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因奋斗而常新,城市因梦想而远行。进入新时代,素有“黄海明珠”之称的盐城,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成员、江苏沿海中心枢纽城市,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40年,盐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活持续改善。1978年,盐城地区生产总值18.6亿元,2017年跃上5000亿元台阶,比改革开放初增长273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的“两高”目标,深入推进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战略,加快开放沿海、接轨上海、绿色转型、绿色跨越的“两海两绿”步伐,奋力谱写盐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艰苦创业,产业强市加快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盐城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转方式、提质效,推动农业大市向产业强市转变。当前,盐城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高铁、高速、高架建设,构建现代化产业、交通、城镇三大体系,夯实经济基本盘,确保“换挡”稳提速。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加快形成。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先导产业,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重点突破宝武盐城绿色精品钢基地等一批建链、补链、强链的大项目好项目,以增量大突破带动发展大跨越。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实施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主导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方向,有序布局、务实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互动融合持续推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促进市与县互动并进、城与乡深度融合,引领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群众既进得了城又回得了乡。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坚持“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统筹中心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系统推进城市建设管理负面清单“十没有”和城市基本功能“二十有”创建,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加快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有形”“无形”两手抓,形态、实力双提升。“有形”就是突出抓好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坚持高起点、有特色、重实用,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有序引导农民集中居住,让农民住得更舒适。“无形”就是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切实提升农业产出效益和富民效应,让农民的腰包口袋更加殷实。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区域地位和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重点推进高铁、高速、高架和农村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外着力打通主要通道,对内不断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实现90分钟到达上海和省内各市,加快实现县县通快速铁路,建成沿海高铁枢纽城市,改变发展的时空格局。过去,盐城交通一直是短板,但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盐城的区位优势迅速释放。盐城已开通到青岛方向的动车,高铁将接通徐州,届时前往北京、西安更加便捷。2020年,接通南京和上海,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将把盐城真正接入上海“1小时交通圈”。高速铁路网的加快建设,纵贯南北、横贯东西、内联外通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随之形成,盐城的区域地位和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
厚植底色,“绿色跨越”蓄势待发
绿色是盐城坚守的发展底色,也是盐城的独特亮色。盐城是生态大市,拥有全省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2个,同时也是生态环保的重点和敏感地区、急需发展的地区,面临着发展与环保的双重难题、承担着双重责任,必须走出一条既有“含金量”更有“含绿量”、既能富裕百姓又能保护生态的新路。盐城把“绿色转型、绿色跨越”确定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绿色转型,就是堅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不断提升传统产业含绿量。绿色跨越,就是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产业选择、路径抉择的根本遵循,摆脱粗放式投入、跟随式发展的传统模式,努力将黄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等“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守住一方净土,严把绿色关口。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关停了一批化工企业,真正以“伤筋动骨”推动“脱胎换骨”。全市划定七大类49个生态红线区域,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3.5%,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占全省国家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的34.9%,红线保护范围全省最大。同时,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个关口,凡排放不达标一律不引、环评未通过一律不建、影响和破坏生态一律不要,近年来先后拒绝了数十个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大项目。近三年,盐城“好空气”持续保持全省领先、全国前列,PM2.5平均浓度连续大幅度下降。
引领创新转型,培育绿色产业。坚持绿色发展方向,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利用丰富的风电和滩涂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全市有10个海上风电项目入选《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总规模达201.25万千瓦,占全省建设规模总量57.67%,项目数与规模总量在全国设区市中独占鳌头。发挥光伏制造方面的独特资源和地域优势,与国内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光伏企业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进行战略合作,正在努力打造千亿元级光伏产业。实施绿色制造行动计划,推动智能终端、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全面提速。
