重要意义。当下,红色文化面临传播方式古板、老化,无法与新时代媒体相融合等困境。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主体要将信息的传播形式与公众的信息接收习惯、偏好相结合,以讲好红色故事为突破点,充分借助各种手段、平台将红色故事传播到更为人所知的时空领域。
二、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播的困境
红色文化是我国在特殊时期留下的历史印记与精神财富,是我们要铭记的历史。当下,尤其是年轻人对红色文化兴趣不高。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功能加大红色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精神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空条件下,红色文化精神始终承载着凝聚精神、推进发展的历史使命。
1.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的边缘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我们在传播红色文化资源中,既要保护现有物质形态的遗迹、遗产,也要弘扬红色文化非物质形态文化。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没有跟上新媒体的发展速度,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传播内容是传播过程的核心。在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的传播内容、主题与新媒体传播要求不够契合。第二,传播手段是传播过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当下,我国对红色文化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传播的渗透力依然不够。第三,传播力度与广度不够。传播学理论中的把关理论是指传播主体根据不同的传播标准和目的对传播信息进行加工和选择的过程,为争取更多有效的受众,而不断改善信息传播内容、方式和渠道,最终达到传播目的。因此,传播主体在红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应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传播边缘化的现状分析,加大对传播价值的认识,掌握新媒体环境下新的传播理论及手段,增强信息技术在传播中的应用,不断扩大传播空间的维度。
2.红色文化资源过度商业化、消费化的传播现状
红色文化资源在市场经济下得以传承发展,因与市场、商业和消费的挂钩发展而不断彰显社会效益的生命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激活了红色文化中与市场经济相关的基因,通过扬弃、转换与开发,生成了一系列的经济效益。红色文化的传播为当地区域经济的建设营造了良性的环境,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红色文化以新的内容形式通过各种渠道蓬勃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成为当地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过度商业化和消费化的开发理念极易使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精神传承受到损害,利益主体因市场利益的驱使,导致在某一时期或者某一区域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谋取利益的手段。比如,新媒体的发展促使影视网络迅速发展,一些影视制作公司将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红色经典进行了现代化演绎,但由于利用过程中对其内涵把握不到位,甚至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将红色经典庸俗化,违背了开发红色经典的初衷。
3.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困境
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播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传播内容陈旧、传播形式单一、传播路径过窄和受众需求偏离。新媒体的发展促使海量信息以开放、迅捷和生动的方式传播,传播渠道增多,传播形式多样促使文化传播路径变宽。通过新媒体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拥有较传统媒体更多的受众,但其影响力与知名度还远远不够。究其原因,一是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整体传播过程研究不足。红色文化传播主体对传播路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的整合研究力度和创新研究力度不够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历经革命战争、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阶段,并随时代变化不断变化,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要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及时更新红色精神的相关主题信息,确保以鲜明的作品主题为传播内容,增强对不同阶层受众的吸引力。红色文化传播主体要把流行元素融入红色文化,结合现实的自然环境、革命历史精神和旅游经济生态,增加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的趣味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拓宽传播渠道,更新改善传播形式,增强传播实效性。二是对传播受众的需求挖掘不够。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的需求伴随多元价值观念的诞生而变得多样化。1970年,美国传播学学者蒂奇纳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假说”理论,即随着新媒介多样性的发展,在信息获取总量和信息获取速度方面,社会经济条件好的群体比经济条件差的群体更占优势,随着时间的累积,这两类群体的知识沟也会逐渐变大。在文化传播研究与实践方面,我们应该了解传播受众的真正需求,红色文化资源在传播过程中要区分各类受众,注重传播内容、路径和方式,把握“知识沟假说”理论,加强新媒介的应用,确保社会成员享有均衡获取信息的畅通渠道。
三、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对文化传播进行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划分:文化精神的接触与显现阶段;文化内涵的选择与采纳阶段;文化元素的认同与融合阶段。红色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路径也遵循这三个阶段理论。
1.红色文化接触与显现路径
传统媒介下,信息的传递遵循随距递减原则,即物质或者信息的传播随着传播源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递减的原则。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信息传播的物理通道发生了本质性改变。新媒体,尤其是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让受众与传播者角色融合,人们既可以作为信息的受众,也可作为信息传播者。新媒体的应用改变了陈旧的信息传递方式和社会架构,让人们参与到便捷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导致规模化传播的边际成本递减速度非常快。因此,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应加大新媒体的应用,通过选择正确的内容营销团体,可新建平台账号,借势红色文化的热点,进行经典红色影像展播,利用视频流提高观看量,还可联合红色文化省市宣发大V,创建红色文化新媒体矩阵,进行内容转发,增加阅读量,扩大内容宣传,共同促进红色文化的弘扬。红色文化传播主体还可创建话题征集,借助红人力量,吸引网民来到革命老区感受红色文化。此外,红色文化可加大推广的投放力度,将微信、微博的自媒体优势充分利用,显现红色文化精神,让更多的人接触红色文化。
2.红色文化内涵选择与采纳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形态多样,互联网的信息浩如云烟,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获取信息的途径因人而异,不同年龄、职业和爱好的人对信息选择和接纳有着不同需求与方式。红色文化传播最重要的就是获得大众对传播文化的认同感。文化认同是大众对文化的认可、接受并不断自觉实践的过程。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内容的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具有新的特点,受众的选择和采纳心理也在发生变化。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应按照正确的舆论方向、不同受众的需求准确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运用当下广电网络、互联网和通信网络等一网多维的传播体系,把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进行融合,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实现信息传递。红色文化传播主体在不同新媒体传播媒介过程中,应注重不同的现实操作方式,比如,对网站用户,可以使用丰富的文字图片进行表达;对微博、微信自媒体用户,则要加强对绚丽图片和简单生动语言的使用,根据不同受众多层次的需求开发和传播红色文化。
3.红色文化元素的认同与融合路径
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认为,传播学研究的大部分(或绝大部分)内容是研究传播效果的问题。传播效果体现了信息传播对受众思想、行为的影响程度。红色文化元素在传播受众中的认同度与融合度是衡量其传播效果的重要依据。现代社会,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新媒体环境下,海量信息通过各种传播渠道进入人们的知觉与印象体系,制约并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态度和行为,这种效果被称之为“视野制约效果”。这种效果通过媒体传播的舆论导向功能形成新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又通过舆论监督和大众的认同、融合来反馈媒体传播的效果规范。传播的过程不再是单向的传递,而是双向的沟通;不是线性的灌输,而是网络化的合作互动,受众既对信息进行吸收,还对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进行不断反馈。反馈是一种强有力的信息回应工具,是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回应与对话。如果缺少反馈或者反馈微弱,就会使传播对象感到失望,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因此,媒介和传播者应重视并及时收集受众的反馈信息,并对其反馈做出回应。在红色文化传播中,依靠新媒体的互动性,传播主体要了解不同受众需求的差异,在红色文化传播时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将传播内容与不同媒介形式相结合,并充分发挥不同新媒体的优势,将休闲、艺术、娱乐与红色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让受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红色文化元素的存在,并对其产生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考察时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 人民日报,2013-11-29.
[2]方元务. 弘扬红色文化 夯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根基[J]. 继续教育研究,2013(2).
[3] 王爱智. 沂蒙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研究[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3(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罗国杰.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徐东升,李纪岩. 基于沂蒙精神育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7][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 大众传播模式论[M]. 祝建华,武伟,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