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韩国船舶工业在本国媒体眼中可谓意气风发:三大船企包揽了全年全球所有大型LNG运输船订单,韩国船企因此在与中国同行的接单PK中胜出,新船订单量6年后重回世界第一;不仅如此,截至年底,全行业手持订单量5年来首次出现增长。
2018,日本船舶工业称得上喜忧参半:尽管船厂减少产能、转产甚至关闭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且手持订单量进一步萎缩,但全年新船接单量及其在全球市场占比均有所回升。
2018,中国船舶工业砥砺前行,收获颇丰:三大造船指标依然保持世界领先,骨干船企竞争力持续增强,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然而,大型LNG运输船一单未获的遗憾,依旧未解的融资难、盈利难、接单难及成本涨等深层次问题,时刻提醒中国造船人:船到中流浪更急,前路仍然多艰险。
回望2018,在全球船舶工业的竟跑中,日韩仍然各擅胜场。日本船舶工业不仅保持着管理先进、品牌形象良好以及批量接单等优势,还继续推进整合产能、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在中国设厂等举措,意图进一步强化自身竞争力。韩国船舶工业依然在高技术船型上处于领先地位,且因政府的多方助力而大量接单。相比之下,就中国船舶工业而言,一方面,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日本主要船企纷纷扩大中国工厂产能,日韩同行眼中中国船企的最大优势——低成本的效应正在被快速消解;另一方面,中国船舶工业独有的比较优势还有待形成,核心竞争力也须不断强化。
展望2019,世界经济的发展存在不稳定及不确定性犹存;航运及新造船市场或将缓慢复苏,但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日韩依然坚守船舶工业,并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船舶工业应何去何从?我们相信,中国造船人只要立高谋远、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及海洋强国战略,开疆拓土、进军上下游以打造全产业链,戮力创新、推进高技术产品研发并探索业务新模式,勇毅笃行、提升行业管理及智能水平,就必将强身健体,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球经济潮落还将潮起,船市兴衰总是交替轮回。对中国船舶工业来说,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新的一年,愿中国造船人以梦为帆,乘风破浪,跨越险阻,最终驶向造船强国之梦梦想成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