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2019-03-19 03:08:53梁宝升
广东蚕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融合政治

梁宝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梁宝升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402160)

文章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将从二者的内在联系入手,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路径进行分析,以此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文章的分析得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希望文章的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效果提供参考性意义。

创新创业;思想政治;高校教育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便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更是将其上升成为了重大的战略举措,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也越来越突出。为此,本文将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从某种意义而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两者在许多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具体如下:(1)教育目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的教育目标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人才;(2)教育内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核心,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以创新精神为基准,两者的教育内容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3)价值取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具有趋同性,两者的价值追求均为以教育服务社会。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理念不统一

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时间较长,教育理念也基本确定为将学生培养为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但是高校对于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却不够明确[1]。目前,各高校对于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共分为两种,一是培养学生成为能创业的大学生,二是培养学生成为能比赛的大学生,这两种教育理念不仅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品质的培养,而且还会导致功利性教育越来越明显,这实际上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格格不入的。

2.2 体系设计不一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较为完整,普遍以毛概、马哲、思修以及近现代史为主,以形策、通识教育为辅,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却并不算完整,尽管有些高校已经基本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也明确了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内容,但是不管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亦或是实践教学等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课程体系设计不一的情况,两者的融合教学变得格外困难,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教师只能依靠过往经验进行教学。

2.3 师资力量薄弱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数量远远多于专职教师,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极为薄弱[2]。目前,高校创新创业的通识类教师为辅导员、指导类教师为创业导师、专业类教师为经济学或管理学教师、管理服务类教师为就业指导人员,这样的教师结构会导致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对创新创业教育毫无帮助。另外,除了辅导员以外,其他类别的教师一般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这对于两者的融合也是一大难题。

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

3.1 创新教育融合理念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性人才,高校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对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进行创新,以此加深二者的融合,具体策略如下:第一,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3]。与创新创业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其教育内容比较丰富,且教育范围也相对广泛,因此,高校应对其加以充分利用,以此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第二,重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高校在对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核心,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拥有优良品质,又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性人才;第三,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当在教育过程中重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以此强化学生的创业行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与目的性。

3.2 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为了加深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高校首先应从课程体系入手,通过科学设计课程体系,提升两者的融合效果,具体途径如下:首先,编制特定教材。高校可以对两者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整合后编制成特定教材,并将该教材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同时纳入考试体系,给予一定学分;其次,开展第二课堂。高校可以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在校内开展第二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校园活动中,比如举办社团创新创业大赛,邀请成功人士到校开展讲座等,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课堂与实践的融合,而且也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更新;最后,发挥网络作用。高校应当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重要作用,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创新创业精神进行宣传,或是利用网络创新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慕课、微课等。

3.3 建设专业教师队伍

为了加强融合教师的专业程度,高校应从思想政治教师中选拔出一批对创新创业有兴趣的教师,并利用多种方式将其建设成为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这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经验相对丰富,更善于学科之间的融合,具体途径如下:第一,加大培训力度。高校可以聘请优秀创业人才或创业导师对思想政治教师加以培训,加深思想政治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掌握程度,以此加强思想政治教师的创新创业素养,提升融合教育的水平;第二,加强实践锻炼。高校应当为思想政治教师提供亲自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这便于教师为日后的融合教学搜集案例素材,高校还可以鼓励思想政治教师与创业学生一起进行创业项目,这样教师便能够在跟踪实际创业项目的过程中,获取到更多的创新创业知识,这既能够提升教师的融合教学能力,也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效果[4]。

4 小结

本文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阐述二者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对创新教育融合理念、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师队伍的具体路径做出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理念不统一、体系设计不一、师资力量薄弱。在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研究,进而促进二者的高度融合。

[1]王媛.浅谈“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77-78.

[2]李兰晶.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79-81.

[3]静丽贤,孔凡备.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途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9):32-33.

[4]崔利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新西部,2018(11):40+39.

梁宝升(1983- ),男,土家族,重庆石柱人,本科,讲师,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1.52

G641

C

2095-1205(2019)01-89-02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融合政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