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璐璐 姜雨峰
大数据时代下对政府服务的研究
何璐璐姜雨峰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一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技术发展对政府服务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文章从大数据角度出发,首先解释大数据的相关概念及特点,其次比较大数据时代下政府服务与传统政府服务的不同,从而突出大数据时代下优化政府服务的必要性,最后分析大数据下政府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大数据;政府服务;对策
大数据又称为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资料量规模十分巨大并且无法用人脑甚至软件工具来测量,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提取、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为迅速的资讯。
大数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规模性。大数据的规模性指数据量巨大以及其规模完整性。数据存储从TB扩大到ZB。这和数据存储、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实质上,数据的数量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据本身的完整性。
其次是高速性。主要表现为大数据的移动性。在现实中则体现在对数据的实时实地的需求上。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数据的需求更加普遍。
再次是价值性。这个特点是大数据运用最为重要的意义。只要合理利用数据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将会得到很高的价值回报。
最后是多样性。它是指数据来源有多种途径。这表明需要在种类多样化的数据中发现其之间的关联。进入大数据时代,各种设备通过信息技术连成了一个整体。个人不仅可以获取信息,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表1 大数据与传统政府服务对比
2.2.1 为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
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公众对政府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来为公众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因此应将“以公众需求为中心”作为各级政府部门服务的理念,以公众满意度为指标来评价政府的服务。
2.2.2 助于服务决策的民主化
之前由于技术的有限,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只能在小范围内征求公众的意见,但不能代表大众的想法。在大数据时代下,公众可以通过政府提供的政府网站、电子邮箱等途径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政府通过这些途径及时查看公众需求,从而制定出科学准确的服务政策;并且将实施情况反映给民众,不断进行完善,从而提高政府服务的科学性和民主化。
2.2.3 推进政府服务全面化
政府在提供服务时应坚持平等原则。全国范围内各级政府部门的情况各不相同。将互联网与政府服务体系相结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服务政策,从而解决了偏远地区的服务问题,从而发挥各省市的自身优点。从而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实现政府服务的全面化。
大数据的特点是数据信息量大、来源广等特点。我国在大数据发展方面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专业的数据采集、整合与分析产业。而且现有的专业人才还不能完全达到其要求,相关培训也存在空缺,从而导致对该方面的人才极其短缺。
数字鸿沟指在全球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由于对信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和贫富分化,进而导致在信息化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差异很大。由此看出,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政府的服务只是针对少数人。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下,消除数字鸿沟问题,将是政府服务的重要难题。
在大数据时代下,对数据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政府在运用数据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泄露隐私风险。政府在数据统计时也会涉及到公众的隐私,所以大数据给政府服务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如果不能保障公众的信息安全,那么公众将会对政府失去信心,从而影响政府自身形象。
我国政府在加强服务能力的过程中,还要提高服务能力。对此政府应加大培训有关大数据技术方面的人才,从而促进大数据的发展。这样也对政府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这样才能对数据进行相应的整理,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发挥数据的真正价值,也能提高政府服务的准确性。
政府可以根据不同地区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西部地区需加强电子政府服务的实用性,对于东部地区则应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强调服务的好用性。推进农村电子社区建设,还应完善政府的服务手段,这样在农村无法普及互联网的情况下,农民也能通过其他渠道参与政府服务。
数据安全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安全,对公民个人来说十分重要的。在大数据下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政府应该根据相关数据进行预测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并采取应急措施,从而提高政府自身的服务能力,让公众更加信任政府,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1]孔杰.大数据环境下政府管理创新[J]科技与管理.2016(121-123).
[2]王岑.大数据时代下的政府管理创新[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40-48).
[3]何哲.大数据时代,改变了政府什么[J].电子政务,2016(7).
[4]王燕,肖俏,李艳英.论大数据时代我国基层政府信息化建设[J]信息化建设,2014(5).
[5]张育雄.“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现状及服务模式浅析[J].现代电信科技,2016,46(4):56-60.
[6]霍小军.“互联网+政务服务”对地方政府治理的影响分析与实践研究[J].电子政务.2016(9).
[7]王红梅.电子政务建设与构建服务型地方政府[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6(05).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1.76
D630
C
2095-1205(2019)01-132-02