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洪,王太明
(1. 湖南城市学院 管理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2.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文化生态园产业是指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以自然生态、民俗风情及建筑艺术等地方文化资源为主题的一种新兴产业发展形态,文化生态园建设既具文化产品硬件生产的任务,更具塑造人文环境的任务;既符合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又符合经济发展的建设理念,还符合文化需求的人文理念,呈现出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引擎,是提升区域发展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因此,加强对益阳市文化生态园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把握其发展规律,构建发展体系与发展机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文化”一词在我国历史悠久,表达以文教化之意。古汉语中的“文化”强调对人的品德和性情方面的教养、熏陶,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而西方语言中“文化”一词均来源于拉丁文Culture,由最初的“耕作、照料、栽培”之意引申为“培养、教育、训练”等意思。“文化生态园”是指分布、展示文化“原汁原味”的园地;这种园地不同于新建的博览园,而是在所在地原有文化脉络的环境内提升出来的,因此被形容为“生态”。[1]
益阳地处湘中北部,北近长江,同湖北省石首县抵界,西与本省常德市、怀化市接壤,南与娄底市毗邻,东紧靠省会长沙市,东北与岳阳市相邻,跨越资水中下游,处沅水、澧水尾闾。环洞庭湖西南,孕育独特的水文化和鱼米文化。益阳市是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2]同时也是国家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城市的历史文化悠久,古为荆州地域,涌现茶文化、竹文化、体育文化、三周文化、美人文化、梅山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有益阳市博物馆、白鹿寺、栖霞寺、胡林翼纪念馆等文化旅游资源32处,建成开放点64个,国家级旅游区8处,有桃花江竹海、美人窝、柘溪国家森林公园和茶马古道风景区以及梅山、会龙山等景点依托历史人物、文化、民俗风情等再现文化生态。[3]新型城镇化和“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区域一体化以及经济发展必然性更为益阳市文化生态园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文化生态园产业集群仍处在雏形阶段,发展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不能有效合理地开发挖掘,利用水平和效率低,仅供简单的旅游观光,吸引力不强,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发展水平和层次比较低,发展体制和机制还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相应的硬件配套设施不完善。文化生态园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市场拓展力度不够,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功能定位不清,未形成产业链和相关产业平台;公民整体素质较低,高素质人才缺乏,服务水平低、服务意识不强,对已有的文化生态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市容秩序和文明意识较差,制约了生态经济的发展,进而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发展,[4]也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成为了产业优化升级的短板。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或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基于对益阳市文化生态园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的SWOT分析,益阳市文化生态园产业集群发展亟待在体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方面下功夫,本文拟从产业多样化、集约化、专业化、双赢化四个角度研究构建战略发展体系。
发展多样化的文化生态园产品和产业。在对一系列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传承和弘扬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基础设施情况进行评估,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统一规划,科学部署,使文化生态产品相互协调,使文化生态资源产品化、产业化。以文化生态产业集群为总抓手,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和建设规律,使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各尽其用,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产品产业链。
进行多样化的营销推广。综合考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整合各种资源建立统一的多元化营销平台,如制作反映益阳文化特色的宣传片和影视作品,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建设“美丽益阳”,既可以改变人们对于益阳形象的认识不足,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进而在传媒、经济、文化等领域培育并延伸产业链,同时通过报纸、互联网、微博、微信等进行立体式宣传推广,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优化文化生态产业资源配置,为文化生态产业园产业集群发展创造条件。将金融机构与文化生态产业发展融为一体,培育优化多渠道的融资途径,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做好资金使用、监管与调控工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基础设施和文化生态建设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规划文化生态园产业集群及各子文化生态产业的建设,节约土地,严格落实国家土地政策。建立文化生态产业园产业集群发展体系研究思想库和智囊团,建设相关咨询和评估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实现与产业建设的有效协调互动。
转变资源开发方式,提升文化生态产业园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生态产业的有效链接,搭建“互联网+产业”平台,让“文化产业”“生态产业”与“信息产业”有效衔接。提升文化生态园产业集群发展质量,优先发展具有特殊优势的文化生态产业,提高资源整合力度,增强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实现从粗放型开发到集约型开发的转变。
建立文化生态产业集群发展体系。建立起专业的预测、计划及评价机制,形成文化产业专业化的智力结构。着力打造文化生态园产业支撑体系,提升专业化产业水平,构建品牌种群、品牌群落两个层次的数量分析指标和品牌生态系统模型。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建设,配套开发,根据本地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兼顾现有的产业特色,构建产业专业化发展体系与相关产业网络,在借鉴成功案例的基础上,依托历史与现实情况,先建立改革试点区域,获得必要的发展经验之后逐步推广到整个文化生态园。
