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阳
在高校中,辅导员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辅导员既要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也要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根据学校安排来组织各项活动。现在国家教育部门逐步重视高校辅导员的选拔和培养,对辅导员的科研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辅导员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但是因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和多变,给辅导员教师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进程,应尽快采取合理对策来进行解决,辅导员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之后有利于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辅导员的日常任务就是处理和学生有关的各项工作,事情比较繁琐,很考验辅导员的耐心和能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辅导员综合能力的考验更加严格,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管理学生日常就行,还要提升其科研能力。对高校和辅导员来说提升科研能力有很大的必要性,第一,有利于促进高校建设高水准大学,辅导员在学生各项能力培养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很清楚,提升科研能力则可以帮助辅导员更有效地指导和教育学生,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第二,有利于辅导员实现自我价值,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比较繁杂,压力也很大,容易在工作中产生迷茫心理,导致出现职业倦怠现象,而在提升科研能力的过程中辅导员会感到比较充实,把科研成果用于学生管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辅导员因此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三,有利于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及时创新管理学生的方式方法才能够提高培养人才的效率和质量,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最为熟悉,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可以帮助辅导员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管理计划,带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可以顺应时代变化。
目前,在高校当中很多辅导员的科研情况不容乐观,因为受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辅导员的科研能力还有待提升。
(一)辅导员的科研意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对于科研工作,很多辅导员都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认为只要管理好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组织好各项活动,完成领导要求的任务就行了,没有必要再费劲心力去搞科研,而且科研工作一般是专业教师或者科研人员的工作,自己去参与科研工作的意义不大。因此很多辅导员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不高,也没有足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造成辅导员面临学生管理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预见性,而且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准确抓住问题的根源,难以深入地解决问题本质,不利于在学生中间树立自己的辅导员形象。
(二)缺少学科背景支持,科研知识储备不足。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前提就是需要辅导员有一定的科研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科研工作中有更多收获。但是很多辅导员在本科阶段或者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当中没有全面系统地接触过教育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相关专业知识,现在所从事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和自己学习的专业契合度不高。然而,辅导员工作当中面对的课题一般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创新创业指导等,对于缺乏相应学科背景的辅导员来说在思维创新和问题视角上会有很大的难度,造成辅导员在科研工作上没有充足的自信。另外,也有一部分辅导员的学历层次不高,专业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在科研工作当中会因为能力不足而受到限制。
(三)科研氛围不够浓厚,没有专业指导。在很多高校当中对辅导员从事科研方面的工作不太重视,甚至没有为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做准备工作,导致高校中科研氛围不够浓厚。没有给辅导员提供研究用的课题,也没有专项经费支持和激励机制等,最重要的是缺乏对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培训和指导。因此,在很多高校中辅导员的工作还是以处理学生日常事务为主,对自身如何提升科研能力从而来帮助提高工作效率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也没有钻研文献资料来拓宽知识范围和主动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的意识。另外,因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科研培训和指导,很多高校辅导员在处理有关学生的问题的时候,缺乏相应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一般只会按照高校规定的工作流程来处理问题,忽视了可以通过研究分析来总结实用经验,或者创新工作思路,减少类似事件发生的概率。
(四)学生管理工作繁杂,辅导员科研时间不足。在很多大学中,通常是一名辅导员管理两百名左右的学生,甚至还会更多,辅导员需要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党建管理以及生活中的各项问题,比如学生日常请假等,还要组织一些日常活动。面对这么多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问题,都需要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处理,而且部分学生思想较为个性,很难服从管理,这些大小事宜让辅导员常常是超负荷运转。虽然有部分辅导员在常年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有自己专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可是因为日常工作的繁杂,学生人数较多导致的突发事件也很多,辅导员无法将重心放在科研上,缺乏对工作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没有总结出科学高效的工作思路。因此站在辅导员日常工作的角度来看,对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逐渐增多,这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辅导员的职责主要是管理学生的各项事宜,因此提高辅导员的管理能力是有效帮助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但是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可以促进他们加深对管理工作的研究和探索,总结出顺应时代发展、更加高效的学生管理方法,在指导学生方面能够更专业。因此面对现在高校中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现状问题,需要尽快找到合理、科学的解决对策。
(一)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动力。增强辅导员的科研意识是提升科研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辅导员科研动力的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开始,从这个角度来看科研意识也就是指辅导员对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环境的积极适应和改革,可以熟练使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知识来作为解决学生工作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理智分析问题现状和根源,找到处理问题的合理方法。而且,学生管理工作的范围比较宽泛且复杂,会有很多新情况发生,所以辅导员提高对日常工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经常梳理实践经验,形成强烈的科研意识才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二是从辅导员的个人发展角度来看,我们国家教育部门近些年来出台了很多关于如何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文件,文件包括辅导员职称评定标准、辅导员专业能力培养和考核标准、辅导员个人发展规划指导以及辅导员科研能力要求等,这一系列的文件为高校辅导员积极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和主动提升科研能力提供指导方向,让辅导员的科研动力更大,能够意识到提升科研能力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可以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从而愿意主动投入到科研项目中去。
(二)丰富知识储备,健全知识结构建设。对辅导员来说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健全自己的知识结构建设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准备之一,只有自己的知识储备达到要求之后才能够在科研当中有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快速提高科研能力。第一,辅导员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学会使用辩证思维来处理学生管理工作中遇见的问题,不能只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要透过问题的表象去发掘问题的本质,处理问题应当保持理性,采取适当方法,这些处理问题的技能可以帮助辅导员在科研研究中迅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总结出高效处理问题的结论。第二,辅导员要认真学习和了解与学生管理工作相关的一切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国家和学校出台的政策、文件,还有辅导员工作的注意事项,这些固定章程能够起到适当引导和约束辅导员在从事科研研究当中行为的作用。第三,在科研当中会用到很多人文科学知识,比如哲学、法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这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必备的知识技能,也是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参考素材的重要来源,有助于辅导员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创造科研环境,加强培训和指导。高校应该为辅导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并做好辅导员从事科学研究的长期规划,为他们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一是高校对于学生管理工作当中的常见难题要联合有关职能部门给辅导员制定科研课题,并且提供经费和其他方面的支持,还应邀请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取得突出科研成果的专家学者到校开展主题讲座,为辅导员提供在科研方向选择、写作表达能力提高和重难点突破等方面的针对性指导及培训,减少辅导员在科研当中遇见的难题,提高科研效率。二是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大科研难题,高校可以联合多个职能部门,为辅导员顺利进行科研工作提供实时的帮助,比如思想政治教师、心理学教师、管理学教师等各专业教师都可以与辅导员相联合,组成科研团队,这样既可以创造浓厚的科研氛围,也能够提高科学研究效率。
(四)建设科研平台,制定科研激励制度。只有搭建好科研平台,才能够为辅导员的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教育部门应当联合高校给辅导员进行科研提供充足的资源和保障,建设多元化科研平台,让辅导员的科研潜能得到发挥。另外,高校要制定科研激励制度用来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第一,要鼓励辅导员参加其他组织的科研培训,主动拓宽自己的科研道路和学术范围。第二,高校可以出台关于辅导员职位评审的政策文件,把科研能力列入考核范围,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辅导员参与科学研究项目的积极性,也能够让辅导员对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充满希望,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充满自信,增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可以提高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效率,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解决学生在创业、就业、心理、思想等各个方面的疑惑,为他们指明选择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高校实现建设高水准大学的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也能够帮助辅导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学生管理工作充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