释放生态红利,打响绿色品牌。推动黄海湿地申遗是盐城打响绿色品牌的重中之重。中国有世界自然遗产13项,沿海湿地没有一块世界自然遗产;江苏拥有的全是世界文化遗产,没有一块世界自然遗产。面对申遗这道“生态考题”,举全市之力争取世界自然遗产这块“金字招牌”,真正使盐城的“绿水青山”变成世世代代的“金山银山”。目前,自然保护区环境整治和湿地生态修复等取得明显成效,7万多亩湿地得到恢复。国务院已正式同意盐城黄海湿地作为2019年国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现场评估时,对盐城黄海滩涂湿地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勠力同心,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40年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激励着盐城人民同心协力,不懈努力,持续奋进。进入新时代,盐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推动人民生活高质量,以高质量民生供给和实打实的富民惠民成果,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与幸福感。
就业增收渠道拓宽,百姓更加富裕。健全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的综合政策体系,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转移人口、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都有就业机会,获得更加稳定的收入。吸引盐城籍在外人员回乡创业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鼓励各类经营主体为适能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鼓励园区和企业更多使用农村转移劳动力。实施“创业盐城”行动计划,重点聚焦“返乡草根、高校学生、高端人才”等不同创客群体,推动“创业经济”蓬勃发展,拓展“互联网+”等创业新空间,发挥创业富民效应。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对经济薄弱村扶持力度,重点推进健康扶贫,加大政策性保障兜底力度,筑牢保障救助底线,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生活更加幸福。办好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扎实开展“十镇百村”农房建设试点,并在全市域全面推开,切实增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面落实省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确保按期达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现代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主城区高中集中统一管理,继续实施普通高中资源增扩。深入推进“健康盐城”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资源供给。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样化服务。
治理服务能力增强,社会更加安定。创新升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深化“黄海行动”“梳网清格行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健全社会矛盾多元化调解机制,依法分类处理信访问题。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增强气象等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和网格化管理,提升社区治理服务能力,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砥砺奋进,开放发展动力强劲
面朝大海,生机澎湃。黄海浪涛汹涌不息,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新时代新作为,盐城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念,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破解难题,拓展空间,促进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
拓展空间,更快步伐开放沿海。面向现代海洋经济,以开放元素激活沿海动能,将“空间大”的资源禀赋变成“发展强”的现实优势。全面落实现代海洋经济功能区规划,探索盐场、滩涂、岸线等资源保护与利用新模式,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优化沿海产业布局,形成陆海统筹、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发挥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作用,打造特大项目集中区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加快港口建设,提升配套服务功能。扎实推进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全市域、全领域、全方位推动与韩国经济合作。围绕经贸、文化等重点领域,落地一批重大项目,为全省“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借鉴自贸区试点经验,推动开发区与大丰港联动发展,提升对韩合作服务水平,实现集成创新。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推動汽车、风电、光伏等产业向海外发展。进一步向民企开放市场,拓展民间投资领域。
集聚动能,更深层次接轨上海。围绕加快开放沿海、接轨上海,迈开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开放的步伐,用开放的视野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沿海开放步伐,加大接轨上海力度。接轨上海在今天有了新的内涵,重在长远规划,重在思想理念融合、体制机制上的对接,学习上海、服务上海、联通上海,主动对标找差、补齐短板,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深化产业接轨、市场接轨、科创接轨,学习上海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更好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推动“一区三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全面承接孵化上海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大力引进上海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拓展市场空间,加强产销对接,加快上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盐沪养老一体化,加快上海生态旅游康养基地建设。强化科技合作,用好盐城(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组织园区、企业对接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签约和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快上海科创成果转化基地建设。
激发活力,更大力度推进创新。加快培育创新文化,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氛围,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围绕优势产业突破创新能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规模以上企业普遍设立研发机构,开展知识产权强企行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实施重点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进江苏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培育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化企业“争星创优”活动,实施“千企升级”计划,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挂牌上市,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产品和“科技小巨人”企业。落实人才激励“10条政策”,深入推进“双招双引”工程。
(执笔人:刘忠、包咏菲、崔耀中、刘卫东)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