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玉 刘雪飞 王洪旺 雒宁宁
【摘要】科学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支撑,承担着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2017年10月,财政部印发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对科学事业单位在政府会计改革下加强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命题。
【关键词】 政府会计改革;新政府会计准则;科研经费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1-0035-02
一、背景
(一)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1.会计基础。当前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执行的是分别于2012年、2013年印发的《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中后者明确规定:“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下,以现金收支所在的期间作为收支的归属期间,忽视了经济业务是否在实质上发生。
2.人员构成。以Y研究所为例,该单位财务处设处长1名,会计人员3名,出纳1名。其中高级会计师1人,会计师2人,助理会计师1人;年龄方面,45岁以上2人,35岁以上1人,30岁以上2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该单位财务人员老中青阶梯搭配,人员结构较为合理。
3.内部控制建设方面。Y研究所在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等方面已全面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依据制度编制了相应的工作流程,建立了符合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分事设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
(二)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与意义。为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大改革舉措,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制度》)。《制度》从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会计制度中通用、共性业务的会计处理出发,以增强单位财务报告信息与决算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为目标,与《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共同构成了政府会计核算的标准体系。政府会计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提供者基于报告使用者的需求提供有助于其做出决策的信息。政府会计改革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制度,与过去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制度相比,可以显著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和反馈价值,并做好在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同时反映相关运行成本的基础,为政府决策部门做出理性的经济决策提供系统、科学的数据支撑,增强预算报告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支撑性。
2.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2010年,为适应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财政部门修订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科学事业单位等相关会计制度,在基本满足了部门预算管理需要的前期过渡后,《制度》要求按照“归并统一”的原则进行一致的会计处理,解决了过去“多把尺子”计量会计信息造成的横向可比性不高、影响政府会计信息的汇总效率及总体质量的问题,预算报告对国家决策的支撑作用有所加强。
二、转观念,做好会计核算模式的转变
(一)把握会计基础的转变。根据《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财务会计核算中全面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如“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资产类科目的引入,对于从工作伊始就在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基础的行政事业单位从事财务核算的老会计而言,是一种理念上的重大转变。一方面,科研事业单位应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会计改革的推进,从思想意识上消除“懒”“等”“要”等消极观点,使会计人员认识到政府会计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树立主动学习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加强培训宣传,提高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的把握,通过《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相关具体准则、《制度》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在实际业务中的操作运用能力,减缓会计基础转变带来的“阵痛”。
(二)理解“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从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转变为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双基础”,会计核算模式实现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双功能”,分别通过会计核算系统形成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即“双报告”。理解“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是做好会计核算模式转变的重要前提。科学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以明确五个财务会计要素和三个预算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为起点,掌握新政府会计准则下经济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方法,真实反映科学事业单位的经济运行情况与预算执行情况,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
(三)掌握平行记账与报表间的勾稽关系。“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是政府会计标准构建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平行记账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平行记账要求所有满足会计要素确认条件的业务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同时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进行预算会计核算。所有业务都需要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原始附件列于财务会计凭证后,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建立预算会计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之间的对应关系。
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之间因会计核算基础和核算范围不同产生的本年盈余数、本年预算结余数(本年盈余数=收入-费用,本年预算结余数=本年预算收入-本年预算支出)之间的差异,通过《本期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差异调节表》的编制及财务报表附注中相关信息的披露,建立起平行记账的两种会计核算基础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深刻领会两种会计核算基础在核算方式上的差异,才能牢固建立上述联系,也才能领会变革的深层含义。
三、强手段,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政府会计改革“平行记账”及“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对于提高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水平也提供了重要契机。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坚持的原则包括:
(一)可扩展性。根据《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3号)所确认的目标,我国应当在2020年之前建立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目前政府会计改革仍在进行中。为适应后续政府会计改革的进程,应确保该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尤其应在系统设计时考虑满足成本核算和绩效评价等高层次、全方位的管理需求。
(二)标准化报告。解决政府会计领域存在的制度并存、口径不一致的问题,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应提供标准化的财务数据,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决策相关性,提高预算信息对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尤其是分支核算机构较多的科学事业单位,为满足部门汇总、层级汇总的分析、汇总要求,更应将标准化报告作为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原则。
(三)操作简单。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具有重复性工作在工作总量中所占比重较高的特点,在系统设计时应予以考虑。尽量使用系统逻辑设置代替人工判断,在完成财务会计凭证录入后自动生成预算凭证,将政府会计改革信息化建设与推行财务智能化、云服务、共享服务、银企互联、国库电子支付改革相结合,将财务人员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效率、節省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经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四)应用型。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应面向应用,如后续数据分析及与单位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结合等。赵德武(1996)提出,会计信息的合理再加工可以增强会计信息的效用,并使经济决策建立在可靠的信息供给基础之上,因此对会计信息的再加工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增强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面向应用的研究,增强会计信息对研究单位及政府管理部门对收支形势的判断和决策支撑作用。
四、借东风,加强制度协调
会计制度改革必然伴随着财务管理制度与流程的变革。
(一)加强财务管理与提升内部控制水平相结合。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包括单位层面对内部控制的总体安排及业务层面的制度设计,如对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进行明确的分工,相互分离。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以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为基础。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财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更高,能够透过财务数据看到管理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找到内部控制提升的“发力点”。
(二)加强成本管理,服务项目绩效管理与评价。长期以来,科学事业单位的核算过程成本理念有待提高,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价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政府会计改革在财务会计中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科学事业单位必须进行成本核算,以准确、客观地反映项目的执行进度和执行结果,为绩效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五、结论
政府会计改革对于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科学事业单位作为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应积极推动政府会计改革下的财务管理。科学事业单位应积极转变理念,转变会计核算方式,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及内部控制建设、服务绩效评价,提高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S
【参考文献】
[ 1 ] 马永义.政府会计制度中“平行记账”的原理与实务探析[J].会计之友,2018,(2).
[ 2 ] 雒宁宁,刘雪飞,李承玉.一种基于ARP系统银企互联解决方案初探[J].经济师,2018,(2).
[ 3 ] 王秋菊.政府会计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