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忠
(甘肃岷县寺沟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 岷县 748402)
寺沟镇位于岷县南部,面积254.71 km2, 平均海拔2 500 m,气候高寒阴湿,年平均气温5℃,无霜期108 d,年降水量582 mm,人均耕地0.12 hm2,土地肥沃,草场宽广,适合发展畜牧业。该镇现有规模养羊户65户,羊存栏3 128只,大多养殖户以30~80只为主。近年来,寺沟镇养羊业发展缓慢,养殖规模、户数、数量日趋减少。本文对寺沟镇当前养羊业发展中存在的原因作了介绍,并对今后养羊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探讨。
当前,寺沟镇养羊业还处于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养殖户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新事物接受能力差,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部分养殖户不愿意接受免疫,怕免疫注射过敏死亡而拒绝防疫,对健康养殖和科学防疫没有足够的认识。
寺沟镇养羊户均为半农半牧,农业为主,羊业为副,人力、物力、财力分散,养殖户总想把成本降低到最小,投入不足。大多养殖户把养羊作为家庭创收的一部分,并未当作主业发展,靠自然放牧的传统养殖方法进行饲养,生产率不高,经济效益低。
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收入比较高,且风险小,远高于在家养羊甚至农业种植。当前大多从事养羊的是有传统养羊习惯和有闲散劳力的家庭。近年来,从事养羊业的农户也在逐年减少。
大多养殖户对圈舍建设和卫生不够重视,圈舍多利用废旧民房,潮湿阴暗,采光、通风、保温、粪尿排除都较差。粪污随意堆放,圈舍中的粪尿不能及时清除,为滋生蚊蝇病菌创造了条件。冬季气温寒冷,保温差,通风、采光不良,羊只能量消耗大,均不利于羊的健康生产。
引进种公羊时,由于规模小,多引进价格低的二三代杂交商品羊,放牧时公母混在一起,自然发情,自然配种,一年过去即形成近亲交配繁殖,品种越来越差,生产性能越来越低,生长慢,疾病多,效益低。
寺沟镇以农区为主,草地资源少。草山面积虽然广阔,但是,条件好的草地多年以前被开垦成土地。随着封山禁牧、限养区的实施,真正可利用的草场资源十分有限,而且牛羊过载,林草争地、农牧争地矛盾突出。岷县是以中药材种植为主导产业,麦类粮食作物极少,种草养羊效益低于中药材,饲草资源十分匮乏,养殖饲草料基础差,导致养羊逐年减少。
提高养殖人员素质,对养殖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羊舍建设、健康养殖、科学管理、疫病预防等知识,转变其思想观念,用“五良配套”的先进理念,建立较为科学的养殖方式,才能提高效益。建议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能人从事养羊。
乡镇畜牧兽医站要做好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的一系列科学养殖技术标准,计划相应的经费进行推广,对户主进行反复技术培训,树立科学养殖典型。县乡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要定期进行技术指导,并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把技术推广工作确实落到实处。
加大对养殖户建圈舍补贴,促使养殖户建设保温、通风、采光、排湿、清粪良好的新型圈舍,并推广漏缝板床和清粪设施。养殖户要及时清理粪堆,并做好消毒工作,圈舍内要保持清洁,为羊群创造适宜的环境。
首选人工配种改良,提高品种利用率,降低成本。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品种上应给予良种补贴,精挑细选纯度高,体格强健的黑紫裘皮羊或藏羊作为基础母羊,然后引进其他纯度高、性能好的良种公羊,并在一年后做好调换管理工作,避免近亲繁殖。
要以防为主,综合治疗。首先,养殖户要积极主动,密切配合防疫员保质保量按时做好防疫注射工作。其次,兽医部门要对当地多发病进行普查和调研,为养殖户提供简便易行的有效治疗方案。
政府应对种草养畜进行奖补,引进,试种优良高产牧草。对草料的青贮氨化等加工设施给予较大的补助,科技人员要做好草料加工技术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