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呈现:新媒体视阈下我国科技期刊传播策略研究

2019-03-19 11:55赵卓伦
出版广角 2019年2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期刊内容

【摘 要】 科技期刊作为传播科技信息的媒介,具有媒介组织和传播的作用。文章从科技期刊的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出发,在内容生产、信息管理、融合传播、垂直传播、矩阵传播、智能传播等方面探索科技期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方式与策略。

【关 键 词】科技期刊;新媒体;融合传播;垂直传播

【作者单位】赵卓伦,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2.005

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科技期刊迎来发展的春天。会议强调了“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1]。科技期刊作为传播科技信息的媒介,具有媒介组织和传播的作用。科技期刊同大众传播媒介一样,从组織到传播都受到媒介环境变化的深刻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兴盛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兴起以来,我国的科技期刊出版面临着“编辑模式”“发行方式”“出版经济”“编辑人员”等方面的巨大挑战[2]。然而,科技期刊小众化、专业化、科技化的传播需求与新媒体的传播特质相适应,为此,我们从科技期刊的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出发,探索科技期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方式与策略。

一、内容组织

1.内容生产数字化

在信息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要适应媒介环境变化,首先应注重内容生产的数据化。

在收集稿源阶段,我们可以建立数字平台,通过关键词等对来稿进行信息化筛选和自动处理,减轻人工作业压力。同时,借助社交媒体,建立知名学者、科技人士、相关领域专家个人信息数据库和关系网络,搭建他们的个人社交媒体信息追踪平台,并完善重要国际期刊数字监控平台建设,通过关键词等抓取有效数据并了解他们的最新研究动向,及时进行约稿。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平台,分析国内外最新研究动向,适时抓住热点进行选题策划。

在审核稿件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对来稿的数据和关键词筛选,提高审稿效率;通过开放数据库进行数据核对、数据生成等;通过软件进行文字校对、自动校排。此外,还可以对作者稿件进行个性化审核,例如,“在大数据平台中构建智能编辑管理模块,将稿件提交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进行甄别,及时对文稿的原创性、前沿性等进行智能检测,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稿多投、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现象的发生。另外,还可以应用作者分级模块,将作者的基本信息、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等信息录入存储,运用大数据进行信息分析,将作者进行学术等级的划分,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可以对稿件进行个性化处理”[3]。

在编排制作内容阶段,运用数字化专业内容制作工具,在满足图形、图像、表格、公式等多种科技内容的印刷需求的同时,我们可以根据移动化阅读的需要进行音频、视频等内容发布并满足交互式内容的设计需要。同时,通过专业制作工具和平台制作适应融合媒体发展需求的内容,还可以将适应数字出版发展要求的HTML5、电子出版等数字内容纳入云平台,实现内容在云端的预览、管理与发布。

2.信息管理平台化

信息管理能够考验媒介组织在信息内容的开发、运营、组织、管理、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作为一个巨大的平台和工具,倒逼传统媒体和出版业改变既有的信息管理方式,实现信息采集、管理、组织、营销等方面的一体化。正如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体正在探索和推广的“中央厨房”一样,国外很多知名的学术刊物也早已尝试集团化运作,“通常是几十至上百的编辑部门共同使用一个网络管理部门、后勤部门、发行部门,可以大大节约成本,有助于提高资源共享配置能力。例如,Elsevier、Springer、Wiley旗下的科技期刊,它们在各自的集团内共同拥有一个网络管理与服务系统,从而实现了期刊按学科分类的网络数字化、集团化管理与出版服务”[4]。