打造文化长廊与文化生态带。在文化生态园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其专业化水平相当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优势,从战略框架角度寻求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持续影响力。把长廊沿线的各个建设节点连接起来,构造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的历史文化长廊;着力打造以梅山文化、体育文化、鱼米文化、花乡文化等为基础的休闲生态长廊;着力打造以青山、绿树、碧水为基础的绿色生态长廊;着力打造以创意创新为基础的文化创意生态长廊;着力打造以资江沿岸自然资源、民俗文化为基础的资江沿岸生态风光带。积极配合建设产业园区经济长廊,通过点线面的结合与带动,深入挖掘优势资源,全面开发特色产品,发挥辐射作用、集群作用、协同效应,着力打造精品线路。
发展文化生态园产业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尊重经济发展规律与产业内部自身发展规律,除了政府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支持之外,[2]应加强文化生态园产业自身盈利机制研究,主要包括文化生态资源的创新和文化生态园的品牌建设。品牌化成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柱,加大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的宣传有利于提高竞争优势,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在市场中寻求合作发展的机遇。通过广泛的市场宣传与经济合作,为合作双方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与品牌信誉。与此同时,应提高生态园区域的管理水平,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继续发展区域内部的各项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与能力,在产业专业化的基础上发展多元化服务业,实现区域内各产业互利共赢,并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发展后劲。
生态园发展过程中必须努力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外部正效应,消除外部负效应,树立起良好的产业形象与声誉,传播文化理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着眼于终端文化生态产品,提高竞争优势。高标准、高质量延长产业链,发展配套产业,将文化生态产业深度融合一产、二产、三产,推动益阳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产业集群,打造原生态文化产业集群,在生态园产业与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之间形成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
新型城镇化是国家战略,是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也是统筹推进国家“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律,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必然。文化生态产业和新型城镇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文化生态产业建设可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反过来新型城镇化也可以促进文化生态产业的发展壮大。
整合和依托当地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园产业集群体系。因地制宜地扶持和打造有优势的文化产业项目,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同时又兼容并包,对其自然资源、原有文化产品、原有产业进行创新,增强文化凝聚力和软实力,从文化建设中逐步提高当地人们的人文素养与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良好的思想理念,提升当地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双转型,走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绿色发展之路,特色发展之路,同时产业园建设和产业链延伸无疑会增加工作岗位和提升工作机会,提高就业水平,增加居民经济收入,同时也利于当地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当品牌建设日见成效,品牌效用显现之时,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城市知名度和产品知名度等都将显著提高,必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带来经济发展红利,必将提高益阳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推动文化生态战略体系构建,实现产业兴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的愿景,从而也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而发挥文化生态的引领和提升作用,推动文化生态产业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有机联动,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推动产业要素的流通,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新型城镇空间结构形态建设,增加生态资源利用率和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生态生产力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文化设施,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形成一股引导社会正能量的合力,促进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益阳文化生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生态产业发展还有还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无视其局限性并无限夸大其影响力。另外,文化生态产业结构有其自身的内部结构差异性与外部差异性。因此益阳市文化生态园产业集群发展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协调好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人与地的关系、民生与发展的关系、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又要依靠政府和人民的支持,结合本地实际和优势,形成真正有实效的文化生态产业链、产业园区和文化生态长廊。保持文化生态结构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区域文化生态产业集群发展,使其成为具有更大竞争力的经济体系和经济结构。
益阳市文化生态园产业集群建设与发展体系构建、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从微观层面来说是益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益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积极响应益阳市坚持产业兴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开放活市战略布局的具体抓手;从中观层面来说,是积极响应湖南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从宏观层面来说,全力支持文化产业和园区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是国家增强文化软实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和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