二、渠道呈现

1.融合传播——依托传统印刷手段衍生新媒体传播渠道

融合传播源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伊索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提出的“媒介融合”概念,最初意指随着数码电子技术的发展,不同媒介之间的服务与功能趋向一体化。随着媒介形态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媒介融合的范畴已经扩大到技术融合、渠道融合、内容融合、结构融合、产品融合、服务融合等多个层面,并由此催生了一系列革新。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其小众化的受众定位与科学研究的产品功能使其受到传播环境变革的影响相对较小,就目前而言,印刷渠道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主流渠道。为此,依托传统印刷手段衍生新媒体传播的“现代纸书”成为拓宽科技期刊传播渠道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出版融合解决方案,“通过在传统纸质书刊上印二维码,在二维码中配套线上衍生内容资源与服务,引导用户在阅读纸质书刊的过程中,通过扫码付费享用深度阅读内容或其他增值服务。同时,系统可在读者扫码后迅速抓取读者数据、分析读者喜好,帮助出版单位持续为读者提供精准的知识与服务,形成新的消费模式”[5]。现代纸书不仅打通了传统印刷媒介与新媒体的传播通道,还探索了新媒体条件下现代出版业发展的新模式:纸质期刊论文与线上知识服务通过智能二维码进行打通连接,实现读者、作者、编辑三方的交互与共赢,这对于大多数处于“小、散、弱”状态的科技期刊而言,是完全可以采纳运行的一种数字化转型方式[6]。

2.垂直传播——通过自媒体网络搭建垂直化传播平台

不同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新媒体可以实现以兴趣聚合、内容分发为基础的“聚众”式传播,更窄化的受众、更精准的推送可以满足科技期刊内容传播的小众化要求。基于这种技术,国内外科技期刊和公司进行了多种传播尝试。

一是专业数据平台建设。比如,德国施普林格科学技术出版公司曾斥巨资将该出版集团19世纪40年代以后出版的图书和期刊以及著名科学家发表的文章和专著全部进行了數字化网络化转型,让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海量的图书及科技期刊资源,并通过Springer Link数字在线平台提供浏览与在线服务。但是,这种平台建设的首要条件是建设方需要雄厚的资金和实力。对于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现状来说,建立这样的专业领域在线出版平台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是域出版平台建设。提供期刊数字化内容,经平台加工处理后使期刊论文内容流媒体化,适合移动端阅读;同时鼓励编辑围绕专域方向,做一些编辑加工主题供平台用户订阅阅读。这种平台建设最大的优势在于资金投入相对较小,并且可以嵌入大众化的信息中介,扩大传播影响力。但是弊端也比较明显,“加工制作域主题难度相对较大,且小众类主题关注度较低,没有明显的回报预期,导致编辑参与积极性不高”[6]。

三是以域出版为基础,建立一个联结作者、编者和读者的聚合性专域学术在线出版平台[7]。这是一个理想化的专业在线平台且能实现极大的传播效果,但“跨越各期刊出版单位主体,整合难度过大,即使是行政主导牵头,预期投入的资源整合成本也将会非常高。非市场自发进行的整合很难协调各方利益,且平台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这种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投入都无法保证建设前的预期功能在建成时也能满足当下新的功能需求,因此,虽然目标很好但在实现路径上存在很大困难”[6]。

结合以上垂直平台建设的优缺点,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内容建设可以在制作流媒体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模仿自媒体垂直内容平台建设搭建自己的垂直化传播平台,构建以期刊内容传播为主体、以目标受众和兴趣受众自媒体内容为聚合的小型垂直化传播媒体。换言之,就是构建一个专业化的自媒体,通过长尾效应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3.矩阵传播——通过社交网络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

从较早的单一网页传播的期刊网站、RSS、E-mail alert到目前以微博、微信、APP等为代表的移动平台的广泛建立,科技期刊一直在探索新媒体传播之路。然而,就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移动平台整体建设情况看,微信、微博平台的建立只是纸质期刊信息或网站信息的简单位移或者印刷信息的移动化传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传播,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建设处于半停滞状态。有学者指出,目前很多科技期刊“仅仅是提供了信息查阅、在线浏览、网上采编、消息报道及互动平台等功能,相关的模块设置较为生硬,服务的内容相对单一,某些功能的实际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完善,且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内容也存在更新滞后的现象” [8]。这是因为科技期刊的专业化要求与社交媒体的大众传播方向有着很大的差异,科技内容的严谨性、整体性和社交媒体的碎片化、浅阅读有着较大的冲突,此外,新媒体技术管理人才缺失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为此,科技期刊可以遵循以下思路进行新媒体矩阵的建设。第一,根据期刊特点搭建并完善社交媒体平台。除了传统的“两微一端”,还可以根据媒体特点尝试小视频、图片分享、直播平台等媒体建设。第二,各个平台错位发展,形成立体化的传播矩阵。第三,利用社交媒体受众黏性和活跃度逐步提升期刊影响力。第四,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提升科技期刊信息传播的时效性。第五,利用社交媒体的交互性与个性化特点实现精准推送并进行实时互动,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第六,根据各个期刊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弥补移动媒体碎片化传播对内容传播的不利影响。

4.智能传播——通过新技术手段提升专业传播影响力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跨入Web3.0时期,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媒介走入人们的生活并被广泛运用。科技期刊同样可以通过新技术手段提升专业传播影响力。

一是借鉴新技术手段提升科学成果的现实理解。科技期刊属于小众化的专业期刊,没有科学普及的要求,然而,在当前基础上实现对专业人士传播的效果的最大化,仍然需要借鉴大众媒介特别是科普期刊的一些做法,增强科技期刊的可视化、可操作性和可理解性。比如“充分运用4G传输、流媒体传输、移动直播、无人机采集、全景拍摄等技术,获取充足信息,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和稳定性;充分运用虚拟现实、3D、H5等技术,丰富表现形式,增强信息呈现的质量和冲击力” [9]。尤其在航天、医学等专业领域,运用VR、AR等技术可以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科技成果并进行现实操作。比如《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就是“通过获取特定程序后,购买相应VR设备,搭建VR环境,佩戴VR眼镜即可模拟真实手术室中的侧脑室穿刺操作;借助手柄可实现灯光调节、患者CT查看选择、组织界面显隐、手术器械展示、头皮定位、切割、头皮撑开、钻孔、穿刺效果对比等操作;术中可以查看定位是否准确、角度是否偏差;术后可以查看手术操作情况、穿刺深度,对比与理想位置的偏差,并可重复练习,自我纠正” [10]。

二是运用科技手段加强科学成果的互相借鉴。比如,运用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识别系统提高国外相关文献和最新成果的普及率并加强国内成果的对外传播;通过大数据平台自动测算期刊文章影响因子并进行统计;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潜在数据挖掘;运用“用户画像”、场景匹配进行专业领域的个性分析、即时推送、模型建构等。

三是通过未来媒体产业布局拓宽科技期刊的传播路径,“密切关注5G传输、全息投影、增强现实、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前沿技术发展动态,积极谋划和布局未来移动传播终端,着力增强相关技术研发应用能力,抢占移动技术发展应用的先机” [10]。

|参考文献|

[1]新华通讯社.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EB/OL]. (2018-11-14)[2019-01-03]. http://www. xinhuanet. com//2018-11/14/c_1123714393. htm.

[2]申钰文,李方.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转型探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8(2).

[3]李婧,刘立营,张秀梅. 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与发展[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5).

[4]刘琳琳,刘素菊. 高校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新媒体研究,2018(11).

[5]白立华,刘永坚,施其明. 基于RAYS系统的“现代纸书”出版运营模式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7(11).

[6]陈晓峰,刘永坚,施其明,刘琦. 基于现代纸书模式的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18(8).

[7]朱剑. 构建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新秩序:以高校学术期刊发展战略为中心[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2).

[8]侯建春,鲍燕,贾守凯. 大数据时代中医药期刊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与发展[J]. 中医学报,2018(11).

[9]刘奇葆.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N]. 人民日报,2017-01-11.

[10]陈研,何炳蔚,刘宇清,等. 献礼人民卫生出版社建社65周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医学科技期刊创新及医学同质化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办刊初探[J].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8(1).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期刊内容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主要内容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